秕糠
词语释义
秕糠
(1) 瘪谷和米糠
(2) 比喻没有价值的或无用的东西
词语解释
秕子和糠,均属糟粕。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
晋 道恒 《释驳论》:“名位财色,世情之所重,而沙门视之如秕穅。”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必若登科通籍,吾徒为秕穅也。” 元 萨都剌 《雪米》诗:“风流 灞 上寻诗客,千古无人説秕糠。” 孙謇 《第一课》:“忆苦饭,秕糠野菜老南瓜。”
引证解释
⒈ 秕子和糠,均属糟粕。比喻没有价值的东西。
引晋道恒《释驳论》:“名位财色,世情之所重,而沙门视之如秕穅。”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必若登科通籍,吾徒为秕穅也。”
元萨都剌《雪米》诗:“风流灞上寻诗客,千古无人説秕糠。”
孙謇《第一课》:“忆苦饭,秕糠野菜老南瓜。”
秕糠的国语词典
秕子和米糠。比喻烦琐或无价值的事物。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守门诣阙,献书言计,率多空薄,高自矜夸,无经略之大体,咸秕糠之微事。」唐.杜佑〈杜城郊居王处士凿山引泉记〉:「栖迟衡茅,秕糠爵禄。」也作「糠秕」。
秕糠的网络释义
秕糠
秕糠的翻译
秕糠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中空或不饱满的谷粒
秕,不成粟也。从禾,比声。——《说文》
用秕稗也。——《左传·定公十年》。注:“谷不成者。今苏俗呼谷不充者曰瘪谷,盖即此字。字亦以粃为之。”
(2) 又如:秕稗(秕与稗。喻败坏无用之物);秕蠹(瘪谷和蠹虫。比喻不良、有害之物);秕粮(稗草)
形容词
坏,恶 。如:秕僻(比喻政事和教化的不善);秕政(弊政,指不良的有害的政治措施)
动词
败坏 。如:秕敝(败坏,破旧);秕僻(邪僻败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3 pi3 [海陆丰腔] bi3 pi3 [宝安腔] bi3 [台湾四县腔] bi3 pi3 [梅县腔] bi3 pi1 [东莞腔] pi3 [客语拼音字汇] bi3 pi1
◎ 潮州话:b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匕 | 卑履 | 幫 | 脂A開 | 上聲 | 紙 | 開口三等 | 止 | 脂A | pi | pjiix/pi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康声。本义:从稻、麦等谷皮上脱下的皮、壳)
(2) 本作“穅”,“康”。谷的外壳
邻有糠槽而欲窃之。——《墨子·公输》
(3) 又
此犹梁肉之与糠糟也。
(4) 又如:糠菜半年粮;糠覈(糠中的粗屑。形容粗糙的饭食);糠粞(谷皮碎米。指粗劣的粮食);糠灯(一种照明用具。以苏子油渣杂粟糠抟在蓬梗上点燃。旧时吉林民间多用之)
(5) 小麦种子、黑麦种子或其他禾谷的碎裂皮层,从籽粒上分离出来,特别用于家畜饲料
糠和米本是相依倚,被簸扬作两处飞。——《琵琶记·糟糠自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ong1 kong1 [东莞腔] hong1 kong1 [台湾四县腔] hong1 kong1 [客英字典] kong1 hong1 [沙头角腔] hong1 [梅县腔] hong1 [宝安腔] hong1 [客语拼音字汇] hong1 ho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康 | 苦岡 | 溪 | 唐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一等 | 唐 | 宕 | khang/qang | kʰɑ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