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kǒu shù [ kou shu]
注音 ㄎㄡˇ ㄕㄨ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口述 kǒushù

(1) 口头讲述

dictate;make an oral account

词语解释

  1. 口头叙述。

    吴泰昌 《阿英忆左联》:“我有时在旁边听着他谈,有时根据他的口述代为复信。” 陆文夫 《美食家》十一:“发现这本由 朱自冶 口述 包坤年 整理的大作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

引证解释

⒈ 口头叙述。

吴泰昌《阿英忆左联》:“我有时在旁边听着他谈,有时根据他的口述代为复信。”
陆文夫《美食家》十一:“发现这本由朱自冶口述包坤年整理的大作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

口述的国语词典

口头叙述。

如:「请口述这篇文章的主旨大意。」

口述的网络释义

口述

  • 口述,指口头叙述。语出吴泰昌 《阿英忆左联》:“我有时在旁边听着他谈,有时根据他的口述代为复信。”
  • 口述的翻译

    英语: to dictate, to recount orally
    德语: Diktat (S)​, Diktieren (S)​
    法语: exposé, dictée, dicter

    口述造句

    口述史是亲历者叙述的历史。
    粤剧在新加坡:口述历史个案调查。
    欲女口述寂寞让我比妓女还疯狂看电影的时候,他们挨得很近,我的眉头皱得很紧。
    这次玄冥只是以口述的方式来指导张凡,所谓的三绝剑气乃是由压缩真气到运用的方法,三绝共分,归元、少阳、破魔,一式强与一式。
    它由穆罕默德记诵,再对他的追随者口述。他们依次记诵并写下它,再与先知穆罕默德一起校阅。
    瞄准确性的叮问并非口述历史所独有。
    后来玄奘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西藏社科部门首次整理出版百年西藏“口述史“,口述。
    一旦拥有了电脑,您就会发现您再也不用向客户解释为什么三天前口述的信函还没有发出。
    在口述记录设备上,用来除去记录媒体上记录的一种装置。
    继续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编辑完成郭振清口述历史专题片,做好邢燕子、穆祥雄口述历史资料片整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制作水平。
    他讲的有些观点我虽然不完全同意,但因是他的口述史,作为整理者,我只能忠实原意,照录无误。
    这封信是王奶奶口述,由我代笔写的。
    归于荷马名下的作品古意盎然、具感染力,很可能集结了许多口述传统,此乃对永世流传的渴求所编织而成。
    现在她自己口述,由一位大学生打字,在写《野葫芦引》系列的下一部。
    ????????林昌庚的代理律师雷汉舢对澎湃新闻回忆说,当时是林昌庚口述意思,由雷执笔,并寄送的。
    然而,读者可以从句中看出一个意象,明白口述的故事被收集并保存下来,代代相传,最后可能由荷马将故事记录下来。
    “这件事的意义不可低估”口述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邓晓芒整理记者王欢读了温庆福老师的道歉信,十分感慨。
    这次等于是抓了现行犯来见官,没有状纸,方应物便口述道老父母在上,小民见官是为谭公道敲诈勒索、并激起我村民变之事。
    视听资料,包括口述历史访问、山歌、传统木偶及粤剧表演,以及博物馆历年来举办的周末讲座等。

    汉字详情

    kǒu [kou]
    部首: 319
    笔画: 3
    五笔: KKKK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
    四角: 6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国语·晋语》

    口之为言达也。——《春秋·元命苞》

    口者心之门户。——《鬼谷子·捭阖》

    勺饮不入口七日。——《左传·定公四年》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口腹(指饮食);口分(口福);口滑(指吃东西失去控制;说话不谨慎);口辅(面颊。辅:颊);口眼弗闭(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里摆菜碟儿(比喻嘴上说得很好,但无实惠)

    (4) 出入通过的地方

    山有小口。——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由接官亭至城门口。——《广东军务记》

    俱会大通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彭蠡之口有 石钟山焉。—— 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井口;矿井口;火山口

    (6) 人口,人口数量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

    视高曾祖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

    (8) 又

    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9) 又如:口赋(古时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口合不敷(口粮不够,难以度日);口井(计口分田,实行井田制)

    (10) 言语 。如:口声(议论;舆论;口实;话柄);口重(言语太重,使人难以接受)

    (11) 口才

    王有女陵,慧有口。——《汉书·淮南王刘安传》

    (12) 又如:口沸(说话滔滔不绝,如水之沸腾);口困(说破了嘴);口稳(说话谨慎);口拙(不善言语);口卞(口才;能言善辩)口坠天花(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

    (13) 指牲口的年龄 。如:口小(牲口年龄小);口硬(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14) 关口。指长城的关口 。如:口外(长城以北的地区。亦指关外);口内(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15) ∶性质相同或相近单位的管理系统 。如:归口;农林口;丝毛织品的生产单位应归轻纺口儿管理

    (16) 通商码头,港口 。如:五口通商;口澳(港口)

    (17) 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刀口不捲。——《水浒传》

    (18) 边、沿、圈,物的外缘或边界、常成弯形或圆形 。如:碗口;杯口

    形容词

    口头的。嘴说的,说话的,非书写的 。如:口词(案件中原告或被告的口供);口谈(口头禅;冠冕堂皇的话);口论(口头论说);口对(口头回答)

    量词

    (1) 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发炮数口。——《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三口之家;一口井;二口猪;一口钢刀

    英文翻译

    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u3 heu3 [宝安腔] kiu3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heu3 keu3 [东莞腔] keu3 [梅县腔] heu5 keu3 [陆丰腔] keu3 [客英字典] keu3 h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heu3 [海陆丰腔] kieu3 he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后上聲開口一等kʰəukhux/qov
    shù [shu]
    部首: 306
    笔画: 8
    五笔: SYP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YID
    四角: 33309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术声。本义:遵循)

    (2) 同本义

    述,循也。——《说文》

    报我不述。——《诗·邶风·日月》

    遂述命曰。——《仪礼·少牢礼》

    述大禹之戒以作歌。——《书·五子之歌》

    (3) 又如:述遵(遵循);述旧(遵行旧规);述祖(遵循祖训)

    (4) 陈述,记叙

    识礼乐之文者能述。——《礼记·乐记》

    小有述职。——《左传·昭公五年》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孟子》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成述其异,宰不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 成言。——《聊斋志异·促织》

    (5) 又如:综述(综合叙述);口述;重述一遍;述知(陈述;告诉);述事(陈述事理);述载(陈述记载);述圣(陈述圣人之道);述历(一一陈述);述而不作(传述先哲的理论,不再自创新意)

    (6) 传述;传承;阐述前人成说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

    (7) 又如:述宣(继承和发扬);述修(修治;修明);述附(承袭)

    名词

    (1) 泛指叙述的文字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三国魏· 曹丕《与吴质书》

    (2) 又如:述作(著作);述撰(撰述;著作);述制(记述;著作);述造(著作)

    英文翻译

    narrate, state, express

    方言集汇

    ◎ 粤语:seo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ut8 sut8 [陆丰腔] sut7 [东莞腔] sut8 [客英字典] shut8 sut8 [梅县腔] shut8 [台湾四县腔] sut8 sut8 [客语拼音字汇] sud6 [宝安腔] su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六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食聿入聲合口三等zsjyt/djvitdʑʰĭuĕt

    口述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