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dàn
量词
(1) 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十斗为一石。——《说苑·辨物》
关石和钧。——《国语·周语》。注:“今之斛也。”
一石沙,几斤重,朝载暮载将何用?——唐· 白居易《官牛》
(2) 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重不过石。——《国语·周语》。注:“百二十斤也。”
(3) 〈方〉∶面积单位,用以计量土地。其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有以十亩为一石的,也有以一亩为一石的。如:他家有两石田
(4) 另见
shí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右象岩角,左象石块。“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山石)
(2) 同本义
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说文》
它山之石。——《诗·小雅·鹤鸣》
山体曰石。——《释名》
介于石。——《易·豫》
艮为小石。——《易·说卦传》
原声石。——《周礼·典同》
慈石召铁或引之也。——《吕氏春秋·精通》
大夫有石材,庶人有石承。——《书·大传》。注:“石材,柱下质;石承,当柱下而已。”
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石田(石多不可耕种的田,比喻不会生育的妇女);石髓(钟乳石);石头记(《红楼梦》之本名);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简称“石城”。后用以代指金陵或南京);石子甬路(用鹅卵石铺成的甬路);石桥三港(三孔的石桥。港:桥下的涵洞);石灰布袋(比喻到处生事、惹祸,留下不好影响的人)
(4) 石刻,碑碣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石牛(石雕之牛);石人,石像(石雕的人像);石鲸(石雕的鲸鱼);石璧(石雕的璧);石驼(石刻的骆驼);石犀(石刻的犀牛);石本(石刻的拓本);石碣(圆顶的石碑);石铭(刻有文字的碑石)
(6) 指矿物类药物。亦指道教用矿石炼的所谓长生的药
禁芳草石药。——《素问·腹中论》。注:“石药,英乳也。”
(7) 又如:石水(矿泉水,亦泛指泉水);石肝(一种矿石,可作美容药服用);石药(指矿物类药物)
(8) 石磬,古乐器名,八音之一
歌梁韵金石,舞地委兰麝。——宋· 黄庭坚《寄陈适用》
(9) 古针,古代的医疗用具
石之则狂。——《素问·腹中论》。注:“以石针开破之。”
扁鹊怒而投其石。——《战国策》
(10) “结石”的省称 。如:胆石;排石
(11) 姓
形容词
(1) 硬;坚固
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素问》
(2) 又如:石心(喻指坚定的意志);石交(交谊牢固的朋友);石骨(坚硬的岩石);石镫(坚固的铠甲)
(3) 通“硕”。大
时奇谲之士、石画之臣甚众。——《汉书·匈奴传》
无石师而能言。——《庄子·外物》
石者,大也。——《汉书·律历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shak8 [客语拼音字汇] sag6 [台湾四县腔] sak8 [宝安腔] sak8 [沙头角腔] sak8 [客英字典] shak8 [海陆丰腔] shak8 [东莞腔] sak8 [梅县腔] shak8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石 | 常隻 | 常 | 昔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三等 | 梗 | 清 | ʑĭɛk | zjek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隹(
),周声。从“隹”,表示与鸟类有关。本义:大型猛禽。日间活动的大猛禽(鹰科)力大身大,形态优美,视力敏锐,飞行力强。也叫“鹫”)(2) 同本义
流之为雕。——《书·太古誓》
是必射雕者也。——《史记·李将军列传》
其状如雕而有角。——《山海经·南山经》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唐· 王维《观猎》
(3) 又如:雕悍(凶悍如雕);雕鸷(凶猛如雕);雕鹗(雕和鶚。均为善飞的鸷鸟。比喻人雄放劲健的才力);金雕;海雕;坐山雕
(4) 同“碉”。碉堡
依山居止,累石为室。——《后汉书》。唐· 李贤注:“今彼土夷人呼为‘雕’也。”
(5) 雕刻的作品;雕刻的图案或人物 。如:石雕
(6) 姓
动词
(1) 治玉。通“琱”
玉栉雕矢磬。——《考工记·总目》。谓治玉工也。
雕玉仍几。——《书·顾命》
(2) 又如:雕人(治玉摩骨的人)
(3) 通“彫”。引申为雕刻
下雕辇于东厢。——张衡《东京赋》
执雕虎而试象兮。——《后汉书·张衡传》
雕琉璃于翠楣。——唐· 李朝威《柳毅传》
(4) 又如:雕虫(雕虫技。比喻细小不足道的技能);雕甍(有浮雕做装饰的屋脊。甍:屋脊);雕漆(在器物上涂厚漆,待半干后雕刻各种花纹的一种特种工艺);雕青(用针在人体上雕刺各种花纹图形,然后涂上青色。亦称文身);雕甍绣栏(以浮雕装饰的屋脊,颜色各异的栏杆)
(5) 用彩画装饰。通“彫”
峻宇雕墙。——《书·五子之歌》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左传·宣公二年》
今有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孟子·梁惠王下》
右雕几。——《周礼·春官·司几筵》
左鸟号之雕弓,右夏服之劲箭。——《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秦穆公衡雕戈出见使者。——《国语·晋语》
(6) 又如:雕梁画柱
(7) “凋”的古字。凋零
寒则雕,热则脩。——《吕氏春秋》
民力雕尽。——《国语·周语》
形容词
(1) 奸猾 。如:雕捍(刁蛮凶捍)
(2) 凶猛
而民雕捍少虑,有鱼盐枣栗之饶。——《史记》
(3) 同“凋”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宋· 沈括《梦溪笔谈·采草药》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au1 [客英字典] diau1 tiau1 [客语拼音字汇] diau1 [台湾四县腔] diau1 [陆丰腔] diau1 [宝安腔] diau1 [东莞腔] diau1 [梅县腔] diau1 tia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貂 | 都聊 | 端 | 蕭 | 平聲 | 蕭 | 開口四等 | 效 | 蕭 | tieu | teu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阑(
)声。“栏”和“拦”都是后起字。“阑”用作名词时写作“栏”,用作动词时,写作“拦”。本义:栏杆)(2) 同本义。由扶手和支柱构成的栅杆护围
栏,木栏也,谓阶际木句栏。——《玉篇》
直栏横槛。——唐· 杜牧《阿房宫赋》
雕栏相望焉。——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如:栏楯(栏杆);栏干子(栏杆);栏角(栏杆的转角);栏船(有栏杆的大木船)
(4) 饲养家畜的圈 。如:栏厩(牛马圈);栏牢(关牛马的圈);牛栏;猪栏
(5) 报纸或刊物中有固定标题或特写的部分 。如:专栏;备注栏
(6) 一面墙壁或特制的告示牌,用以张贴通知、证券市场行情、剧场海报等供大群人和公众观看 。如:布告栏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gān
名词
(1) (形声。从木,干声(
)。本义:木名。即“檀木”。一说为柘树) 杆子 。细长的木头或类似的东西。如:旗杆;电线杆;桅杆(2) 另见
gǎn
名词
(1) 杆子,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 。如:笔杆;秤杆;杆棒(棍棒);杆儿上(民间秘密组织的代称)
(2) 作杠杆、把手或支承用的狭长的、通常有相当硬度的木条 。如:保险杆
(3) 兵器,盾牌
杆,古作干,俗加木。——《正字通》
量词
(1) ——用于有杆的器物。如:一杆枪;一杆秤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gon1 [梅县腔] gon1 [沙头角腔] gon1 [客英字典] gon1 [台湾四县腔] gon1 [东莞腔] gon1 [陆丰腔] gon1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海陆丰腔] gon1
◎ 潮州话:guan1(kuaⁿ) gang1(ka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旰 | 古案 | 見 | 寒 | 去聲 | 翰 | 開口一等 | 寒 | 山 | kanh/kann | kɑ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