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贺

qìng hè [ qing he]
繁体 慶賀
注音 ㄑ一ㄥˋ ㄏㄜ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庆贺 qìnghè

(1) 庆祝,祝贺

举家庆贺。——《聊斋志异·促织》
庆贺他儿子毕业
庆贺她自己找到了工作
庆贺新年
congratulate;celebrate

词语解释

  1. 庆祝,祝贺。

    《周礼·秋官·小行人》:“若国有福事,则令庆贺之。”《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长安 士庶咸相庆贺,诸阿附 卓 者皆下狱死。” 唐 柳宗元 《为裴中丞贺克东平赦表》:“无任庆贺踊跃之至。”《说唐》第三十回:“ 咬金 率领众将,迎接入城,设宴庆贺不表。” 老舍 《骆驼祥子》二十:“不但是出了钱,还亲自去吊祭或庆贺。”

  2. 指前来祝贺的人。

    汉 焦赣 《易林·益之咸》:“官爵并至,庆贺盈户。”

引证解释

⒈ 庆祝,祝贺。

《周礼·秋官·小行人》:“若国有福事,则令庆贺之。”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长安士庶咸相庆贺,诸阿附卓者皆下狱死。”
唐柳宗元《为裴中丞贺克东平赦表》:“无任庆贺踊跃之至。”
《说唐》第三十回:“咬金率领众将,迎接入城,设宴庆贺不表。”
老舍《骆驼祥子》二十:“不但是出了钱,还亲自去吊祭或庆贺。”

⒉ 指前来祝贺的人。

汉焦赣《易林·益之咸》:“官爵并至,庆贺盈户。”

庆贺的国语词典

向有喜庆之事的人道贺。

庆贺的网络释义

庆贺

  • 庆贺意为祝贺、前来祝贺的人,出自《周礼·秋官·小行人》:“若国有福事,则令庆贺之。”
  • 庆贺造句

    爸爸当上了全国劳动模范,左邻右舍都来表示庆贺。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国庆节,各国对于国庆节的庆贺方式,由于传统和习俗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女儿,今天是你十七岁的生日,爸爸没有什么珍贵的礼品送给你,只有经由过程收集为你庆贺生日,祝你生日快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今天我们家是高朋满座,共同庆贺李杰和王芳结为百年之好!
    今天是春节,大家互相庆贺节日快乐。
    等他确实有缓解之后,或者过几天后,捡个恰当的时机,看看他那方面有点点改变,你们就跑去为他庆贺,其实你们也知道,很多时候人的进步是表扬和夸出来的。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也只能说这么多了。
    中国足球队踢进一球,全场立即欢声雷动,观众热烈地鼓掌庆贺。
    得了第一名,当然值得庆贺。
    在诗与画流动的佳节里,我欲邀同来一起庆贺快乐的节日。
    社员看着金黄色的麦田喜笑颜开,庆贺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听说你买了新房,应该庆贺一下你的乔迁之喜。
    今天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哥哥通过努力,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亲朋赶来齐庆贺,喜盈满堂儿孙旺。
    三代单传的老王大摆宴席,庆贺他的弄璋之喜。
    今年又丰收了,大家举杯庆贺。
    农民们扭起大秧歌,庆贺农业大丰收。
    村委会为了庆贺今年的大丰收,决定开个联欢晚会。
    电视里传来足球队夺冠的消息,一时万人空巷,人人出来庆贺。
    在这个值得庆贺的日子里,我虽无鲜花与美酒献礼,但心中有歌,谨祝你一生快乐。
    董卓之罪,弥天亘地,不可胜言!受诛之日,长安士民,皆相庆贺,汝独不闻乎?

    汉字详情

    qìng [qing]
    部首: 314
    笔画: 6
    五笔: YD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K
    四角: 002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个“文”字,中间有个心,表示心情诚恳;右边是一张鹿皮。合起来表示带着鹿皮,真诚地对人庆贺。小篆字形上面是鹿字省略一部分;中间是“心”字,表心意;下边是“攵”( suī脚),表示“往”。意思跟甲骨文相同。本义:祝贺;庆贺)

    (2) 同本义

    庆,行贺人也。…吉礼以鹿皮为挚,故从鹿省。——《说文》。段注:“谓心所喜而行也。”

    庆,贺也。——《广雅·释言》

    庆子家驹。——《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

    故庆其喜。——《国语·鲁语》

    是以有庆矣。——《诗·小雅·裳者华》

    蜀遣卫尉 陈震庆 权践位。——《三国志·吴主传》

    苏秦见 齐王,再拜,俯而庆,仰而吊。——《史记·苏秦列传》

    (3) 又如:庆忭(欢庆鼓掌);庆寿(祝贺生日);庆问(庆贺问候);庆官酒(庆祝升官的酒宴);庆成宴(庆贺祭祀典礼圆满成功的宴会);庆松(庆贺)

    (4) 赏赐

    农夫之庆。——《诗·小雅·甫田》

    (5) 又如:庆赏(行赏奖励)

    名词

    (1) 喜;福庆,吉庆

    孝孙有庆。——《诗·小雅·楚茨》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书·吕刑》

    (2) 又如:寿庆;校庆;国庆;庆色(喜色);庆会(喜庆宴会);庆门(福庆之家);庆殃(福庆与祸殃)

    (3) 福泽。有幸的事

    有庆未尝不怡。——《国语·周语》。注:“福也。”

    (4) 如:余庆;庆云(庆烟。祥瑞的云气);庆霄(吉祥的云气);庆灵(景云与灵芝);庆绪(福善的事业);庆延(福泽绵延);庆祉(福泽);庆室(吉宅)

    (5) 通“卿”。卿士,大臣掌事者

    作率庆士,躬恤卫国。——《礼记·祭统》

    (6) 姓

    英文翻译

    congratulate, celeb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ing3

    宋本广韵

    [he]
    部首: 401
    笔画: 9
    五笔: LKM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RBO
    四角: 468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奉送礼物表示庆祝

    贺,以礼相奉庆也。——《说文》

    不然,则重币帛,以贺其福而吊其凶。——《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诗·大雅·下武》

    叔向贺之。——《国语·晋语》

    是以贺。

    何贺之有。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贺敬(贺礼);贺吊往还(庆贺吊唁往来应酬);贺冬(庆祝冬至节);贺厦(庆祝大厦落成)

    (3) 嘉奖;犒劳

    今文余一人贺之。——《仪礼·觐礼》

    (4) 又如:贺彩(奖品);贺功(庆功);贺军(犒劳将士);贺酒(表示庆贺的酒宴)

    (5) 赞许;附和 。如:贺曰(赞许地说);齐贺(齐声附和);赞贺(赞许)

    (6) 增加,增益

    贺之结于后。——《仪礼·士丧礼》

    (7) 又如:贺人(增加人员)

    名词

    (1) 锡的别名 。因古时以临贺(今广西贺县)出的锡最出名,因而称锡为贺

    时珍曰:“…方术家谓之贺,盖锡以 临贺出者为美也。”——《本草纲目》

    (2) 姓。如:贺拔(复姓);贺若(复姓)

    英文翻译

    congratulate; send present

    方言集汇

    ◎ 粤语:ho6
    ◎ 潮州话:ho7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