愎佷

bì hěn [ bi hen]
注音 ㄅ一ˋ ㄏㄣˇ

词语释义

1.亦作"愎狠"。亦作"愎很"。 2.固执,乖戾。

词语解释

  1. 亦作“ 愎狠 ”。亦作“ 愎很 ”。固执,乖戾。

    《逸周书·谥法》:“愎佷遂过曰刺。” 孔晁 注:“去諫曰愎,反是曰佷。”《北史·隋纪下·炀帝》:“ 高熲 愎狠,本无智谋。”《隋书·炀帝纪下》作“愎很”。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愎狠”。亦作“愎很”。固执,乖戾。《隋书·炀帝纪下》作“愎很”。

《逸周书·谥法》:“愎佷遂过曰刺。”
孔晁注:“去諫曰愎,反是曰佷。”
《北史·隋纪下·炀帝》:“高熲愎狠,本无智谋。”

汉字详情

[bi]
部首: 339
笔画: 12
五笔: NTJT
五行:
仓颉: POAE
四角: 9804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心,复声。本义:不听从) 同本义

贪愎喜利,则灭国杀身之本也。——《韩非子·十过》

知伯贪而愎,故 韩魏反而丧之。——《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2) 又如: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愎很(固执,任性);愎戾(愎类。固执乖僻)

动词

拒绝

愎谏而好胜。——《韩非子·亡征》

英文翻译

obstinate, stubborn, headstrong

方言集汇

◎ 粤语:bik1 fu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uk7 bet7 pit7 [梅县腔] buk7 [宝安腔] bet7 bit7 [客英字典] buk7 pit7 [台湾四县腔] buk7 bet7 pit7 [客语拼音字汇] bid5
◎ 潮州话:波英4(迫)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符逼職開入聲開口三等bik/biokbʰĭək
hěn [hen]
部首: 221
笔画: 8
五笔: WVEY
仓颉: OAV
四角: 2723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毒辣;狠。本作“很”

然卓多自佷用。——《后汉书》

英文翻译

to act contrary to

方言集汇

◎ 粤语:han2

宋本广韵

愎佷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