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述

bǐ shù [ bi shu]
繁体 筆述
注音 ㄅ一ˇ ㄕㄨˋ

词语释义

文字记述;著作。

词语解释

  1. 文字记述;著作。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四:“ 李习吉 好学,有笔述,虽马上军前,手不释卷。”

引证解释

⒈ 文字记述;著作。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四:“李习吉好学,有笔述,虽马上军前,手不释卷。”

笔述的国语词典

用文字记述。

如:「他畅游归来,笔述所见所闻。」

笔述的网络释义

笔述

  • 笔述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文字记述;著作。
  • 笔述造句

    拙笔述侬侬断肠,荒唐事里说荒唐。
    据悉,剿魔大战的第一轮异常惨烈,大战七天八夜,打得晕天暗地,鬼哭狼嚎,比第二次世界大战还要惨烈好几倍。
    好乱,这是段晨从小到大第一次感觉心中好乱,这凌乱的心情没有办法笔述,或许只有那些经历过的人才能够体会。
    该男子对民警称,自己是发现抢劫后见义勇为受的伤,民警通过其笔述察觉疑点百出,所说的事实与现场调查取得的证据大有出入。
    (其间香艳不可笔述,反正由你想象去就可以了。
    主审法官帕特里克·鲁滨逊说,米洛舍维奇应该首先笔述要求这些人作证的原因,法庭才能向他们发出传票。
    展读手札再三,并阅读剪报一则,闻知家乡事,心中情况难以笔述。
    或许,眼见为实人们才有安全感,即便迈入电子化时代,通过片纸笔述方能证明“你”真正地存在。
    李见我紧张激愤,令人给我纸笔,嘱我笔述。
    主审法官帕特里克·鲁滨逊说,米洛舍维奇应该首先笔述要求这些人作证的原因,之后法庭才能向他们发出传票。
    近日在旺旺网育儿论坛上,一则“低龄留学娃”妈妈的笔述,引发众多家长的跟帖热议。
    金古梁和沐承欢尖叫不已,绝妙之处,难以笔述。
    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包含的正是知青们通过笔述历史和整理图像对集体回忆的自我拯救所作的一番努力。
    参展的书画均由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书法家、画家精心创作,艺术家们用手中的墨笔述出心声,表达了对先烈功绩的崇敬与企慕。

    汉字详情

    [bi]
    部首: 624
    笔画: 10
    五笔: TTF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HHQU
    四角: 887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竹,从聿。“聿”( ),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2) 同本义

    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说文》。按,此 秦制字。 秦以竹为之,加竹。

    史载笔,士载言。——《礼记·曲礼》

    不能竟书而搁笔。——清· 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

    (4) 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品 。如:笔圣(超绝凡常的书法家);笔精(指文章精妙)

    (5) 散文,相对诗而言 。如:笔文(书面文辞);笔述(文字记述)

    (6) 笔迹。指组成汉字的点、横、直、钩、撇、捺等而言。亦指字迹 。如:“天”字有四笔;笔形(笔画的形状);笔脚(字迹;笔迹)

    (7) 笔法。曲笔,伏笔

    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蔡元培《图画》

    动词

    (1) 书写;记载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孔子世家》

    (2) 又如:代笔;笔资(笔头上的功夫);笔吏(专门抄写文字的小吏)

    量词

    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

    英文翻译

    writing brush; write; stroke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宋本广韵

    shù [shu]
    部首: 306
    笔画: 8
    五笔: SYP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YID
    四角: 33309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术声。本义:遵循)

    (2) 同本义

    述,循也。——《说文》

    报我不述。——《诗·邶风·日月》

    遂述命曰。——《仪礼·少牢礼》

    述大禹之戒以作歌。——《书·五子之歌》

    (3) 又如:述遵(遵循);述旧(遵行旧规);述祖(遵循祖训)

    (4) 陈述,记叙

    识礼乐之文者能述。——《礼记·乐记》

    小有述职。——《左传·昭公五年》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孟子》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 成言。——《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综述(综合叙述);口述;重述一遍;述知(陈述;告诉);述事(陈述事理);述载(陈述记载);述圣(陈述圣人之道);述历(一一陈述);述而不作(传述先哲的理论,不再自创新意)

    (6) 传述;传承;阐述前人成说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

    (7) 又如:述宣(继承和发扬);述修(修治;修明);述附(承袭)

    名词

    (1) 泛指叙述的文字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

    (2) 又如:述作(著作);述撰(撰述;著作);述制(记述;著作);述造(著作)

    英文翻译

    narrate, state, express

    方言集汇

    ◎ 粤语:seo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ut8 sut8 [陆丰腔] sut7 [东莞腔] sut8 [客英字典] shut8 sut8 [梅县腔] shut8 [台湾四县腔] sut8 sut8 [客语拼音字汇] sud6 [宝安腔] su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六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食聿入聲合口三等zsjyt/djvitdʑʰĭuĕ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