弊法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指不合时宜的法度。
唐 元结 《时议下篇》:“若天子能追行已言之令,必行将来之法,且免天下无端杂徭,且除天下随时弊法……然后推仁信威令,与之不惑,此帝王常道。”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在位者得其才矣,然后稍视时势之可否,而因人情之患苦,变更天下之弊法,以趋先王之意,甚易也。” 宋 陆九渊 《荆国王文公祠堂记》:“扫俗学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
引证解释
⒈ 指不合时宜的法度。
引唐元结《时议下篇》:“若天子能追行已言之令,必行将来之法,且免天下无端杂徭,且除天下随时弊法……然后推仁信威令,与之不惑,此帝王常道。”
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在位者得其才矣,然后稍视时势之可否,而因人情之患苦,变更天下之弊法,以趋先王之意,甚易也。”
宋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扫俗学之凡陋,振弊法之因循。”
弊法的网络释义
弊法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字本作“獘”,从犬,敝声。从犬,表示被狗扑倒或遭狗咬而倒下。讹变为“弊”。本义:仆,向前倒下)
(2) 同“毙”。仆;向前倒下
獘,?顿仆也。——《说文》
射之獘一人。——《礼记·檀弓》
质明,弊旗,诛后至者。——《周礼·大司马》
(3) 倒毙;死亡。同“毙”
以弊于鄢。——《国语·楚语》
(4) 又如:弊仆(倒毙)
(5) 通“蔽”。遮盖,遮挡
八曰官计以弊邦治。——《周礼·大宰》
凡庶民之狱讼以邦成弊之。——《周礼·司寇》
见知不悖于前,赏罚不弊于后。——《韩非子·难一》
(6) 判决,决定
弊御于诸侯。——《史记·范蔡传》。索隐:“断也。”
(7) 又如:弊狱(判罪);弊谋(决策)
名词
(1) 弊病,弊害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皆指目(指责)朝政之弊。——《旧唐书·黄巢传》
(2) 又如:弊孔(产生弊害的漏洞);弊象(弊病的迹象);弊绝风清(形容社会风气特别好,贪污舞弊等坏事完全灭绝)
(3) 欺诈的行为 。如:作弊;营私舞弊;弊幸(舞弊,侥幸;阴谋)
形容词
(1) 坏,低劣
变更天下之弊法。——宋·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2) 又如:弊事(恶事);弊人(卑鄙的人)
(3) 衰落,疲惫
今三分天下,益州疲弊。—— 诸葛亮《出师表》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汉· 贾谊《过秦论》
(4) 又如:弊世(衰世);弊民(疲惫之民)
(5) 通“敝”。破旧,破损
及期而往,告之曰:帝许我罚有罪矣,弊于韩。——《左传·僖公十年》
岁时更续共其弊车。——《周礼·巾车》
舌弊口,犹将无益也。——《荀子·正论》
数十年之后,甲兵顿弊。——宋· 苏轼《教战守》
(6) 又如:弊席(破旧的草席);弊帚千金(家有破旧的扫帚,犹自以价值千金。比喻各人珍惜自己的器物,或比喻人无自知之明)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i5 [海陆丰腔] bi5 [梅县腔] bi5 [东莞腔] bi5 [客语拼音字汇] bi4 [台湾四县腔] bi5 [宝安腔] bi5
◎ 潮州话:bi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獘 | 毗祭 | 並 | 祭A開 | 去聲 | 霽 | 開口三等 | 祭A | 蟹 | bjed/biey | bʰĭɛi |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从“廌”(
),即解廌,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能用角去触理曲的人。基本义:刑法;法律;法度)(2) 同基本义
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说文》
利用刑人,以正法也。——《易·蒙》
惟作五虐之刑曰法。——《书·吕刑》
法者,刑罚也。所以禁强暴也。——《盐铁论·诏圣》
杀戮禁诛谓之法。——《管子·心术》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大戴礼记》
失期,法当斩。——《史记·陈涉世家》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度则悖。——《吕氏春秋·察今》
(3) 又
法虽今而在。
(4) 又如:合法;犯法;法禁(刑法和禁令)
(5) 法令;规章;制度
汉法令非行也。——汉· 贾谊《治安策》
(6) 又如:法日(制度规定的日子)
(7) 标准;模式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宋· 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8) 又如:法戒(楷式和监戒)
(9) 方法;办法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孙子·九变》
其法,用胶泥刻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梦溪笔谈·采草药》
(10) 又如:用法;分类法;法套(办法);法儿(法子;办法)
(11) 法拉,电容的MKS制实用单位,等于电容器极板上充以1库仑电量后两板间的电压为1伏特时的电容
(12) 尊称佛家的事物
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13) 又如:法施(以佛法度人);法嗣(佛教称继承衣钵的弟子为法嗣。后亦泛指继承人);法界(佛教指整个现象界);法华(佛经名。《妙法莲华经》的简称。佛教主要经典之一)
(14) 中国战国时期一重要学派名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汉书》
(15) 法术,即用念咒、画符等胜敌或驱邪的迷信手法 。如:仗剑作法
(16) 法国的简称
余闻法人好胜。——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17) 姓
动词
(1) 合法
其于诸侯之求索也,法则听之,不法则距之。——《韩非子·八奸》
(2) 效法
则文王不足法与?——《孟子·公孙丑上》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韩非子·五蠹》
法其所以为法。——《吕氏春秋·察今》
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唐· 韩愈《答李翊书》
(3) 又如:法常可(效法通常的做法。常可,指旧制度);法天(效法自然和天道);法古(效法古代);法循(效法遵循)
(4) 守法
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柳宗元《封建论》
(5) 依法处治
将法太子。——《史记·商君列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ap7 [梅县腔] fap7 [台湾四县腔] fap7 [客英字典] fap7 [陆丰腔] fap7 [客语拼音字汇] fab5 [沙头角腔] fap7 [东莞腔] fap7 [宝安腔] fap7
◎ 潮州话:huap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法 | 方乏 | 幫 | 乏 | 入聲 | 洽 | 合口三等 | 咸 | 凡 | pĭwɐp | pyap/pv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