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虎

biāo hǔ [ biao hu]
注音 ㄅ一ㄠ ㄏㄨˇ

词语释义

1.猛虎。

词语解释

  1. 猛虎。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爱骑一疋白战马,如彪虎。”《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 汉 室復兴, 曹氏 即灭矣。” 明 徐复祚 《投梭记·交战》:“人如彪虎,马若蛟龙,阵似山巖。”

引证解释

⒈ 猛虎。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爱骑一疋白战马,如彪虎。”
《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虽三尺童蒙,亦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復兴, 曹氏即灭矣。”
明徐复祚《投梭记·交战》:“人如彪虎,马若蛟龙,阵似山巖。”

彪虎的网络释义

彪虎

  • 彪虎(Everest)是爱利思达公司新近在全球推出的用于防治小麦杂草的超高效选择性除草剂。彪虎是一种全新化合物,其有效成分可被杂草的根和茎叶吸收,通过抑制杂草体内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破坏杂草正常的生理生化代谢而发挥除草活性。彪虎可有效防除小麦田大部分禾本科杂草,同时也可有效控制部分阔叶杂草。彪虎在小麦体内可很快代谢,对小麦具有极好的安全性。
  • 汉字详情

    biāo [biao]
    部首: 326
    笔画: 11
    五笔: HAM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NHHH
    四角: 22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虎,从彡( shān)。“彡”,《说文》:“象其文也。”本义:虎身的斑纹)

    (2) 同本义

    彪,虎文也。——《说文》

    以其弸中而彪外也。——《法言·君子》。注:“文也。”

    (3) 借喻为文采

    炳如彪如,尚文昭如。——扬雄《太玄·文》

    (4) 又如:彪文(文采丰盛的样子);彪章(文采美盛的样子)

    (5) 虎,幼虎

    熊彪顾盼,鱼龙起伏。——庾信《枯树赋》

    (6) 又如:彪虎(猛虎);彪口(比喻险要之地)

    (7) 姓

    形容词

    (1) 彰明;显著 。如:彪赫(辉煌显赫);彪发(鲜明焕发);彪耀(斑烂耀目);彪彪(颜色鲜丽的样子;犹赫赫)

    (2) 形容身体魁伟健壮 。如:彪形(身躯魁伟);彪躯(魁伟的身躯)

    量词

    旧小说、戏曲里用于队伍

    见一彪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元· 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英文翻译

    tiger; tiger stripes; tiger-like

    方言集汇

    ◎ 粤语:bi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au1 [陆丰腔] biau1 [梅县腔] biau1 [台湾四县腔] biau1 beu1 [客语拼音字汇] beu1 peu1 piau1 [东莞腔] biau1 [海陆丰腔] biau1 [宝安腔] biau1 pi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甫烋平聲開口三等py/pyupiəu
    [hu]
    部首: 608
    笔画: 8
    五笔: HAMV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YPHN
    四角: 212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以虎牙、虎纹为特征的虎形。本义:老虎)

    (2) 同本义 ,亚洲产的一种大型食肉类哺乳动物( Panthera tigris ),在黄褐色的毛皮上有黑色横纹,尾长而无簇毛,有黑圈,下体大部白色,无鬣,典型的体形比狮子略大

    虎,山兽之君。——《说文》

    阚如虓虎。——《诗·大雅·常武》

    虎狼之心。——《史记·项羽本纪》

    苛政猛于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又如:虎螭(虎与龙);虎啸(虎吼叫);虎跃(猛虎腾跃);虎残(虎口余生)

    (4) 凡伤害物类之虫,也以虎名之 。如:蝇虎;蝎虎

    守宫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本草纲目》

    (5) 姓

    形容词

    (1) 比喻威武勇猛 。如:虎虎势势(形容勇猛的样子);虎豹(比喻勇猛的战士);虎旅(指勇猛的军队)

    (2) 比喻残酷凶暴

    或问酷吏。曰:“虎哉!虎哉!角而翼者也”。——《法言》

    动词

    (1) 〈方〉∶脸色陡变而露出严厉或凶恶的表情 。如:虎视鹰瞵(形容凶狠地注视着,将欲有所攫取)

    (2) 吓唬。也作“唬” 。如:虎虝(吓唬;恐吓);虎唬(威吓);虎吓(犹吓唬)

    英文翻译

    tiger; brave, fierce;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3 [东莞腔] fu3 [沙头角腔] fu3 [陆丰腔] fu3 [台湾四县腔]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3 [梅县腔] fu3 [客英字典] fu3 [宝安腔] f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古上聲開口一等hox/xuu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