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ㄊㄨㄛ ㄌㄚ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拖拉
(1) 办事迟缓,不抓紧完成
例
英
词语解释
办事迟缓,不抓紧完成。
吴晗 《灯下集·论海瑞》:“ 海瑞 看到 南京 官员作风拖拉。”
谓拖延。
陈登科 《赤龙和丹凤》十三:“ 韦克 坚持的两条很得力,希望能抓住这两条,死死不放,继续和对方拖拉下去。”
引证解释
⒈ 办事迟缓,不抓紧完成。
引吴晗《灯下集·论海瑞》:“海瑞看到南京官员作风拖拉。”
⒉ 谓拖延。
引陈登科《赤龙和丹凤》十三:“韦克坚持的两条很得力,希望能抓住这两条,死死不放,继续和对方拖拉下去。”
拖拉的国语词典
做事迟缓,延宕。
如:「他做事总是无法一气呵成,每次都拖拉。」
拖拉的网络释义
拖拉
拖拉的翻译
英语:
to drag along, to haul, (fig.) to procrastinate, shilly-shallying, sluggish, (computing) drag and drop, (loanword) tola, unit of weight, approx. 11.664 grams
德语:
abschleppen (V), transportieren, schleppen (V)
法语:
paresseux, lent, lambin, traînard, traîner, retarder
拖拉造句
我要驾上拖拉机,开垦北国肥沃的土地。
别拖拉,赢得时间就是赢得生命。
我们这里是远近闻名的水果之乡,到了秋天,火车、汽车、拖拉机把成千上万筐苹果、葡萄运往全国各地。
爸爸驾驶着拖拉机在黑土地上耕耘。
这点作业两天了还没有完成,太拖拉了。
干事就该一鼓作气,切不可拖拉应付。
这种拖拉机的用途很广,装上不同的农具,可以进行耕地、播种、除草、收割等。
张平做事总是喜欢拖拉。
所有其它的拖拉机质量都很好。
拖拉机轮留下了辙印。
这场战争成为一场拖拉的,可怕的,骨肉相残的斗争。
它还可以同原有的拖拉机设备一起使用,并可以迅速拆卸。
今天能做的事不要拖拉到明天。
水牛和拖拉机不同,不需要汽油和零备件,都能勤勤恳恳地工作二十年。
这辆拖拉机因使用不经心而损坏了。
会议似乎是拖拖拉拉地开了好几个小时。
显然,我们如今用拖拉机的地方,他们以前用的是役马。
他对拖拉机手高叫,要他靠边走,好让自己超过去。
时间在忧郁中溜走,时间在拖拉中溜走,时间在自我原谅中溜走,时间在不知应做什么中溜走。
有一次,小明高考可是他根本不关心高考还在拖拖拉拉的在写,搞得一节课都没写完半张试卷,搞得小明妈妈很生气。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作“拕”,左形,右声。本义:曳引)
(2) 同本义
拕,引也。——《广雅》
纵体拖发。——《淮南子·齐俗》
拖其衣被。——《淮南子·人间世》
拖舟而入水。——《汉书·南越传》
(3) 又如:拖上州拔下县(被拖到州里,拉到县上);拖罟(拖网);拖钩(拔河的别称);拖刀计(假装败走将刀垂下,乘机回击之计);拖扯(拉扯;拉住)
(4) 牵累,牵制 。如:拖带(连带;附带);拖空子(受累亏空)
(5) 下垂
峨大冠拖长绅。——明· 刘基《卖柑者言》
(6) 又如:拖天扫地(形容衣服过长);拖玉(衣襟下垂带玉佩。喻指显贵);拖地锦(女子结婚时的披红);拖挂(下垂。亦指小竽之物);拖露(下垂)
(7) 拖延 。如:拖水夹桨(拖泥带水,不爽快);拖腔(歌唱时字句后的延长音调);拖缠(拖延纠缠);这项工作的完成时间拖得太长了
(8) 沉重或困难地负担着 。如:拖了一身债
(9) 强夺或费力取得
秦牛缺径于山中而遇盗…拖其衣被。——《淮南子》
(10) 披散
纵体拖发,箕倨反言。——《淮南子》
(11) 掷
昔闻杨伯起,拖金振清风。—— 南朝梁· 吴均诗
英文翻译
drag, tow, haul; delay, prolong
方言集汇
◎ 粤语:to1
◎ 客家话:[梅县腔] to1 to5 [宝安腔] to1 [客英字典] to1 [沙头角腔] to1 [东莞腔] to1 [海陆丰腔] to1 [客语拼音字汇] to1 [台湾四县腔] to1
◎ 潮州话:tua1
◎ 客家话:[梅县腔] to1 to5 [宝安腔] to1 [客英字典] to1 [沙头角腔] to1 [东莞腔] to1 [海陆丰腔] to1 [客语拼音字汇] to1 [台湾四县腔] to1
◎ 潮州话:tu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八箇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拖 | 吐邏 | 透 | 歌 | 去聲 | 箇 | 開口一等 | 歌 | 果 | thah | tʰ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