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烘

hōng hōng [ hong hong]
注音 ㄏㄨㄥ ㄏㄨㄥ

词语释义

火盛貌。

喧闹貌。

昏迷貌。

词语解释

  1. 火盛貌。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二折:“我嚥下去有似热油浇,烘烘的烧五臟。”《水浒传》第九二回:“少顷,草场内烘烘火起,烈焰冲天。”《红楼梦》第九七回:“那纸沾火就着,如何能够少待,早已烘烘的着了。”《花月痕》第四回:“一阵风过,遍地的枯草,烘烘烧着。”

  2. 喧闹貌。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崔待詔 ﹞连忙推开楼窗看时,见乱烘烘道:‘ 井亭桥 有遗漏!’”《西游记》第九三回:“当夜睡还未久,即听鸡鸣。那前边行商烘烘皆起,引灯造饭。”

  3. 昏迷貌。

    元 杨梓 《霍光鬼谏》第三折:“只落的三魂杳杳,四体烘烘,七魄悠悠。”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二折:“空着我烘烘醉眼迷芳草。”

引证解释

⒈ 火盛貌。

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二折:“我嚥下去有似热油浇,烘烘的烧五臟。”
《水浒传》第九二回:“少顷,草场内烘烘火起,烈焰冲天。”
《红楼梦》第九七回:“那纸沾火就着,如何能够少待,早已烘烘的着了。”
《花月痕》第四回:“一阵风过,遍地的枯草,烘烘烧着。”

⒉ 喧闹貌。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崔待詔﹞连忙推开楼窗看时,见乱烘烘道:‘ 井亭桥有遗漏!’”
《西游记》第九三回:“当夜睡还未久,即听鸡鸣。那前边行商烘烘皆起,引灯造饭。”

⒊ 昏迷貌。

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三折:“只落的三魂杳杳,四体烘烘,七魄悠悠。”
元乔吉《金钱记》第二折:“空着我烘烘醉眼迷芳草。”

烘烘的国语词典

温暖的样子。

如:「这屋里怎么这样热烘烘的。」

烘烘的网络释义

烘烘

  • 烘烘,读音hōng hōng ㄏㄨㄥ ㄏㄨㄥ,释义火盛貌,出处《魔合罗》。
  • 烘烘造句

    约上三五好友,就着糖蒜、芥末墩和麻豆腐,吃顿热烘烘的铜锅涮肉。
    可以想象四个男孩乱烘烘的场景,上次回婆婆家,我家宝宇和小叔子的儿子,再加上小姑子的儿子,家里乱套完了。
    初春的早上,还有着冬末的峭寒,离开网吧那热乎乎的空调,还真的有些冷,但是相比于网吧里那臭烘烘的脚丫子气,初春凌晨那清爽的空气又是那么难得。
    初夏,石榴花渐渐开放了,绿叶衬红花,美丽极了。远望,它像一片烘烘燃烧的烈火,又像黄昏升起的红艳艳的晚霞。
    虽然上海仍处在秋季,前两天还是有些闷有些热,空气热烘烘潮呼呼的,仿佛回到了入伏前的“黄梅天”。
    在他臭烘烘的街摊后边,一笼子半死不活的鸡看着。
    哈,门外蜷缩着一只小熊,它胖胖的身躯蜷作一团,毛烘烘的鬓发柔软地蓬松着。
    有三个人显然在走廊里也没有找到空地方,只得躺在门廊里,靠近一个从裂缝里渗出粪汁来的臭烘烘的便桶。
    我犹然记得三维打印机散发出的热气腾腾、就像保鲜膜被放在微波炉里的那种气味,以及爸爸将新鲜的打印用粘胶倒入打印机时候,脸上异常专注的表情,还有打印好的物品从三维打印机里出来时,摸上去暖烘烘、新鲜烘烤出的触感。
    夏天来了,天气渐渐热了。火辣辣的太阳照得我们汗水直流,热烘烘的风儿吹在我们身上难受极了。
    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昨天,申城忽晴忽雨,雨水伴着升温,空气热烘烘潮呼呼的,仿佛回到了入伏前的“黄梅天”。
    一整天,乱烘烘,事情真相,愈发胶着混乱。
    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多么美好的世界呀!火炉上烤焦的馍馍散发着浓烈的香味。火炭从碳窑里出来时满身通红,但一遇到水就变成黑碳了。当在狭小的屋子里时,它们就又可以满身炽烈地在盆子里。整个屋子都暖烘烘的。而河里的水却结冰了。
    我们俩说说笑笑来到宿舍,二楼的走廊里到处都是垃圾,里面搀杂着酒瓶与烟头,当然也有很多没人要的旧衣服,臭烘烘的味道令人恶心。
    天冷了,可我不冷,因为想到你就暖烘烘;寂寞了,可我不怕,因为有你在就有快乐。让我们挽着手,肩并肩,迈步踏上幸福路!
    真是“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不时有学生前来烘烘手,烤烤脚。
    这些规定,使官场“走马灯”、“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景象不再成为可能。

    汉字详情

    hōng [hong]
    部首: 414
    笔画: 10
    五笔: OAWY
    五行:
    仓颉: FTC
    四角: 948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共声。本义:烧,焚烧)

    (2) 同本义

    烘,燎也。——《尔雅·释言》

    卬烘于歁。——《诗·小雅·白华》

    (3) 又如:烘眼(角膜炎之类的眼病,俗称“红眼”);烘焰(光焰);烘腾腾(火旺盛貌)

    (4) 烤干;烤热 。如:烘火(烤火,向火取暖);烘咖啡豆;烘衣服;烘鸡

    (5) 衬托;渲染 。如:烘晕(烘托)

    (6) 映照 。如:烘明(通明);烘霁(霁光映照);烘晴(阳光映照晴空);烘影(映照成影)

    (7) 用同“哄”。人同时发出声音 。如:烘堂(众人同时大笑);烘然(喧闹貌)

    英文翻译

    bake, roast; dry by fire

    方言集汇

    ◎ 粤语:hong3 hung1 hung4
    ◎ 客家话:[宝安腔] fung1 fung2 | fung3 [海陆丰腔] fung6 fung2 [梅县腔] fung1 [台湾四县腔] fung5 fung2 [客语拼音字汇] fung1 [东莞腔] kung1 [客英字典] f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公東一平聲開口一等ghung/hungɣuŋ
    hōng [hong]
    部首: 414
    笔画: 10
    五笔: OAWY
    五行:
    仓颉: FTC
    四角: 948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共声。本义:烧,焚烧)

    (2) 同本义

    烘,燎也。——《尔雅·释言》

    卬烘于歁。——《诗·小雅·白华》

    (3) 又如:烘眼(角膜炎之类的眼病,俗称“红眼”);烘焰(光焰);烘腾腾(火旺盛貌)

    (4) 烤干;烤热 。如:烘火(烤火,向火取暖);烘咖啡豆;烘衣服;烘鸡

    (5) 衬托;渲染 。如:烘晕(烘托)

    (6) 映照 。如:烘明(通明);烘霁(霁光映照);烘晴(阳光映照晴空);烘影(映照成影)

    (7) 用同“哄”。人同时发出声音 。如:烘堂(众人同时大笑);烘然(喧闹貌)

    英文翻译

    bake, roast; dry by fire

    方言集汇

    ◎ 粤语:hong3 hung1 hung4
    ◎ 客家话:[宝安腔] fung1 fung2 | fung3 [海陆丰腔] fung6 fung2 [梅县腔] fung1 [台湾四县腔] fung5 fung2 [客语拼音字汇] fung1 [东莞腔] kung1 [客英字典] f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公東一平聲開口一等ghung/hungɣu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