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栏
词语释义
见“雕栏 ”。
词语解释
亦作“ 雕阑 ”。雕花彩饰的栏杆;华美的栏杆。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宋 苏轼 《法惠寺横翠阁》诗:“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清 陈维崧 《探春令·咏窗外杏花》词:“ 崇仁 宅靠 善和坊 ,旧雕栏都坏。” 鲁迅 《三闲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也譬如身入大伽蓝中,但见全体非常宏丽,眩人眼睛,令观者心神飞越,而细看一雕阑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雕阑”。雕花彩饰的栏杆;华美的栏杆。
引南唐李煜《虞美人》词:“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宋苏轼《法惠寺横翠阁》诗:“雕栏能得几时好?不独凭栏人易老!”
清陈维崧《探春令·咏窗外杏花》词:“崇仁宅靠善和坊,旧雕栏都坏。”
鲁迅《三闲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小引》:“也譬如身入大伽蓝中,但见全体非常宏丽,眩人眼睛,令观者心神飞越,而细看一雕阑一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
雕栏的国语词典
刻镂华丽的栏杆。
雕栏的网络释义
雕栏
近义词
雕栏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隹(
),周声。从“隹”,表示与鸟类有关。本义:大型猛禽。日间活动的大猛禽(鹰科)力大身大,形态优美,视力敏锐,飞行力强。也叫“鹫”)(2) 同本义
流之为雕。——《书·太古誓》
是必射雕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其状如雕而有角。——《山海经·南山经》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唐· 王维《观猎》
(3) 又如:雕悍(凶悍如雕);雕鸷(凶猛如雕);雕鹗(雕和鶚。均为善飞的鸷鸟。比喻人雄放劲健的才力);金雕;海雕;坐山雕
(4) 同“碉”。碉堡
依山居止,累石为室。——《后汉书》。唐· 李贤注:“今彼土夷人呼为‘雕’也。”
(5) 雕刻的作品;雕刻的图案或人物 。如:石雕
(6) 姓
动词
(1) 治玉。通“琱”
玉栉雕矢磬。——《考工记·总目》。谓治玉工也。
雕玉仍几。——《书·顾命》
(2) 又如:雕人(治玉摩骨的人)
(3) 通“彫”。引申为雕刻
下雕辇于东厢。——张衡《东京赋》
执雕虎而试象兮。——《后汉书·张衡传》
雕琉璃于翠楣。——唐· 李朝威《柳毅传》
(4) 又如:雕虫(雕虫技。比喻细小不足道的技能);雕甍(有浮雕做装饰的屋脊。甍:屋脊);雕漆(在器物上涂厚漆,待半干后雕刻各种花纹的一种特种工艺);雕青(用针在人体上雕刺各种花纹图形,然后涂上青色。亦称文身);雕甍绣栏(以浮雕装饰的屋脊,颜色各异的栏杆)
(5) 用彩画装饰。通“彫”
峻宇雕墙。——《书·五子之歌》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左传·宣公二年》
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孟子·梁惠王下》
右雕几。——《周礼·春官·司几筵》
左鸟号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秦穆公衡雕戈出见使者。——《国语·晋语》
(6) 又如:雕梁画柱
(7) “凋”的古字。凋零
寒则雕,热则脩。——《吕氏春秋》
民力雕尽。——《国语·周语》
形容词
(1) 奸猾 。如:雕捍(刁蛮凶捍)
(2) 凶猛
而民雕捍少虑,有鱼盐枣栗之饶。——《史记》
(3) 同“凋”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au1 [客英字典] diau1 tiau1 [客语拼音字汇] diau1 [台湾四县腔] diau1 [陆丰腔] diau1 [宝安腔] diau1 [东莞腔] diau1 [梅县腔] diau1 tia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貂 | 都聊 | 端 | 蕭 | 平聲 | 蕭 | 開口四等 | 效 | 蕭 | tieu | te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阑(
)声。“栏”和“拦”都是后起字。“阑”用作名词时写作“栏”,用作动词时,写作“拦”。本义:栏杆)(2) 同本义。由扶手和支柱构成的栅杆护围
栏,木栏也,谓阶际木句栏。——《玉篇》
直栏横槛。——唐· 杜牧《阿房宫赋》
雕栏相望焉。——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栏楯(栏杆);栏干子(栏杆);栏角(栏杆的转角);栏船(有栏杆的大木船)
(4) 饲养家畜的圈 。如:栏厩(牛马圈);栏牢(关牛马的圈);牛栏;猪栏
(5) 报纸或刊物中有固定标题或特写的部分 。如:专栏;备注栏
(6) 一面墙壁或特制的告示牌,用以张贴通知、证券市场行情、剧场海报等供大群人和公众观看 。如:布告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