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糠
叠字
--
五行
木
部外笔画
11
统一码
7CE0
仓颉
FDILE
郑码
UFXK
四角号码
90999
电码
4749
区位码
3123
姓名学
五笔
OYVI
注音
ㄎㄤ,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43123441351124134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糠的五行属性木,推荐搭配:
宜配:水、火属性字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稻糠、麦糠、米糠、糠皮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糠
kāng
稻、麦、谷子等的子实所脱落的壳或皮:米糠。糟糠。糠秕。糠醛(有机化合物,是制造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药物等的原料)。
萝卜等因失掉水分而中心呈蜂窝状。
笔画数:17;
部首:米;
笔顺编号:43123441351124134
kāng
稻、麦、谷子等的子实所脱落的壳或皮:米糠。糟糠。糠秕。糠醛(有机化合物,是制造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药物等的原料)。
萝卜等因失掉水分而中心呈蜂窝状。
笔画数:17;
部首:米;
笔顺编号:4312344135112413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康声。本义:从稻、麦等谷皮上脱下的皮、壳)
(2) 本作“穅”,“康”。谷的外壳
邻有糠槽而欲窃之。——《墨子·公输》
(3) 又
此犹梁肉之与糠糟也。
(4) 又如:糠菜半年粮;糠覈(糠中的粗屑。形容粗糙的饭食);糠粞(谷皮碎米。指粗劣的粮食);糠灯(一种照明用具。以苏子油渣杂粟糠抟在蓬梗上点燃。旧时吉林民间多用之)
(5) 小麦种子、黑麦种子或其他禾谷的碎裂皮层,从籽粒上分离出来,特别用于家畜饲料
糠和米本是相依倚,被簸扬作两处飞。——《琵琶记·糟糠自厌》
英语翻译
chaff, bran, husks; poor
方言集汇
◎ 粤语:ho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ong1 kong1 [东莞腔] hong1 kong1 [台湾四县腔] hong1 kong1 [客英字典] kong1 hong1 [沙头角腔] hong1 [梅县腔] hong1 [宝安腔] hong1 [客语拼音字汇] hong1 hong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ong1 kong1 [东莞腔] hong1 kong1 [台湾四县腔] hong1 kong1 [客英字典] kong1 hong1 [沙头角腔] hong1 [梅县腔] hong1 [宝安腔] hong1 [客语拼音字汇] hong1 hong3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康 | 苦岡 | 溪 | 唐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一等 | 唐 | 宕 | khang/qang | kʰɑŋ |
百度释义
(1)(名)稻、麦、谷子等作物子实的皮或壳(多指脱下来的)。
(2)(动)发空;质地变得松而不实(多指萝卜因失掉水分而中空):~心儿|萝卜~了。
现代汉语词典
糠kāng
(1)(名)稻、麦、谷子等作物子实的皮或壳(多指脱下来的)。
(2)(动)发空;质地变得松而不实(多指萝卜因失掉水分而中空):~心儿|萝卜~了。
康熙字典
糠【未集上】【米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苦岡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岡切,音康。《玉篇》穀皮也。《前漢·食貨志》貧者食糟糠。
又《韻會小補》或省作康。《爾雅·釋器》康謂之蠱。《疏》康,米皮,一名蠱。《左傳·昭元年》穀之飛亦爲蠱是也。
又粃糠,煩碎也。《莊子·逍遙遊》塵垢粃糠。《註》粃糠猶煩碎。
又山名。《交州記》合浦海口有糠頭山,相傳越王舂米于此,積糠而成。
又星名。《石氏·星經》箕前亦名糠。星明,大歲豐,小微,天下饑荒無米。《玉篇》本作穅。《集韻》或作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