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

wú yōng [ wu yong]
注音 ㄨˊ ㄩㄥ
词性 助词

词语释义

毋庸 wúyōng

(1) 无须

毋庸讳言
need not

词语解释

  1. 无须,不要。

    《汉书·游侠传·郭解》:“﹝ 郭解 ﹞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毋庸,待我去,令 洛阳 豪居间乃听。’” 宋 司马光 《曾公亮辞免恩命第一表不允批答》:“成命不易,毋庸固辞。”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癖嗜·古铜器》:“﹝一士人﹞家有数古铜器,将以货之,而鬻之者雅有好古之癖,一见喜甚,曰:‘毋庸货也。’” 冯德英 《苦菜花》第三章:“等我们胜利了,毋庸说你那个小小的书记职位,就是当区长、县长,又有什么不可呢!”

引证解释

⒈ 无须,不要。

《汉书·游侠传·郭解》:“﹝郭解﹞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毋庸,待我去,令洛阳豪居间乃听。’”
宋司马光《曾公亮辞免恩命第一表不允批答》:“成命不易,毋庸固辞。”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癖嗜·古铜器》:“﹝一士人﹞家有数古铜器,将以货之,而鬻之者雅有好古之癖,一见喜甚,曰:‘毋庸货也。’”
冯德英《苦菜花》第三章:“等我们胜利了,毋庸说你那个小小的书记职位,就是当区长、县长,又有什么不可呢!”

毋庸的国语词典

不必。《汉书.卷九二.游侠传.郭解传》:「乃夜去,不使人知,曰:『且毋庸,待我去,令洛阳豪居间乃听。』」也作「无庸」、「无庸」。

毋庸的网络释义

毋庸

  • 毋庸是一个词语,拼音是wú yōng,意思是无须。
  • 毋庸的翻译

    英语: no need for
    德语: nicht notwendig, nicht nötig (Adj)​
    法语: ce n'est pas la peine

    毋庸造句

    这件事是不可置疑的,证据就摆在你的眼前,毋庸置疑是你做的。
    试想之前我负责销售的时候业绩不理想,李磊这小子刚一上去,就捡了一个低价销售安置房的任务,业绩好的升天也是毋庸置疑。
    问出这句话,意味着我无所遮掩,对她的兴趣再也毋庸置疑。
    张桂树为了讨好宁树斌,不会让自己有任何出头的机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自己想做点事情,便要被他扼杀在摇篮之中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施工员是建筑行业的基础岗位,各大建筑公司都需要大量的土建施工人员,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不用想,也知道温玉儿昨晚又去泡吧了!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好了,你行行好,快点说吧!周公等的不耐烦了!”。
    校服不仅是学生身份的象征、青葱岁月的印记,也是学校的活招牌,校风校格融于一件衣衫之中,校服存在的合理性毋庸置疑。
    毋庸讳言,类似质疑,早已有之,至今未散。
    毋庸讳言,“两课”教学对于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和增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是极其有益的。
    毋庸讳言,做好自选动作,是对做好规定动作的细化、具体化,非常有必要。
    张晓峰喜欢凯思林,这点毋庸置疑。
    毋庸讳言,没有传统文学介入的网络写作是多元和平民化的,也是泥沙俱下的。
    毋庸赘言,看看今天的房价,就知道土地增值税对房价的调控结果了。
    毋庸置疑,唐问天是故意留个活口。
    白岩松虽然不至于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但影响力极大是毋庸置疑的。
    并且投资都是以现金为主,现金对初创企业的重要性毋庸赘言。
    既然结局已经无从改变,那么我们也毋庸畏惧。
    关于这座雕塑是有争议的,因为这座雕塑似乎描绘了一个未受割礼的男性,而毋庸置疑大卫王是受过割礼的。
    特别是世界经济普遍下行,复苏压力在增大的当下,开好这两个峰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毋庸赘述,不言而喻。
    这种感觉,这种扑面而来的气息,毋庸置疑,让人心胆俱裂。

    汉字详情

    [wu]
    部首: 439
    笔画: 4
    五笔: XD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WJ
    四角: 77550

    详细解释

    副词

    (1) (形声。“母”省声。毋、母古本为一字,后分化禁止之词,乃加一画以别之。本义:表示禁止的词。相当于莫、勿、不要)

    (2) 同本义

    毋,止之也。——《说文》

    毋,止之辞。——《广韵》

    毋者,禁之也。——《论衡·谴告》

    毋不敬。——《礼记·曲礼上》

    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毋从俱死。——《史记·项羽本纪》

    毋内诸侯。

    毋妄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毋多谈。

    (3) 又如:毋或(不可);毋多(不作他计);毋己(不得,不能);毋违(不得违误);毋令逃逸;毋自欺

    (4) 不 。表示否定。如:毋事(不事,不从事);毋须(无须,不必);毋庸讳言

    (5) 无

    身自持筑臿,胫毋毛。——《史记·秦始皇纪》

    (6) 又如:毋害(无比)

    (7) 姓

    动词

    同“无”。没有。与“有”相对 。如:毋几(没有希望);毋何(没有别的事);毋我(无私见);毋度(没有节制)

    代词

    相当于“没有谁”或“没有人”

    毋敢夜行。——《史记》

    助词

    用于句首

    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左传》

    英文翻译

    do not; not; surname; rad. 80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wu1 mu1 m2 [客英字典] vu1 [陆丰腔] wu3 [梅县腔] wu1 [宝安腔] mu1 wu1 [客语拼音字汇] m1 m2 [台湾四县腔] wu1 mu1 m2
    ◎ 潮州话:bh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武夫平聲合口三等mĭumyo/miu
    yōng [yong]
    部首: 314
    笔画: 11
    五笔: YVE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ILB
    四角: 0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用,从庚。“庚更”同音,表更换。先做某事,然后更换做别的事。本义:用;需要)

    (2) 同本义

    庸,用也。——《说文》

    畴咨若时登庸。——《书·尧典》

    我生之初,尚无庸。——《诗·王风·兔爰》

    齐子庸止。——《诗·齐风·南山》

    (3) 靖潜庸回。——《左传·文公十八年》

    庸動长老。——《国语·周语中》

    请始无庸战。——《国语·越语上》

    (4) 常与否定副词“无”、“勿”、“弗”连用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书·大禹谟》

    我无庸去,只是教阁下个至良极美的法则。——《礼记》

    (5) 又如:无庸讳言;无庸细述;毋庸讳言;庸释(舍弃)

    (6) 任用

    名之所在,上之所庸。——清· 顾炎武《日知录》

    (7) 又如:庸庸(任用应受任用的人);登庸(选拔重用)

    (8) 受雇用,出卖劳动力

    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五蠹》

    (9) 如:庸作(受雇而为人劳作);庸仆(佣工、仆役);庸僦(雇佣租赁)

    (10) 酬其功劳

    亲亲故故,庸庸劳劳,仁之杀也。——《荀子·大畧》

    (11) 又如:庸勋(酬劳有功的人)

    形容词

    (1) 平常

    庸,常也。——《尔雅》

    此庸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

    恒丝庸帛。——《论衡·量知》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韩非子》

    (2) 又如:庸德(常德,一般的道德规范);庸人(常人);庸众(常人;一般的人);庸情(犹俗虑,常人的心志);庸格(常例);庸音(常音。喻指平庸的文辞和言论);庸民(平民;普通的人);庸凡(平凡)

    (3) 平庸

    任重职大,非庸材所能堪。——《汉书·薛宣传》

    (4) 又如:庸庸碌碌(形容人平庸,没有志气);庸涩(平庸晦涩);庸下(平庸低下);庸懦(平庸懦弱);庸伍(才识平庸之辈);庸臣(平庸之臣);庸朽(庸下衰朽);庸主(平庸的君主);庸君(平庸之君;昏君);庸鄙(平庸鄙俗);庸腐(平庸陈腐;平庸迂腐);庸儒(平庸的儒者)

    (5) 庸俗,庸鄙 。如:庸邪(指庸俗邪僻之人);庸狡(庸鄙而奸滑);庸塞(庸鄙不通);庸遴(庸鄙贪吝)

    (6) 昏庸,庸下

    不有乱常,则多庸暗。——《晋书·惠帝纪论》

    (7) 又如:庸暗(昏庸愚昧);庸朽(庸下衰朽)

    (8) 浅陋 。如:庸医杀人(医生的医术低劣,致误投药物而使人丧命);庸奴(见识浅陋之人。含有鄙夷之意);庸妄(浅陋妄为);庸昧(谓资质愚钝,才识浅陋。常用作谦词)

    名词

    (1) 功勋

    现克一堡之庸,酬通侯之锡者,又何若不伦?——清· 魏源《圣武记》

    (2) 又如:庸功(庸伐,庸勋,庸绩。功勋;功绩);庸器(古代铭功的铜器)

    (3) 受雇用的人

    庸人訾厉。——《管子·入国》

    取庸而强饭之。——《淮南子·缪称》

    (4) 又如:庸保(受雇充任杂役的人);庸仆(佣工、仆役)

    (5) 劳苦

    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诗·王风》

    (6) 受雇者的工钱

    写书取庸自给。——《新唐书》

    (7) 又如:庸钱(工资)

    (8) 古国名,在今湖北省

    庸蜀之南。——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9) 姓

    副词

    (1) 或许,大概

    虽王之国,庸独利乎?——《汉书》

    (2) 怎么 。表示反问。如:庸安(何以,怎么);庸何(何,什么)

    (3) 表示反问,可译为“难道”、“岂”、“哪里”

    庸非昔日之乐。——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庸知其年之先后。——唐· 韩愈《师说》

    英文翻译

    usual, common, ordinary, mediocre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ng2 [海陆丰腔] rung2 [梅县腔] jung2 [台湾四县腔] jung2 [客语拼音字汇] yung2 [宝安腔] jung2 [陆丰腔] jung3
    ◎ 潮州话:雍5(容)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餘封平聲開口三等jyung/jvngjĭwo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