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烘烘

nuǎn hōng hōng [ nuan hong hong]
注音 ㄋㄨㄢˇ ㄏㄨㄥ ㄏㄨㄥ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暖烘烘 nuǎnhōnghōng

(1) 形容温暖宜人

炉火正旺,屋子里暖烘烘的
nice and warm

词语解释

  1. 形容很暖和。

    元 王实甫 《破窑记》第三折:“又无那暖烘烘的被卧,都是些薄溼溼的衣服。” 茅盾 《冬天》:“这时候被窝是暖烘烘的,人是神清气爽的。” 杨朔 《平常的人》:“ 朝鲜 的冬天,三日冷,两日暖。碰上好天,风丝都没有,太阳暖烘烘的,好像春天。”

  2. 形容暖热。

    《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喫了一会, 陈木南 身上暖烘烘,十分烦躁,起来脱去了一件衣服。” 丁玲 《母亲》二:“这里的春天,虽说要下小雨,却更多好的太阳。只要是晴天,便暖烘烘的,穿薄棉衣还觉得热呢。”

  3. 煖烘烘:形容温暖。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俺这煖烘烘锦被窝,似翻滚滚油鼎鑊。” 明 徐渭 《雌木兰》第一出:“软噥噥衬鎻子甲,煖烘烘当夹被单。”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很暖和。

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三折:“又无那暖烘烘的被卧,都是些薄溼溼的衣服。”
茅盾《冬天》:“这时候被窝是暖烘烘的,人是神清气爽的。”
杨朔《平常的人》:“朝鲜的冬天,三日冷,两日暖。碰上好天,风丝都没有,太阳暖烘烘的,好像春天。”

⒉ 形容暖热。

《儒林外史》第五三回:“喫了一会, 陈木南身上暖烘烘,十分烦躁,起来脱去了一件衣服。”
丁玲《母亲》二:“这里的春天,虽说要下小雨,却更多好的太阳。只要是晴天,便暖烘烘的,穿薄棉衣还觉得热呢。”

⒊ 煖烘烘:形容温暖。

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俺这煖烘烘锦被窝,似翻滚滚油鼎鑊。”
明徐渭《雌木兰》第一出:“软噥噥衬鎻子甲,煖烘烘当夹被单。”

暖烘烘的国语词典

温暖的样子。元.陈德和〈落梅风.寒江钓叟〉曲:「他道纵如图画里,则不如销金帐暖烘烘地。」《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陈木南身上暖烘烘,十分烦躁,起来脱去了一件衣服。」也作「暖溶溶」、「暖融融」。

暖烘烘的网络释义

暖烘烘

  • 暖烘烘,汉语词汇。
  • 拼音:nuǎn hōnghōng
  • 出处:明 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俺这煖烘烘锦被窝,似翻滚滚油鼎鑊。”
  • 暖烘烘的翻译

    英语: nice and warm, cosy, heartwarming
    德语: schön warm

    暖烘烘造句

    那个餐巾纸很舒适,再加上上面暖烘烘地,我躺上去一会儿就睡着了。
    多么美好的世界呀!火炉上烤焦的馍馍散发着浓烈的香味。火炭从碳窑里出来时满身通红,但一遇到水就变成黑碳了。当在狭小的屋子里时,它们就又可以满身炽烈地在盆子里。整个屋子都暖烘烘的。而河里的水却结冰了。
    我常想,人在遇到危难时,别人问一声都是好的;有人病了,给他一碗白开水,人家心里也是暖烘烘的。
    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他这一番话说的我心里暖烘烘的。
    冬来天寒地又冻,光棍节来心悲痛,短信问候来相送,短信内容记心中:冬来寒冷降匆匆,情人相抱暖烘烘,光棍朋友孤单冻,赶紧找个来补空。赶紧冲冲冲!
    她呆呆地看着暖烘烘的玻璃窗,没有转过脸,她不敢看他离开的那个地方,太冷清。
    家人已经好久没有一起吃饭了,空气中弥漫着的温馨幸福的味道让每个人心里都暖烘烘的,王志刚两口子不停地给两个孩子碗里夹菜,让他们多吃点,一顿饭吃的其乐融融。
    冬天的太阳,对上海格外偏爱,照得人心头暖烘烘的,照开了人们脸上的笑容。上班族们哼着轻快的歌,高兴地去工作;老人们乐呵呵地坐在院子里唠叨家常的,整理老家当的……
    深秋的太阳像被罩上橘红色灯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线,照得身上脸上,暖烘烘的。
    秋风,你是一个幼童一一顽皮可爱。清晨,当人们还躺在暖烘烘的炕上熟睡时,你像个顽皮的孩子,从虚掩着的门缝中溜了进来,让撩起的窗帘四处飞舞。你又悄悄地钻进了人们的被窝里,唤醒了正在熟睡的人们。
    天冷了,可我不冷,因为想到你就暖烘烘;寂寞了,可我不怕,因为有你在就有快乐。让我们挽着手,肩并肩,迈步踏上幸福路!
    林正在和杨真真卿卿我我,初次向喜欢的漂亮女孩表白,并且两颗心成功地贴在了一起,林心里感觉暖烘烘,懒洋洋,就像要被欢快喜乐涨破了一样。
    为了让洗澡时不再抖抖索索,大部分家庭都会使用浴霸,然而要是买到了劣质产品,暖烘烘的浴霸就会瞬间变身“杀手”。
    三教九流的人们从小城的四面八方聚在这里,喝点早茶,吃些早点,把身子弄得暖烘烘热腾腾的。
    有时候你面前只有一条小鹿,两边都是茂密的山楂树篱,上面是两旁伸展出的榆树的青枝绿叶,你抬头仰望,只看见中间露出的一线蓝天。当你在这温暖烘烘的、炽热的空气中骑车前进的时候,你会觉得世界一下静止了,而生命会永远持续下去。
    欢乐温馨的圣诞节又到了,我用真心的祝福和绵绵的思念编织成柔暖的围巾,紧紧地围绕着你,让你拥有一个暖烘烘甜蜜蜜的圣诞节!圣诞快乐!
    雨水节气刚过,气温就一路飙升,这几天都是艳阳高照,暖烘烘的,羽绒衫、毛线衣套在身上已显多余,于是我将它们扔进衣柜。
    春天静悄悄的来到身边,暖意缓慢慢的浸入冬衣,饺子热腾腾的端上饭桌,温馨暖烘烘的涌上心头,立春了,祝你在今年春天一直充满爱意,拥有关怀!

    汉字详情

    nuǎn [nuan]
    部首: 429
    笔画: 13
    五笔: JEFC
    五行:
    吉凶:
    仓颉: ABME
    四角: 6204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日,爰( yuán)声。“煗”,从火,耎( ruǎn)声。本义:温度不冷也不热) 同本义

    煖,温也。——《说文》。字亦作煗、作暖。

    海多大风,冬煗。——《国语·鲁语上》

    孔席不煗。——《汉书·系传上》

    七十非帛不煖。——《礼记·王制》

    清暖寒热,不得不救。——《韩非子·有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早莺争暖树。——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狐裘不暖。——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歌台暖响。——唐· 杜牧《阿房宫赋》

    春江水暖鸭先知。——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 又如:暖谷(冬温的山谷);暖阳阳(形容温暖宜人);暖景(春暖时的景色);暖丝(形容温暖的感觉);暖煦(温暖);暖意(温暖的意味;温暖的情味);暖炉(冬日御寒取暖的火炉);暖霁(雨止天气和暖)

    动词

    (1) 使温暖

    到来日牵羊担酒,与叔父暖痛去。——李直夫《虎头牌》

    (2) 又如:暖心话(使人心里感到温暖的话);暖耳(保暖耳朵的器物);暖酒(温酒);把手暖一暖;兄弟情谊暖胸怀

    英文翻译

    warm, genial

    方言集汇

    ◎ 粤语:nyun5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non1 [海陆丰腔] non1 non3 nun2 [客英字典] non1 non3 [东莞腔] lon1 [梅县腔] non1 [沙头角腔] lon1 [陆丰腔] non1 [台湾四县腔] non1 non3 nun2 [宝安腔] lo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四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乃管上聲合口一等nuanx/nuaannuɑn
    hōng [hong]
    部首: 414
    笔画: 10
    五笔: OAWY
    五行:
    仓颉: FTC
    四角: 948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共声。本义:烧,焚烧)

    (2) 同本义

    烘,燎也。——《尔雅·释言》

    卬烘于歁。——《诗·小雅·白华》

    (3) 又如:烘眼(角膜炎之类的眼病,俗称“红眼”);烘焰(光焰);烘腾腾(火旺盛貌)

    (4) 烤干;烤热 。如:烘火(烤火,向火取暖);烘咖啡豆;烘衣服;烘鸡

    (5) 衬托;渲染 。如:烘晕(烘托)

    (6) 映照 。如:烘明(通明);烘霁(霁光映照);烘晴(阳光映照晴空);烘影(映照成影)

    (7) 用同“哄”。人同时发出声音 。如:烘堂(众人同时大笑);烘然(喧闹貌)

    英文翻译

    bake, roast; dry by fire

    方言集汇

    ◎ 粤语:hong3 hung1 hung4
    ◎ 客家话:[宝安腔] fung1 fung2 | fung3 [海陆丰腔] fung6 fung2 [梅县腔] fung1 [台湾四县腔] fung5 fung2 [客语拼音字汇] fung1 [东莞腔] kung1 [客英字典] f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公東一平聲開口一等ghung/hungɣuŋ
    hōng [hong]
    部首: 414
    笔画: 10
    五笔: OAWY
    五行:
    仓颉: FTC
    四角: 948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火,共声。本义:烧,焚烧)

    (2) 同本义

    烘,燎也。——《尔雅·释言》

    卬烘于歁。——《诗·小雅·白华》

    (3) 又如:烘眼(角膜炎之类的眼病,俗称“红眼”);烘焰(光焰);烘腾腾(火旺盛貌)

    (4) 烤干;烤热 。如:烘火(烤火,向火取暖);烘咖啡豆;烘衣服;烘鸡

    (5) 衬托;渲染 。如:烘晕(烘托)

    (6) 映照 。如:烘明(通明);烘霁(霁光映照);烘晴(阳光映照晴空);烘影(映照成影)

    (7) 用同“哄”。人同时发出声音 。如:烘堂(众人同时大笑);烘然(喧闹貌)

    英文翻译

    bake, roast; dry by fire

    方言集汇

    ◎ 粤语:hong3 hung1 hung4
    ◎ 客家话:[宝安腔] fung1 fung2 | fung3 [海陆丰腔] fung6 fung2 [梅县腔] fung1 [台湾四县腔] fung5 fung2 [客语拼音字汇] fung1 [东莞腔] kung1 [客英字典] f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戸公東一平聲開口一等ghung/hungɣu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