嵬峨
注音
ㄨㄟˊ ㄜˊ
词语释义
《文选•张衡<西京赋>》:“疏龙首以抗殿,状嵬峨以岌嶪。”
高大雄伟。
形容声音高亢。
倾侧不稳。形容醉态。
词语解释
见“ 嵬峩 ”。
引证解释
⒈ 见“嵬峩”。
嵬峨的国语词典
高大耸立的样子。唐.储光羲〈终南幽居献苏侍郎三首时拜太祝未上〉诗三首之一:「朝日悬清泉,嵬峨宫殿明。」唐.柳泌〈玉清行〉:「嵬峨丹凤冠,摇曳紫云裾。」也作「巍峨」。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山高大的样子
嵬,高不平也。——《说文》
陟彼崔嵬。——《诗·周南·卷耳》
维山崔嵬。——《诗·小雅·谷风》
(2) 又如:嵬岌(嵬嵬。高耸的样子);嵬崿(险峻);嵬峨(高大的样子);嵬岸(高傲的样子);嵬崔(高耸的样子);嵬崛(高大貌)
(3) 高。通“巍”
嵬,高也。——《广雅》
(4) 险诈 。如:嵬琐(险诈奸邪)
(5) 怪诞,奇异。通“傀”
吾语汝学者之嵬容。——《荀子·非十二子》
偷儒而罔…是学者之嵬也。
(6) 又如:嵬说(狂妄不实的言论)
英文翻译
high; rugged, rocky, precipitous
方言集汇
◎ 粤语:nga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ui2 [台湾四县腔] ngui2 [梅县腔] ngui2 [宝安腔] ngui2 [客语拼音字汇] ngui2 [海陆丰腔] ngui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ui2 [台湾四县腔] ngui2 [梅县腔] ngui2 [宝安腔] ngui2 [客语拼音字汇] ngui2 [海陆丰腔] ngu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鮠 | 五灰 | 疑 | 灰 | 平聲 | 灰 | 合口一等 | 灰 | 蟹 | nguai/nguoi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山,我声。本义:山势高峻。常“峨峨”连用)泛指高大
峨,嵯峨也。——《说文》
峨,高也。——《广雅·释诂四》
冠浮云之峨峨。——《楚辞·惜贤》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明· 魏学洢《核舟记》
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 皋之业耶。—— 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又如:峨然(高貌);峨巍(高魇样子);峨舸(高大的船);峨冠(高的冠冕);峨冕(高冠)
英文翻译
lofty
方言集汇
◎ 粤语:ngo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o2 [梅县腔] ngo2 [台湾四县腔] ngo2 [客语拼音字汇] ngo2 [宝安腔] ngo2 [客英字典] ngo2 [沙头角腔] ngo2
◎ 潮州话:ngo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o2 [梅县腔] ngo2 [台湾四县腔] ngo2 [客语拼音字汇] ngo2 [宝安腔] ngo2 [客英字典] ngo2 [沙头角腔] ngo2
◎ 潮州话:ng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莪 | 五何 | 疑 | 歌 | 平聲 | 歌 | 開口一等 | 歌 | 果 | nga | ŋ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