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
词语释义
碧海
(1) 碧蓝色的海
词语解释
传说中的海名。
《海内十洲记》:“ 扶桑 在 东海 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復有 碧海 。海广狭浩汗,与 东海 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 隋 薛道衡 《从驾天池应诏》诗:“驾黿临 碧海 ,控驥践 瑶池 。” 唐 李白 《有所思》诗:“我思仙人乃在 碧海 之东隅,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 蓬壶 。”
蓝色的海洋。
宋 苏轼 《登州海市》诗:“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 明 李梦阳 《去妇词》:“只解黄金顷刻成,那知碧海须臾变。”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他对着浮游在碧海里似的月亮,觉得自己的身子非常沉重。”
指青天。天色蓝若海,故称。
宋 晁补之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词:“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清 纳兰性德 《琵琶仙·中秋》词:“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的海名。
引《海内十洲记》:“扶桑在东海之东岸。岸直,陆行登岸一万里,东復有碧海。海广狭浩汗,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
隋薛道衡《从驾天池应诏》诗:“驾黿临碧海,控驥践瑶池。”
唐李白《有所思》诗:“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
⒉ 蓝色的海洋。
引宋苏轼《登州海市》诗:“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
明李梦阳《去妇词》:“只解黄金顷刻成,那知碧海须臾变。”
鲁迅《故事新编·奔月》:“他对着浮游在碧海里似的月亮,觉得自己的身子非常沉重。”
⒊ 指青天。天色蓝若海,故称。
引宋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词:“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清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词:“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
碧海的国语词典
青绿澄澈的海水。
如:「站在这崖壁上,眺望这片蓝天碧海,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碧海的网络释义
碧海
碧海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玉,从石,白声。本义:青绿色的玉石)
(2) 同本义
碧,石之青美者。——《说文》
高山,其下多青碧。——《山海经·西山经》
(3) 又
章峨之山多瑶碧。
昆仑碧树瑶树在其北。——《淮南子·地形》
锡碧金银,众色炫耀。——《汉书·司马相如传》
(4) 又如:碧卢(像玉的美石);碧箫(用碧玉制的箫);碧玉椽(用碧玉做的椽子)
(5) 指代绿水
碧水东流至此回。——唐· 李白《望天门山》
一碧万顷。——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又如:碧波(清澄绿色的水波);碧泱泱(水流澄绿深广的样子);碧流(绿水);碧漪(清澈的水波。泛指绿水)
形容词
(1) 青绿色
绿碧青丝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碧峰巉然孤起。——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寒则苍,春则碧。——王夫人《小云山记》
(2) 又如:碧香(本指绿酒的馨,后为酒名);碧海(碧绿色的海);碧芳(绿叶);碧城(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3) 青白色,浅蓝色
春草碧色,春水渌波。——江淹《别赋》
接天连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
(4) 又如:碧雾(青色的云雾);碧烟(青色的烟雾);碧云(青云;碧空中的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t7 pet7 [海陆丰腔] bit7 pet7 [梅县腔] pet7 [台湾四县腔] bit7 pet7 [客语拼音字汇] bid5 [东莞腔] bit7 [宝安腔] bi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碧 | 彼役 | 幫 | 昔合 | 入聲 | 陌 | 合口三等 | 梗 | 清 | pĭwɛk | pyek/pve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
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前途似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半壁见海日。——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4) 海水
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
(5) 又如: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
(6) 大湖或大池 。如:洱海;里海;咸海;北海
(7)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
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校人四海山川注:四海犹四方也。——《周礼·调人》
(8) 又如: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海夷(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海土(海内的土地);海方(犹四海。极言广远之地)
(9) 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10) 较大的器皿 。如:银海;墨海
(11) 大口,大嘴巴
面皮微白,海下无须。此人就是赛叔和 李怀春。——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形容词
(1) 很多的
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 又如:那年闹霍乱,死的人海啦!东西海着哩,管你们酒足饭饱
(3) 大的 。如:海碗;夸下海口;海灯(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海骂(大骂)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hoi3 [梅县腔] hoi3 [沙头角腔] hoi3 [宝安腔] hoi3 [海陆丰腔] hoi3 [东莞腔] hoi3 [台湾四县腔] hoi3 [客英字典] hoi3 [客语拼音字汇] hoi3
◎ 潮州话:ha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海 | 呼改 | 曉 | 咍 | 上聲 | 賄 | 開口一等 | 蟹 | 咍 | xɒi | haix/x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