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杆

lán gān [lan gan]
繁体 欄杆
注音 ㄌㄢˊ ㄍㄢ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栏杆 lángān

(1) 由扶手和支柱构成的栅杆护围(如用于篱笆、护栏杆、楼梯扶拦)

balustrade;banister;railing

词语解释

  1. 亦作“ 栏干 ”。以竹、木等做成的遮拦物。

    南朝 梁 王筠 《奉和皇太子忏悔应诏》:“睿艷似烟霞,栏杆若珠琲。” 唐 李绅 《宿扬州水馆》诗:“閒凭栏干指星汉,尚疑轩盖在楼船。”《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六桥上朱红栏杆,堤上栽种桃柳。” 叶圣陶 《城中》:“城里的街道极窄……行人曲着身子贴着店家的栏干相让。”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栏干”。以竹、木等做成的遮拦物。

南朝梁王筠《奉和皇太子忏悔应诏》:“睿艷似烟霞,栏杆若珠琲。”
唐李绅《宿扬州水馆》诗:“閒凭栏干指星汉,尚疑轩盖在楼船。”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六桥上朱红栏杆,堤上栽种桃柳。”
叶圣陶《城中》:“城里的街道极窄……行人曲着身子贴着店家的栏干相让。”

栏杆的国语词典

竹木或金属条编成的栅栏。

栏杆的网络释义

栏杆

  • 栏杆中国古称阑干,也称勾阑,是桥梁和建筑上的安全设施。栏杆在使用中起分隔、导向的作用,使被分割区域边界明确清晰,设计好的栏杆,很具装饰意义。周代礼器座上有类似栏杆的构件。汉代以卧棂式栏杆为最多。六朝盛行钩片勾阑。栏杆转角立望柱或寻杖绞口造者,均可见于云冈石窟、敦煌壁画。元明清的木栏杆比较纤细,而石栏杆逐渐脱离木制栏杆的形制,趋向厚重。清末以后,西方古典比例、尺度和装饰的栏杆形式进入中国。现代栏杆的材料和造型更为多样。
  • 栏杆造句

    大桥栏杆上的狮子雕像惟妙惟肖,非常逼真。
    环绕圆形栏杆的车道象座富丽堂皇的竞技场。
    我扶着那栏杆,缓缓地走着,透过那悬了一挂泪帘的眼睛,尽情地欣赏着校园的情景。
    这里有栏杆,我们绕道走吧。
    桂花树倚在栏杆旁,一串串小金铃似的小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异常美丽。
    花深人静,帘锁御香清昼永。红药栏杆,玉案春风窈窕间。
    雕栏玉砌:雕:雕绘;栏:栏杆;砌:石阶。形容富丽的建筑物。
    隔过门或窗,墙壁或栏杆,百转千回绕过来,也能辨出那特质属于他。
    如果依靠就能成长,牵牛花只需要栏杆。
    亭阁式建筑,单开间九脊顶,龙头翘角,雕梁画栋,周廊栏杆纤巧,建于高台之上。
    一只夜鹰飞来,落在栏杆上叫个不停。
    楼梯栏杆小柱楼梯扶手的垂直支撑之一。
    没有要求安装舷墙的地方需要安装栏杆。
    老陈说,这是逃婚。她站在那,肚子靠着栏杆,绝望地看着水面。
    载人用的升降台都设有栏杆和防裂阀。
    他们用栏杆将草地和新修的铁道路堑隔开。
    我将一个软梯悬挂在船栏杆上。
    采购产品二手栏杆,钛合金和小片,不锈钢卷,铝卷,煤小片。
    娇小的侏儒透过栏杆端详着魔法罩下的达拉然。
    他们用栏杆隔开一块空地来圈马。

    汉字详情

    lán [lan]
    部首: 420
    笔画: 9
    五笔: SUF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TMM
    四角: 4891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阑( lán)声。“栏”和“拦”都是后起字。“阑”用作名词时写作“栏”,用作动词时,写作“拦”。本义:栏杆)

    (2) 同本义。由扶手和支柱构成的栅杆护围

    栏,木栏也,谓阶际木句栏。——《玉篇》

    直栏横槛。——唐· 杜牧《阿房宫赋》

    雕栏相望焉。——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栏楯(栏杆);栏干子(栏杆);栏角(栏杆的转角);栏船(有栏杆的大木船)

    (4) 饲养家畜的圈 。如:栏厩(牛马圈);栏牢(关牛马的圈);牛栏;猪栏

    (5) 报纸或刊物中有固定标题或特写的部分 。如:专栏;备注栏

    (6) 一面墙壁或特制的告示牌,用以张贴通知、证券市场行情、剧场海报等供大群人和公众观看 。如:布告栏

    英文翻译

    railing, balustrade; animal pan

    方言集汇

    ◎ 粤语:laan4

    宋本广韵

    gān,gǎn [gan]
    部首: 420
    笔画: 7
    五笔: S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MJ
    四角: 41940

    详细解释

    gān

    名词

    (1) (形声。从木,干声( gàn)。本义:木名。即“檀木”。一说为柘树) 杆子 。细长的木头或类似的东西。如:旗杆;电线杆;桅杆

    (2) 另见 gǎn

    gǎn

    名词

    (1) 杆子,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 。如:笔杆;秤杆;杆棒(棍棒);杆儿上(民间秘密组织的代称)

    (2) 作杠杆、把手或支承用的狭长的、通常有相当硬度的木条 。如:保险杆

    (3) 兵器,盾牌

    杆,古作干,俗加木。——《正字通》

    量词

    (1) ——用于有杆的器物。如:一杆枪;一杆秤

    (2) 另见 gān

    英文翻译

    pole; shaft of spear

    方言集汇

    ◎ 粤语:gon1
    ◎ 客家话:[宝安腔] gon1 [梅县腔] gon1 [沙头角腔] gon1 [客英字典] gon1 [台湾四县腔] gon1 [东莞腔] gon1 [陆丰腔] gon1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海陆丰腔] gon1
    ◎ 潮州话:guan1(kuaⁿ) gang1(k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八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案去聲開口一等kanh/kannkɑn

    栏杆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