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心置腹

tuī xīn zhì fù [ tui xin zhi fu]
注音 ㄊㄨㄟ ㄒ一ㄣ ㄓˋ ㄈㄨ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推心置腹 tuīxīn-zhìfù

(1) 推己赤心,置于他人之腹,比喻以至诚待人

treat others with utmost sincerity;confide in sb.;show the greatest confidence;repose full confidence in sb.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萧王推赤心置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成语辨析

见“畅所欲言”(142页)。

成语用法

推心置腹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推心致腹”。

语本《东观汉记·光武帝纪》:“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
唐白居易《七德舞》诗:“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
明焦竑《玉堂丛语·规讽》:“李侍郎绍,江西安福人,与人交,必推心置腹,务尽忠告。”
清蒋士铨《临川梦·遣跛》:“大人若推心置腹,叟虽衰疾,尚堪一往。”
陈登科《风雷》第一部第十三章:“这两个人,一路上推心置腹,谈谈说说,不知不觉回到万家老圩。”
宋王禹偁《请撰大行皇帝实录表》:“故得百万之师,如臂使指,亿兆之众,推心致腹。”

推心置腹的国语词典

语本《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后以推心置腹比喻真心诚意的待人。明.焦竑《玉堂丛语.卷七.规讽》:「李侍郎绍,江西安福人。与人交,必推心置腹,务尽忠告。」也作「推心致腹」。

推心置腹的网络释义

推心置腹 (成语)

  • 推心置腹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tuī xīn zhì fù,意思是把赤诚的心交给人家。比喻真心待人。语出《后汉书·光武帝本纪》:“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
  • 推心置腹的翻译

    英语: to give one's bare heart into sb else's keeping (idiom)​; sb has one's absolute confidence, to trust completely, to confide in sb with entire sincerity
    日语: 誠意(せいい)をもって人(ひと)に対(たい)する
    俄语: по душам <задушевный>

    推心置腹造句

    要解开他心中的疑虑,你必须推心置腹地与他恳谈。
    跟同志推心置腹地交换意见,有利于沟通思想,改进工作。
    感谢老师对我推心置腹的一席话,让我受益匪浅。
    好友难觅,更何况是肝胆相照、可以推心置腹的知己?
    他推心置腹地与我谈话,使我心中的疑虑完全散解了。
    万不已的话,他可以对巴特勒推心置腹而受到资助。
    他对你推心置腹,你却搬斤拨两,羞不羞?
    推心置腹的交谈,可以增进朋友间的了解。
    老师常常利用闲暇时间和小东推心置腹地谈心。
    他俩正推心置腹地交谈着。
    今夜他要和这矫揉造作的青年人推心置腹地谈一谈。
    陈伯伯是爸爸推心置腹的好友,有事可以去找他帮忙。
    朋友之间要相互信任,推心置腹,不要疑神疑鬼,互相猜疑。
    我跟你推心置腹相交数十年,你不相信我还能相信谁?
    他们俩推心置腹谈了一整夜,化解了许多误会。
    我们是推心置腹的老友,绝对信任对方。
    昨天,老师和我作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对我教育很深。
    如果我们不能推心置腹,合作无间,这项计画决不可行。
    小明说他在游戏里结识了推心置腹的兄弟。也找到了心心相印红颜。
    如果人们敢于互相推心置腹地讲出心里话,一百年后世界将会减少许多痛苦。

    汉字详情

    tuī [tui]
    部首: 330
    笔画: 11
    五笔: RWY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QOG
    四角: 5001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隹( zhuī)声。本义: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或向前移动)

    (2) 同本义

    推,排也。——《说文》

    推,軵也,前也。——《仓颉篇》

    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孟子·万章上》

    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左传·成公二年》

    推堕附马河中。——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始欲着推字。——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作推敲之势。

    (3) 又如:推毂(推动车轮轴,使车前进);推抢(推拥抢夺,争抢);推沟(推下沟);推行(推动物体向前);推引(推动;推拉);推天抢地(形容乱推乱搡);推转(推出处死)

    (4) 使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 。如:推磨;推豆腐;推米面;推头;推草坪;推子

    (5) 推移,变化、移动和发展。按顺序更换

    与世推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推赤心于天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6) 又如:推革(推移变易);推次(相推以次第);推换(推移变换);推遇(随着遭遇而推移变迁);推涉(推移;更易);推变(推移变化);推荡(推移);推嬗(推移演变)

    (7) 寻求;探索

    旁推交通。——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8) 又如:推求;推索(推求寻索);推迹(根据迹象推求);推极(推求穷究);推详(推究详察);推纠(推究纠察);推原(从本原上推究);推案(考查推求);推讨(推究探讨)

    (9) 推行,推广施行

    推其所为。——《孟子·梁惠王上》

    (10) 又如:推销

    (11) 荐举;推选 。如:推士(推举贤才);推功(推举功勋;按照功劳);推借(推许荐引);推致(推荐延请);推补(荐举补缺官员);推擢(推荐提拔)

    (12) 推测;推断

    推此志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3) 又如:推言(推断论说)

    (14) 计算;推算 。如:推讲(推算演讲);推命(推算命运,算命);推造(推算命相);推计(估计;考虑);推策(推算历数);推历(推算时历)

    (15) 审问。推究 。如:推剥(追求);推劾(追究审问其罪状);推囚(审问犯人);推检(审问追查);推尽(详细审问);推列(推问列状);推按(推究审问)

    (16) 推脱;推诿 。如:推搪(推托搪塞);推咎(推诿过错);推颓(推诿于衰败)

    (17) 推崇;推重 。如:推许(推崇赞许);推服(推重佩服);推奖(推崇奖励);推激(推重赞赏);推立(推戴拥立);推先(推尊);推扬(推崇颂扬);推任(推重信任)

    (18) 拒绝;辞让 。如:半推半就;推称(推辞);推阻(推辞拒绝);推免(推辞);推挹(推辞揖让);推谦(推辞谦让);推调(推托,推辞)

    (19) 排除,除

    则不可推。——《诗·大雅·云汉》

    (20) 又如:推陈致新(推陈出新。排除陈旧的,生出新的来)

    (21) 推翻 。如:推亡(推翻行亡道之国)

    (22) 推让;让与

    解衣衣我,推食食我。——《史记》

    (23) 刺;杀

    曲刃钩之,直兵推之。——《晏子春秋》

    (24) 演绎 。如:以一推十;以此类推

    (25) 从事娱乐活动 。如:推牌九

    (26) 夺去生命;处死

    哥哥,你只好推了这牛子休。——《警世通言》

    (27) 借口,推说 。如:推调(托辞,耍花招)

    英文翻译

    push, expel; push for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1 teoi1
    ◎ 客家话:[梅县腔] toi1 dui3 tui1 tui2 cui1 [海陆丰腔] cui1 tui1 toi1 [客语拼音字汇] cui1 toi1 tui1 [陆丰腔] cui1 kok7 tui1 [客英字典] tui1 cui1 toi1 [台湾四县腔] cui1 tui1 toi1 [沙头角腔] tui1 [东莞腔] tui1 [宝安腔] tui1 | cui1 | t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叉隹脂A合平聲合口三等脂A/chviʧʰwi
    xīn [xin]
    部首: 440
    笔画: 4
    五笔: NYN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P
    四角: 33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英文翻译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方言集汇

    ◎ 粤语:sa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m1 [东莞腔] sim1 [梅县腔] sim1 [陆丰腔] sim1 [沙头角腔] sim1 [海陆丰腔] sim1 [宝安腔] sim1 [客语拼音字汇] xim1 [台湾四县腔] s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林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sĭĕmsim
    zhì [zhi]
    部首: 520
    笔画: 13
    五笔: LFHF
    五行:
    仓颉: WLJBM
    四角: 601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网直,有亦声。网直宜赦。本义:赦罪,释放)

    (2) 同本义

    置,赦也。——《说文》

    见十置一。——《汉书·尹赏传》。注:“放也。”

    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史记·淮阴侯列传》

    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杀之,无有所置。——《史记·吴王濞列传》

    (3) 安放;搁;摆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庄子·逍遥游》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史记·项羽本纪》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王维《送綦母潜落第还乡》

    (4) 又如:置锥之地(安身立足之地);置室(安置妻室;取妻);置酒(陈设酒筵);置社(古时大夫、士庶共同设置的供奉社神之所);置立(设立);安置;置措(措置);置散(安置在闲散的职位);置棋不定(弈棋时不知如何下子);置锥之地(安放锥子的地方。比喻极狭小的、赖以安身立命的地方);置手(插手)

    (5) 设置,建立,设立

    于是秦始征 晋河东;置官司马。——《左传·僖公十五年》

    置园邑三百家。——《汉书·霍光传》

    置以为像兮。——《楚辞·屈原·九章》

    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汉· 贾谊《汉安策》

    (6) 又如:置社(“周”时大夫与庶民所共设置的社稷神);置顿(设置供人停留和食宿的处所);置都(建都)

    (7) 豁免

    晋王归 晋阳,休兵行赏,命州县举贤才,黜贪残,置租赋,抚孤穷。—— 明· 李贽《史纲评要·后梁纪》

    (8) 废弃;舍弃

    置大立少,乱之本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沛公则置车骑。——《史记·项羽本纪》

    (9) 又如:置之高阁(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置后(古时大夫死后无子,为死者别置后嗣、暂为丧主之称)

    (10) 搁置;放下;放在一边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魏风·伐檀》

    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11) 又如:置阁(耽搁;迟延);置之不问(搁在一边,不予过问);置之死地而后生(置于不战则死的境地,然后方能奋勇战斗,取胜得生)

    (12) 委托;交付 。如:置质(委质。谓臣下向君主呈献礼物,以示献身);置重(侧重;着重)

    (13) 购买;置办

    郑人有且置履者。——《韩非子》

    (14) 又如:置产(购置产业);置田;置房子

    (15) 通“植”( zhí)。树立

    凡试庐事置而摇之。——《周礼·考工记·庐人》

    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礼记·祭义》

    名词

    (1) 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

    五十里而一置。——《韩非子·难势》

    德之流行,速于置郵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2) 驿车;驿马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马催。——苏轼《荔枝叹》

    (3) 又如:置邮(用马车传递文书信息。亦谓传递文书信息的驿站)

    英文翻译

    place, lay out; set aside

    方言集汇

    ◎ 粤语:zi3
    ◎ 客家话:[宝安腔] zi5 [海陆丰腔] zih5 [客英字典] zhi5 [台湾四县腔] zih5 [客语拼音字汇] zi4 [沙头角腔] zi5 [梅县腔] tje5 [陆丰腔] zi5 [东莞腔] zi5
    ◎ 潮州话:d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吏去聲開口三等trih/tiohţĭə
    [fu]
    部首: 444
    笔画: 13
    五笔: ETJ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OAE
    四角: 782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复声。此为后起形声字,初文应即“畐”( )字,象人腹部之形。本义:肚子)

    (2) 同本义

    腹,厚也。——《说文》。按,脐上下两旁也。

    坤为腹。——《易·说卦传》

    入于左腹。——《易·明夷》

    腹者至阴之所居。——《素问·评热病论》

    自脐以下曰水腹。——《释名》

    腹饥不得食。——晁错《论贵粟疏》

    (3) 又如:腹痛(肚子痛);腹肠(肚肠,肚子);腹围(腰带);腹如垂瓠(形容肚皮松瘪难看);腹便便(形容肚子肥满)

    (4) 比喻中央部分 。如:腹城(内地的城);腹居郡(位于中心地区的郡县);腹腴(内地富饶之区);腹民(内地的居民)

    (5) 内心

    腹诽而心谤。——《汉书·灌夫传》

    (6) 又如:腹诽(口里不说,心里不以为然);腹记(暗记在心);腹热(内心焦急);腹悲(心里暗悲);腹咏(内心歌咏);腹咒(心中咒骂)

    形容词

    厚 。如:腹坚(谓冰结得既厚且坚)

    动词

    (1) 怀抱

    先妣出入操作必腹之。——方苞《王处士墓表》

    (2) 容纳

    巴蛇腹象,足觌厥大。——柳宗元《天对》

    英文翻译

    stomach, belly, abdomen; inside

    方言集汇

    ◎ 粤语:fu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uk7 [陆丰腔] buk7 [海陆丰腔] buk7 [客英字典] buk7 [台湾四县腔] buk7 [梅县腔] buk7 [东莞腔] fuk8 [客语拼音字汇] bug5 [宝安腔] f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pĭukpiuk

    推心置腹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