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索

lì suo [li suo]
注音 ㄌ一ˋ ㄙㄨㄛˇ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利索 lìsuo

(1) 利落

手脚利索
agile;nimble;dexterous

词语解释

  1. 谓言语、动作灵活敏捷。

    浩然 《艳阳天》第三六章:“ 焦淑红 手脚利索地淘了米,又把米下到锅里。” 王群生 《彩色的夜》:“我回答得很不利索。”

  2. 整齐有条理。

    孔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六章:“在淡青的裤褂外面,罩着雪白的带胸襟的围裙,上下显得干净、利索。”

  3. 完毕。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他们的地都分完了没有?回答不一样,有说分利索了的,也有说没有分完的。”

  4. 谓清净无拖累。

    辛显令 《喜盈门》三五:“叫他走,走了更利索。”

引证解释

⒈ 谓言语、动作灵活敏捷。

浩然《艳阳天》第三六章:“焦淑红手脚利索地淘了米,又把米下到锅里。”
王群生《彩色的夜》:“我回答得很不利索。”

⒉ 整齐有条理。

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六章:“在淡青的裤褂外面,罩着雪白的带胸襟的围裙,上下显得干净、利索。”

⒊ 完毕。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他们的地都分完了没有?回答不一样,有说分利索了的,也有说没有分完的。”

⒋ 谓清净无拖累。

辛显令《喜盈门》三五:“叫他走,走了更利索。”

利索的网络释义

利索

  • 释义:(1).谓言语、动作灵活敏捷。
  • 【出处】:浩然《艳阳天》第三六章:“ 焦淑红 手脚利索地淘了米,又把米下到锅里。”
  • 【示例】:王群生《彩色的夜》:“我回答得很不利索。”
  • 释义:(2).整齐有条理。
  • 【出处】: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六章:“在淡青的裤褂外面,罩着雪白的带胸襟的围裙,上下显得干净、利索。”
  • 释义:(3).完毕。
  •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他们的地都分完了没有?回答不一样,有说分利索了的,也有说没有分完的。”
  • 释义:(4).谓清净无拖累。
  • 出处:辛显令《喜盈门》三五:“叫他走,走了更利索。”
  • 利索造句

    为人直爽大方,办事利索热心,是他最明显的特点。
    他做事从来都很利索。
    本来她就有点轻微中风,这一惊慌,手脚更不利索,一下子坐到地上,正压到小猫尾巴上。
    背是麻的,手心里全是汗,一句整话都说不利索。。
    她是个干净利索的人,家里让她收拾得连一星半点的灰尘都没有。
    他这个人,能文能武,工作思路清晰,办事干净利索,是个难得的人才。
    你看你有没有一点女人的样子,能不能捯饬利索点,看着就让你不爽,你看看那谁谁谁。。。。
    也许我的缺点很多,也许我没有聪明的头脑,也许我做事不利索,也许我不够优秀,但是我一定会努力,尽量用我的努力来弥补我的缺点。
    纪凌一听到下课铃声就开始收拾桌上的书本,手法利索非常,不枉费十年读书生涯,待下课铃气若游丝的憋出最后几个伶仃的声音,这位同学已经将挂包挂在肩上。
    阿昆也不推辞,大模大样的跟曹龙坐下,回头跟两个少年说道,“你们俩去把剩下的钱给收了,我在这等你们,利索点!”。
    树尖上的杏,杆子打不着,妈妈和几个手脚利索的青年男女会爬上树,站在树杈上摇晃,那熟透的杏儿再也不敢呆在树上了,呼呼啦啦往下掉。
    做人一定要有明“耻”之心,不能将名利看得过重,否则就容易误入歧途,为名缰利索所困。
    胡晚娘走上前来,从柜子里取出外衣,替他披上,整理衣裾,动作熟练利索,可是更多像是大商场服务员那种到位的服务。
    有的人腿脚利索跑得快,有的人手很巧会做很多充满艺术感的手工,有的人嘴巴很会说口才很好,有的人耳朵很灵善于倾听。
    她昨夜还信誓旦旦本次大会无人是她之敌,如今却败得这般利索,不知会否措颜无地。
    给出肯定的答复后,手脚利索的导购员戴上手套,取出专业的皮具保养产品,耐心地为菁菁的包擦拭污渍。
    我就是这样的人,认为与其蹲在一边好好思考一个万全之策,还不如利利索索的直接去干好了。
    飞机员满腹牢骚,用歼八抓塞斯纳,就像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还不如直接击落来的利索。
    我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乡下佬”,干活利索,可他才不疏、学不浅,父亲读过高中,且学习优秀。
    好吧,为了能更利索的讲话,我还是收起这套文绉绉不中用的把戏。

    汉字详情

    [li]
    部首: 208
    笔画: 7
    五笔: TJH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DLN
    四角: 229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2) 同本义

    利铦也。——《说文》

    其利断金。——《易·系辞》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3) 又

    不以兵革之利。

    则国之伤也若以利剑刺之。——《韩非子·解老》

    非兵不利。——宋· 苏洵《六国论》

    求天下之利匕首。——《战国策·燕策》

    (4) 又泛指锐利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韩非子·难一》

    (5) 又如:利爪;利喙(尖利的嘴);利矢(锋利的箭);利口辩给(能言善辩,含贬义);利金(锋利的兵器)

    (6) 快;敏捷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子贡利口巧辞。——《史记·仲尼弟子传》

    (7) 又如:利马(快马);利嗖(轻快利落);利爽(灵活敏捷);利屣(舞屣,头小而尖的鞋子);利便(伶利)

    (8) 吉利;顺利

    时不利兮骓不逝。——《史记·项羽本纪》

    探军不利。——《资治通鉴》

    因利乘便。——汉· 贾谊《过秦论》

    (9) 又如:利钝(顺利与挫折);利市酒(为祈祷好运而喝的酒);利时(吉时)

    (10) 有利的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资治通鉴》

    (11) 重要的;要害的

    怀抱利器——韩愈《送董邵南序》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庄子·胠箧》

    名词

    (1) 利益

    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韩非子·五蠹》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利尽南海。——《三国志·诸葛亮传》

    火器利袭远。——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

    技击利巷战。

    (3) 又如:福利(生活上的利益,特指对职工生活的照顾);利孔(获得利益的来源)

    (4) 赢利;利息

    逐什一之利。——《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欲居之以为利。——《聊斋志异·促织》

    商人重利轻别离。——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暴利(巨额利润);利赢(赢利;利润);利子(利息)

    (6) 利禄

    不慕荣利。——晋·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 又如:利心(利欲之心);利端(利欲的端绪);利色(私利与情欲)

    (8) 财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毋示以利。——汉· 桓宽《盐铁论本文》

    (9) 又如:利禄(财利与爵禄);利路(生财门路;钱财);利物(给优胜者的钱物;赃物)

    (10) 指个人的安危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11) 胜利

    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孙子》

    (12) 物资出产

    荆州北据 汉、 沔,利尽南海。—— 陈寿《三国志》

    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汉· 晁错《论贵粟疏》

    西有巴蜀汉中之利。——《战国策·秦策一》

    (13) 通“痢”

    轻土多利。——《淮南子·地形》

    (14) 姓

    动词

    (1) 善于 。如:利口(善于口辩);利足(善于行走);利趾(善走);利舌(谓能言善辩)

    (2) 使有利。如:利他(佛教语。施益于他人);利涉(便利渡河。后世也称舟为利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3) 占;谋利 。如:利人妻女;损人利己(损害他人以图私利)

    英文翻译

    gains, advantage, profit, merit

    方言集汇

    ◎ 粤语:le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i3 [东莞腔] li5 [客语拼音字汇] li4 [海陆丰腔] li6 [梅县腔] li5 [台湾四县腔] li5 [沙头角腔] li5 [宝安腔] li3 [陆丰腔] li6
    ◎ 潮州话:l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至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liliih/lih
    部首: 627
    笔画: 10
    五笔: FPXI

    英文翻译

    large rope, cable; rules, laws

    利索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