纪念

jì niàn [ ji nian]
繁体 紀念
注音 ㄐ一ˋ ㄋ一ㄢ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纪念 jìniàn

(1) 令人回忆的东西;表示纪念的物品

留个纪念
souvenir

(2) 周年纪念日

十周年纪念
commemoration day

词语解释

  1. 深切怀念;思念不忘。

    毛泽东 《纪念孙中山先生》:“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 先生!” 曹禺 《雷雨》第二幕:“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以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刘白羽 《火光在前》第十章:“让我们永远纪念牺牲了的同志们!”

  2. 用以表示纪念的事物。

    鲁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 郁达夫 《二诗人》二:“那女性奉赠了他许多赞话,并且一定要他即席做一首诗出来做今晚的纪念。”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五章:“ 莱特 摇摇头,认真地说,‘让它留给你们做一个纪念好了。’”

  3. 纪念活动;纪念日。

    鲁迅 《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我还没有亲自遇见过黄花节的纪念,因为久在北方。” 巴金 《关于<父与子>》:“再过五年便是 屠格涅夫 逝世的一百周年纪念。”

  4. 清 代官吏朝珠旁之小串装饰品。多用珊瑚珠、伽南香之类制成。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便把所穿的香珠,凑了一百零八颗,配了一副烧料的佛头、纪念,穿成一掛朝珠……作一份礼送了去。”

引证解释

⒈ 深切怀念;思念不忘。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曹禺《雷雨》第二幕:“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以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刘白羽《火光在前》第十章:“让我们永远纪念牺牲了的同志们!”

⒉ 用以表示纪念的事物。

鲁迅《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他所改正的讲义,我曾经订成三厚本,收藏着的,将作为永久的纪念。”
郁达夫《二诗人》二:“那女性奉赠了他许多赞话,并且一定要他即席做一首诗出来做今晚的纪念。”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五章:“莱特摇摇头,认真地说,‘让它留给你们做一个纪念好了。’”

⒊ 纪念活动;纪念日。

鲁迅《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我还没有亲自遇见过黄花节的纪念,因为久在北方。”
巴金《关于<父与子>》:“再过五年便是屠格涅夫逝世的一百周年纪念。”

⒋ 清代官吏朝珠旁之小串装饰品。多用珊瑚珠、伽南香之类制成。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一回:“便把所穿的香珠,凑了一百零八颗,配了一副烧料的佛头、纪念,穿成一掛朝珠……作一份礼送了去。”

纪念的国语词典

思念、怀念。如:「青年节的由来,乃是为了纪念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也作「记念」。

如:「我送给你一张照片作个纪念!」

纪念的网络释义

纪念 (汉语词语)

  • 纪念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jì niàn,形容对人或物的一种留恋怀念的情绪。既可作动词,也可作名词。例如,“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中,纪念是动词。
  • 纪念的翻译

    英语: to commemorate, to remember, CL:
    德语: Gedenken, Andenken, Erinnerung (S)​, Souvenir, Andenken (S)​, gedenken (V)​, Gedenken, Erinnerung, Souvenir, Andenken (S)​, sich erinnern, an etw. gedenken (V)​
    法语: commémorer, honorer la mémoire de qqn, souvenir, jour commémoratif, anniversaire

    纪念造句

    看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我的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我送给老师一张照片,作为临别纪念。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对革命先烈永恒的纪念。
    首都各界人士举行仪式,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员猿园周年。
    毕业时,同学们互相题词,留做纪念。
    夏令营结束那天,队员们互相赠送纪念品,互留通讯地址后,才依依不舍地含泪分手了。
    老师在我的纪念册上写了几句临别赠言。
    某地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题辞是:碧血丹心,光照千秋。
    同学们来到天安门广场,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群连接不断地走过人民英雄纪念碑。
    每当我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时,就会联想起那些为祖国解放而献身的英雄们。
    昨天是爷爷奶奶金婚纪念日,爷爷说五十年前我们俩人山盟海誓,今后还将一如既往。
    看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慕之情。
    我喜欢收藏纪念邮票。
    赛前,两国运动员交换了纪念品。
    七月七日,爸爸带我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馆。
    端午节,民间有吃粽子、赛龙舟的风俗,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
    纪念碑如不坏金刚,矗立在广场。
    人民英雄纪念碑,就如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一座大佛矗立在山的中间,远远望去就像一座硕大纪念碑,雄伟壮观。

    汉字详情

    jì,jǐ [ji]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SU
    四角: 271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姓

    (2)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己声。本义:散丝的头绪)

    (2) 同本义

    纪,别丝也。——《说文》

    三纲六纪。纪者,理也。——《白虎通》

    众之纪也。——《礼记·礼器》。注:“丝缕之数有纪。”

    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墨子·尚同上》

    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淮南子·泰族训》

    (3) 开端,头绪

    纪,绪也。——《方言十》

    (4) 又如:乱其纪(事情乱了端绪)

    (5) 要领

    义也者,万事之纪也。——《吕氏春秋》

    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礼记·乐记》

    (6) 纲领;纲纪

    纲纪四方。——《诗·大雅·棫朴》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韩非子·主道》

    (7) 又如:纪经(纲常);纪纲(网罟的纲绳。引申为法纪与政纲;治理;管理);纪序(纲纪次序)

    (8) 法则;准则

    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吕氏春秋·孟春》

    (9) 又如:纪法(法律;法规)

    (10) 纪律 。如:法纪(法度和纪律);军纪;纲纪;党纪

    (11) 终极 。如:纪极(极限);纪限(极限)

    (12) 仆人 。如:纪纲(仆人)

    (13) 历史上的或人类发展,尤指文化发展方面的一个时代或时期 。如:世纪;中世纪

    (14) 地质上的分期(长于“世”,包括在一个“代”中) 。如:侏罗纪;二叠纪;石炭纪;寒武纪;震旦纪

    (15) 十二年的一个时期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 莫愁。—— 李商隐《马嵬》

    (16) 杂记、印象或事件的非正式纪录 。如:陕北纪行——义同“记”,主要用于“纪念、纪年、纪要、纪元、纪传”等,别的地方多用“记”

    (17) 旧时史书的一种体裁本纪,专记帝王的历史事迹及一代大事 。如:《史记·高祖本纪》、《后汉书》

    (18) 中国古国名 。姜姓,春秋时为齐所灭,故城在今山东省寿光县东南

    (19) 姓。如:纪信(公元前?—前204),汉初将军,赵城人。秦末为刘邦部将,项羽围刘邦于荥阳时,事急纪信伪乘刘邦车出降,刘邦乘隙脱逃,纪信即被项羽杀害;纪昌(古代传说中善于射箭的人)

    动词

    (1) 处理;治理

    纪农协功。——《国语·周语上》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陶潜《移居》

    (2) 又如:纪理(经纪,管理);纪农(治理农事)

    (3) 通“记”。记录,记载

    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左传·恒公二年》

    司马子长纪 黄帝以至 孝武。——《论衡·须颂》

    咸用纪宗存主。——张衡《东京赋》

    恶能无纪。——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罗缕纪存。——清· 袁枚《祭妹文》

    (4) 又如:纪兴(记录兴致);纪功(记载功绩);纪述(记载叙述)

    英文翻译

    record, annal, historical account

    方言集汇

    ◎ 粤语:gei2 gei3
    ◎ 潮州话:gi2 gi3

    宋本广韵

    部首: 440
    笔画: 7
    五笔: WGNN

    英文翻译

    think of, recall,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