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

làn yú chōng shù [ lan yu chong shu]
繁体 濫竽充數
注音 ㄌㄢˋ ㄩˊ ㄔㄨㄥ ㄕㄨ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滥竽充数 lànyú-chōngshù

(1) 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乐队里充数(故事见《韩非子·内储说上》)。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是以次货充好货。也用作自谦之词

pass oneself off as one of the players in an ensemble;hold a post without adequate qualifications; simply to make up the number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成语辨析

滥竽充数和“鱼目混珠”;都可表示以假的坏的冒充真的好的。但滥竽充数除表示以假乱真外;还有以次充好的意思;“鱼目混珠”表示的以假乱真程度高;辨别不出。

成语用法

滥竽充数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引证解释

⒈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冒充有本领,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比喻以次充好。参见“滥竽”。

《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方今朝廷正在整飭文风,自然要清真雅正,一路拔取真才,若止靠着才气,摭些陈言,便不好滥竽充数了。”
叶圣陶《倪焕之》二五:“这当然不能让任何人滥竽充数。”

滥竽充数的国语词典

战国时,齐宣王喜听吹竽之声,且每次都要求三百人合吹。有位南郭处士,不会吹竽,但却混杂其中,享受很好的待遇。宣王死后,湣王继位,他喜欢听一个人独吹,南郭先生衹好逃走。典出《韩非子.内储说上》。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中充数;或比喻以不好的东西冒充场面;有时也用于自谦之辞。

滥竽充数的网络释义

滥竽充数

  • 滥竽充数,汉语词语,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字面意思是说:不会吹竽的人混迹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 滥竽充数的翻译

    日语: 実力(じつりょく)のない者がその職を埋(う)め合わせていること
    俄语: занимáть место только для полного счёта

    滥竽充数造句

    不怕你笑,我们团裡滥竽充数者大有人在。
    小明为了获得市三好的加分,在合唱比赛中滥竽充数,最后还是被老师发现了,真是玩火自焚。
    南郭先生在皇宫乐队里滥竽充数,最后落荒而逃。
    这家店的商品质量存在问题,总是拿次品出来滥竽充数。
    有些人就是靠关係在公司裡滥竽充数,混日子过。
    上课时,经常有人滥竽充数,不懂装懂。
    他其实一直都只是在他单位滥竽充数,老板因为觉得他是亲戚,所以没有解雇他。
    滥竽充数之辈永远承担不起这样的交易。
    做学问容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滥竽充数。
    老师让我们背诵课文,总有些同学滥竽充数。
    他只会滥竽充数,平时不好好学习,老是留级。
    路边卖果的摊贩总是滥竽充数的给顾客加果,但嘴巴却说顾客是上帝!
    上音乐课时,小明不会唱这首歌,还跟着大家滥竽充数。
    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识别出那些滥竽充数的所谓“专家”。
    这个乐团高手如云,我不过是滥竽充数罢了。
    开展打假斗争,也包括把那些滥竽充数的劣质产品从消费领域中清除出去。
    南郭先生本事不济,却又偏偏要滥竽充数。
    我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只有拥有真才实学,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这可是精密仪器,维修时可不能用普通零件滥竽充数。
    这些绘作水准根本不够,也敢滥竽充数来参展!

    汉字详情

    làn [lan]
    部首: 331
    笔画: 13
    五笔: IJTL
    五行:
    仓颉: ELIT
    四角: 381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监声。本义:浮起,浮现)

    (2) 同本义

    滥,泛也。——《说文》

    江出于 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荀子·子道》

    滥泉正出。——《尔雅·释水》

    滥水之潘为渊。——《列子·黄帝》

    (3) 大水漫出,泛滥

    大水泛滥郡国十五有余。——《汉书·谷永传》

    其水阳焊不耗,阴霖不滥。——《水经注·湿水》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孟子·滕文公》

    (4) 又如:泛滥(江河湖泊的水溢出);滥泉(从地下向上涌出的泉水);滥汜(泛滥,浮沉)

    (5) 浸渍,泡在水里

    滥车之水。——《管子·地图》

    (6) 蔓延;波及 。如:滥炎(蔓延的火);祸滥及平人

    因怒而滥刑。——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7) 又如:滥漫(任意,随便);滥杀(胡乱杀戳无罪的人);滥浊(过度混乱);滥用职权;滥冗(过多);滥刑(过量的刑罚;任意判罪或施刑)

    (8) 通“欿”。贪欲;卑污

    虞公滥于宝于马。——《吕氏春秋》

    (9) 又如:滥官(贪官);滥墨(指官吏贪财好贿者);滥溢(胡作非为)

    (10) 通“敛”。收聚

    至刑不滥。——《淮南子·汜论》

    形容词

    (1) 过度;超过限度;漫无准则

    生穑省用,不滥其度。——《周书·程典》

    小人究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2) 虚妄不实

    不僭不滥。——《诗·商颂·殷武》

    (3) 又如:滥言(虚妄不实的言词);滥词(虚妄不实的话);滥套(指文章中完全抄袭前人,毫无创新之见)

    (4) 谦词。才不胜任 。如:滥膺(滥竽充数。谦词);滥膺阃外(滥竽充数受命统兵在外)

    (5) 用同“烂”

    (6) 破碎,松软。如:滥泥(烂泥,稀泥)

    (7) 程度深。如:滥熟(极熟悉、熟练)

    副词

    任意地;肆意地

    不许滥诛骨肉。——《资治通鉴》

    名词

    假借为“鉴”。浴盆

    夫灵公有妻三人,同滥而浴。——《庄子·则阳》

    钟鼎壶濫。——《吕氏春秋·节丧》

    英文翻译

    flood, overflow; excessive

    方言集汇

    ◎ 粤语:laam6
    ◎ 潮州话:nam6 [澄海]nang6 [潮州、饶平]lam6

    宋本广韵

    [yu]
    部首: 624
    笔画: 9
    五笔: TGFJ
    五行:
    仓颉: HMD
    四角: 884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竹,于声。从竹的字有时与乐器有关。本义:古簧管乐器。形似笙而略大) 同本义 。战国时盛行于民间

    竽,竹三十六簧也。——《说文》。按,管乐也。

    调竽奇声以耳异。——《荀子·正名》

    (2) 又如:竽瑟(竽与瑟);竽籁(指笙和箫)

    英文翻译

    ancient woodwind instru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jyu1 jyu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i1 [宝安腔] ji1 [海陆丰腔] ri1 [客英字典] ji1 [梅县腔] j2 [客语拼音字汇] y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羽俱平聲合口三等ĭuyo/hiu
    chōng [chong]
    部首: 225
    笔画: 6
    五笔: YCQ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YIHU
    四角: 002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儿,育省声。育子长大成人。本义:长,高)

    (2) 同本义

    充,长也,高也。——《说文》

    宗人视牲告充。——《仪礼·特牲礼》

    (3) 满

    充,塞也。——《小尔雅》

    充,满也。——《广雅》

    冠盗充斥。——《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言充其阳也。——《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

    颜色充盈。——《荀子·子道》

    (4) 又如:充多(众多);充车(满车;喻数量众多);充房(满屋);充堂(满堂)

    (5) 足;实;富厚 。如:充壮(健壮;充沛);充强(充实健壮)

    (6) 肥胖 。如:充肥(肥胖,壮实);充腴(肥胖;丰满);充泽(丰润)

    动词

    (1) 装满;塞满

    以充府库。——《周礼·大府》

    近之则钟音充。——《淮南子·说山》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司马光《训俭示康》

    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战国策·齐策》

    (2) 又如:充虚(填满肚子);充肠(充肚。填饱肚子);充庭(古代的一种朝仪。每大朝会,陈皇帝车马仪仗于殿庭)

    (3) 假冒 。如:充行家;打肿脸充胖子;滥竽充数;充好汉

    (4) 扩充,扩大;尽量展开 。如:充广(扩充);充扩(扩充,开拓)

    (5) 凑数;补充 。如:充赋(凑数);充事(凑合使用)

    (6) 备;供应 。如:充庖(供给膳食);充寒(备寒);充给(供给)

    (7) 任职,充任;充当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聊斋志异·促织》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

    (8) 又如:充吏(在衙门内供职);充任(担当某职务);充位(克位。徒居其位,无所建树)

    英文翻译

    fill, be full, supply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ung1 [东莞腔] cung1 [梅县腔] chung1 [台湾四县腔] cung1 [客语拼音字汇] cung1 [宝安腔] cung1 [客英字典] chung1 [海陆丰腔] ch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昌終東三平聲開口三等tɕʰĭuŋchjung/tcung
    shù,shǔ,shuò [shu,shuo]
    部首: 425
    笔画: 13
    五笔: OVTY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FVOK
    四角: 98440

    详细解释

    shǔ

    动词

    (1) (形声。从攴( ),娄声。本义:点数;计算)

    (2) 同本义

    數,计也。——《说文》

    以岁之上下数邦用。——《周礼·廪人》

    递数之不能终其物。——《礼记·儒行》

    善数不用筹策。——《老子》

    珠可历历数也。——明· 魏学洢《核舟记》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三国志·诸葛亮传》

    (3) 又如:从一数到十;数拾(查点;收拾);数白道黑(卖弄口舌);数白论黄(计较银钱。白:白银。黄:黄金);数筹定点(数筹码计算时间);数东瓜,道茄子(尽情谈论各种事情);数米而炊,称柴而爨(比喻吝啬之极);数数儿;数不胜数;数课(计算并予登记);数墨(计算书本上的文字)

    (4) 比较起来最突出 。如:数一数二;数不着;数得上

    (5) 枚举;列举

    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6) 又如:不可胜数;历数其罪;数之于前

    (7) 数落;责备

    数,责也。——《广雅》

    后世其追数吾过乎。——《列子·周穆五》

    使韩仓数之。——《战国策·秦策》

    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8) 又如:数驳(方言。责备;教训);数骂(数落责骂);数说;数骂(责骂);数让;数道(责难,责备);数喇(数落;数说)

    (9) 诉说,称说

    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荀子·劝学》

    (10) 又如:数贫嘴(油嘴肖舌;耍嘴皮子);数黄道黑(数黄论黑。指说长道短)

    (11) 另见 shù;shuò

    shù

    名词

    (1) 数目;数量

    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战国策·赵策》

    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又如:报数(报告数目);数计(以数字来计算);数珠儿(念珠);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3) 底细 。如:心里没有数;心中都有个数

    (4) 道数,方法

    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商君书》

    (5) 技艺,如博弈的技艺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孟子·告子上》

    (6) ∶算术,古代六艺之一

    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周礼·地官·大司徒》

    (7) 气数;命运

    卫青不败由天幸, 李广无功缘数奇。—— 唐· 王维《老将行》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 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 秦相较,或未易量。—— 宋· 苏洵《六国论》

    (8) 又如:数奇(命运不佳;遭遇不顺);数命(命运);数尽禄终(死亡);数劫(厄运)

    (9) 策略;权术

    以计求便,以数取利。——汉· 王充《论衡》

    (10) 规律;必然性

    汉世外戚,自 东、 西京十有余族,非徒豪横盈极,自取灾故,必于贻衅后主,以至颠败者,其数有可言焉。——《后汉书》

    (11) 道理

    夫以疏远与近爱信争,其数不胜也。——《韩非子》

    (12) 礼数;仪节

    今嬖宠之丧,不敢择位,而数于守适。——《左传·庄公十八年》

    (13) 特指方术,如占卜之类

    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楚辞·卜居》

    (14) 又如:数家(精于术数的人);数术(术数)

    数量词

    (1) 几个,若干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 操军必矣。——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又如:数四(犹三四,表示为数不多);数粒(几粒);数人;数十,数百,数千,数万;数本(几棵;几株);数众(佛教称其教徒人数为“众”,有若干僧则称若干众);数武(几步);数射(几射。射:一箭能及的距离);数家(几派;几家;几户)

    (3) 另见 shǔ;shuò

    shuò

    (1) 屡次:数见不鲜(亦称“屡见不鲜”)。

    英文翻译

    number; several, count; fate

    方言集汇

    ◎ 粤语:sou2 so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i5 s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