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庸

wú yōng [ wu yong]
繁体 無庸
注音 ㄨˊ ㄩㄥ

词语释义

无庸 wúyōng

(1) 毋庸;无须

need not

词语解释

  1. 无须,不必。

    《左传·隐公元年》:“无庸,将自及。” 杜预 注:“言无用除之,祸将自及。”《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 宋 叶适 《杨夫人墓表》:“尔学不成,无庸归也。”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五:“我无庸多说,我病中曾受过几个小朋友的赠与。”

  2. 平庸,无所作为。

    《魏书·高崇传》:“臣以无庸,谬宰神邑。” 唐 李峤 《夏晚九成宫呈同僚》诗:“结欢良有裕,联寀媿无庸。”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有志者以拘挛而废,无庸者以积累而升。”

  3. 没有用处。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五:“友人有言 秦 中一好古家,藏有古弹碁局……然弹碁之法不传,局即存,无庸也。”

引证解释

⒈ 无须,不必。

《左传·隐公元年》:“无庸,将自及。”
杜预注:“言无用除之,祸将自及。”
《史记·苏秦列传》:“窃为君计者,莫若安民无事,且无庸有事於民也。”
宋叶适《杨夫人墓表》:“尔学不成,无庸归也。”
冰心《寄小读者》十五:“我无庸多说,我病中曾受过几个小朋友的赠与。”

⒉ 平庸,无所作为。

《魏书·高崇传》:“臣以无庸,谬宰神邑。”
唐李峤《夏晚九成宫呈同僚》诗:“结欢良有裕,联寀媿无庸。”
宋岳珂《桯史·吴畏斋谢贽启》:“有志者以拘挛而废,无庸者以积累而升。”

⒊ 没有用处。

清周亮工《书影》卷五:“友人有言秦中一好古家,藏有古弹碁局……然弹碁之法不传,局即存,无庸也。”

无庸的国语词典

无须。《左传.隐公元年》:「无庸,将自及。」《文明小史.第五三回》:「这是官场通套,无庸细谈。」也作「无庸」、「毋庸」。

无庸的网络释义

无庸

  • 无庸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指平庸,无所作为。
  • 无庸造句

    无庸讳言,我们国民收入的平均水平与一些发达国家比较还有着较大的差距。
    无庸讳言,我们班还有好几个调皮鬼。
    这件事无庸讳言,大家都可以说。
    这个道理简单明了,无庸赘述。
    这个浅显的道理就无庸赘述了。
    毫无疑问,这是小说最无庸置辩的精彩的一笔。
    也许我们有缘,相逢某一天,一见如故无庸讳言。
    庐山旅游既是文化认知,亦是文化自觉;一山一周有十万游客,旅游文化之推进国人文化自觉,已无庸置辩。
    无庸质疑,这些工具中的每一个都完全可以用整篇文章甚至一个系列文章加以介绍。
    谢丽娟表示,王选在科学上的成就已无庸赘述,而就自己平时了解到的他的为人来看,也是非常值得敬重的。
    虽然他得罪不少人,但翰墨文章的成就是无庸置疑的。
    无庸置疑,皇帝的道歉缺乏诚意,悲剧结尾双方以泪洗面。教皇痛心的遗训是这样的:“我一直崇尚公正、憎恨邪恶,故而死于流放。”。
    无庸讳言,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重要性已深刻规定了宁波未来的走向。
    我们都不是无瑕之玉,这也无庸讳言。
    这则新闻报道的事实,无庸置辩。
    盛氏办事既甚积极,又得两江总督刘坤一的信任,又有轮电两局经费之易于调拨,是则交通大学的校史从光绪二十二年数起,似无庸置辩。
    无庸讳言,这是一系列令人清醒的文章合集。
    同者彼此通行,异者各行其是,无庸越俎代谋。
    他对贪官的痛恨是无庸置疑的,他整顿吏治的决心也是无庸置疑的。
    龙溪地区的区位无庸赘述,地处主城商贸区和制造区之间,龙溪地区恰如一个缓冲地带,不仅起到隔离作用,而且可以为两者提供服务。

    汉字详情

    wú,mó [wu,mo]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FQV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KU
    四角: 104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2) 同本义

    (3) 哲学范畴,指无形、无名、虚无等,或指物质的隐微状态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

    动词

    (1) 没有,跟“有”相对

    无,不有也。——《玉篇》

    无若丹朱傲。——《书·益稷》

    无偏无党。——《书·洪范》

    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荀子·法行》

    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无不伸颈。——《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无不变色。

    无不毕肖。——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无不惊为生人。

    (2) 又如:无颜落色(面色发白,没有颜色);无头面(没有头绪);无是处(毫无办法;没有一点儿好处);无纤掐(没有一点);无气歇(没歇一口气,没有停息);无回豁(没有反应);没干净(不罢休,没完没了);无存济(无办法,难以应付);无笆壁(无依靠;无办法);无路求生;无干(没关系;不相干);无方(无常;没有固定的行止、住处等);无虞(无误)

    副词

    (1) 不,表示对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

    不若无闻。——《吕氏春秋·慎行论》

    可以无悔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无偏无党(公正而不偏袒);无何(不久);无过(不过;无非;不外);无厌(不满足)

    (3) 通“毋”,表示劝阻或禁止,可译为“不要”、“别”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书·洪范》

    无对靡于尔邦。——《诗·周颂·烈文》

    唯吾子戎车是利,无愿士宜。——《左传·成公二年》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无望其速成。——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无怪乎其私之。——清· 黄宗羲《原君》

    无生帝王家。

    (4) 又如:无休外(不要见外);无失其时;无落(别误;不要落空);无得(不得;不能);无论(不要说)

    (5) 未,不曾,没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沈括《梦溪笔谈》

    (6) 不必,不值得

    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方荀《狱中杂记》

    (7) 另见 (南无)

    代词

    (1) 表示不定指的人、事物、时间、处所等

    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汉书·高帝纪》

    城牢粮足,不可忧也。——《资治通鉴》

    (2) 又如:无移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一时(不一会儿;时间不久);无明夜(不分白天黑夜);无定着(没有固定的地方);无倒断(没完没了);无碑记(无数;不可计数);无般(样样,处处)


    (1) 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都是如此,相当于“不论”、“无论”

    无少长皆斩之。——《汉书·高后纪》

    无贵无贱。——唐· 韩愈《师说》

    无长无少。

    (2) 又如: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事无巨细,他都认真去干;无上无下


    (1) 用在句首,无义

    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墨子》

    (2)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au2 mo2 vu2 [台湾四县腔] mo2 wu2 [梅县腔] wu2 [海陆丰腔] mo2 wu2 [宝安腔] wu2
    ◎ 潮州话:bh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武夫平聲合口三等myo/miumĭu
    yōng [yong]
    部首: 314
    笔画: 11
    五笔: YVE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ILB
    四角: 002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用,从庚。“庚更”同音,表更换。先做某事,然后更换做别的事。本义:用;需要)

    (2) 同本义

    庸,用也。——《说文》

    畴咨若时登庸。——《书·尧典》

    我生之初,尚无庸。——《诗·王风·兔爰》

    齐子庸止。——《诗·齐风·南山》

    (3) 靖潜庸回。——《左传·文公十八年》

    庸動长老。——《国语·周语中》

    请始无庸战。——《国语·越语上》

    (4) 常与否定副词“无”、“勿”、“弗”连用

    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书·大禹谟》

    我无庸去,只是教阁下个至良极美的法则。——《礼记》

    (5) 又如:无庸讳言;无庸细述;毋庸讳言;庸释(舍弃)

    (6) 任用

    名之所在,上之所庸。——清· 顾炎武《日知录》

    (7) 又如:庸庸(任用应受任用的人);登庸(选拔重用)

    (8) 受雇用,出卖劳动力

    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五蠹》

    (9) 如:庸作(受雇而为人劳作);庸仆(佣工、仆役);庸僦(雇佣租赁)

    (10) 酬其功劳

    亲亲故故,庸庸劳劳,仁之杀也。——《荀子·大畧》

    (11) 又如:庸勋(酬劳有功的人)

    形容词

    (1) 平常

    庸,常也。——《尔雅》

    此庸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

    恒丝庸帛。——《论衡·量知》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韩非子》

    (2) 又如:庸德(常德,一般的道德规范);庸人(常人);庸众(常人;一般的人);庸情(犹俗虑,常人的心志);庸格(常例);庸音(常音。喻指平庸的文辞和言论);庸民(平民;普通的人);庸凡(平凡)

    (3) 平庸

    任重职大,非庸材所能堪。——《汉书·薛宣传》

    (4) 又如:庸庸碌碌(形容人平庸,没有志气);庸涩(平庸晦涩);庸下(平庸低下);庸懦(平庸懦弱);庸伍(才识平庸之辈);庸臣(平庸之臣);庸朽(庸下衰朽);庸主(平庸的君主);庸君(平庸之君;昏君);庸鄙(平庸鄙俗);庸腐(平庸陈腐;平庸迂腐);庸儒(平庸的儒者)

    (5) 庸俗,庸鄙 。如:庸邪(指庸俗邪僻之人);庸狡(庸鄙而奸滑);庸塞(庸鄙不通);庸遴(庸鄙贪吝)

    (6) 昏庸,庸下

    不有乱常,则多庸暗。——《晋书·惠帝纪论》

    (7) 又如:庸暗(昏庸愚昧);庸朽(庸下衰朽)

    (8) 浅陋 。如:庸医杀人(医生的医术低劣,致误投药物而使人丧命);庸奴(见识浅陋之人。含有鄙夷之意);庸妄(浅陋妄为);庸昧(谓资质愚钝,才识浅陋。常用作谦词)

    名词

    (1) 功勋

    现克一堡之庸,酬通侯之锡者,又何若不伦?——清· 魏源《圣武记》

    (2) 又如:庸功(庸伐,庸勋,庸绩。功勋;功绩);庸器(古代铭功的铜器)

    (3) 受雇用的人

    庸人訾厉。——《管子·入国》

    取庸而强饭之。——《淮南子·缪称》

    (4) 又如:庸保(受雇充任杂役的人);庸仆(佣工、仆役)

    (5) 劳苦

    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诗·王风》

    (6) 受雇者的工钱

    写书取庸自给。——《新唐书》

    (7) 又如:庸钱(工资)

    (8) 古国名,在今湖北省

    庸蜀之南。—— 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9) 姓

    副词

    (1) 或许,大概

    虽王之国,庸独利乎?——《汉书》

    (2) 怎么 。表示反问。如:庸安(何以,怎么);庸何(何,什么)

    (3) 表示反问,可译为“难道”、“岂”、“哪里”

    庸非昔日之乐。——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庸知其年之先后。——唐· 韩愈《师说》

    英文翻译

    usual, common, ordinary, mediocre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ng2 [海陆丰腔] rung2 [梅县腔] jung2 [台湾四县腔] jung2 [客语拼音字汇] yung2 [宝安腔] jung2 [陆丰腔] jung3
    ◎ 潮州话:雍5(容)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餘封平聲開口三等jyung/jvngjĭwo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