嵬峩

wéi é [ wei e]
注音 ㄨㄟˊ ㄜˊ

词语释义

1.亦作“嵬峨”。高大雄伟。 2.形容声音高亢。 3.倾侧不稳。形容醉态。

词语解释

  1. 亦作“ 嵬峨 ”。高大雄伟。

    《文选·张衡<西京赋>》:“疏龙首以抗殿,状嵬峩以岌嶪。” 张铣 注:“嵬峩、岌嶪,高壮貌。” 唐 柳泌 《玉清行》:“嵬峩丹凤冠,摇曳紫霞裾。” 明 陆采 《怀香记·佳会赠香》:“有树枝无他患,任嵬峨亦可攀。” 清 侯方域 《定鼎说》:“ 宋 都中 豫 ……水陆都会也。而势多平衍以弘普,山无嵬峨以岌嶫。”

  2. 形容声音高亢。

    《文选·潘岳<笙赋>》:“终嵬峩以蹇愕,又颯遝而繁沸。” 刘良 注:“嵬峩、蹇愕,声高直貌。”

  3. 倾侧不稳。形容醉态。

    唐 白居易 《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诗:“水边行嵬峨,桥上立逡巡。”《太平广记》卷一七三引《谈薮》:“ 武阳 太守 卢思道 常晓醉,於省门见从侄 賁 , 賁 曰:‘阿父何处饮来,凌晨嵬峩?’ 思道 曰:‘ 长安 酒,二百价,不嵬峩,何嵬峩!’” 宋 陆游 《江郊》诗:“喧呼估船客,嵬峩饮江流。”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术智·权奇》:“﹝ 匡业 ﹞唯曰:‘通判醉性不可当也。’ 易 嵬峩喑哑自如。”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嵬峨”。

⒉ 高大雄伟。

《文选·张衡<西京赋>》:“疏龙首以抗殿,状嵬峩以岌嶪。”
张铣注:“嵬峩、岌嶪,高壮貌。”
唐柳泌《玉清行》:“嵬峩丹凤冠,摇曳紫霞裾。”
明陆采《怀香记·佳会赠香》:“有树枝无他患,任嵬峨亦可攀。”
清侯方域《定鼎说》:“宋都中豫 ……水陆都会也。而势多平衍以弘普,山无嵬峨以岌嶫。”

⒊ 形容声音高亢。

《文选·潘岳<笙赋>》:“终嵬峩以蹇愕,又颯遝而繁沸。”
刘良注:“嵬峩、蹇愕,声高直貌。”

⒋ 倾侧不稳。形容醉态。

唐白居易《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诗:“水边行嵬峨,桥上立逡巡。”
《太平广记》卷一七三引《谈薮》:“武阳太守卢思道常晓醉,於省门见从侄賁,賁曰:‘阿父何处饮来,凌晨嵬峩?’ 思道曰:‘ 长安酒,二百价,不嵬峩,何嵬峩!’”
宋陆游《江郊》诗:“喧呼估船客,嵬峩饮江流。”
明冯梦龙《智囊补·术智·权奇》:“﹝匡业﹞唯曰:‘通判醉性不可当也。’ 易嵬峩喑哑自如。”

嵬峩的网络释义

嵬峩

  • 亦作“ 嵬峨 ”。
  • 1、高大雄伟。
  • 2、形容声音高亢。
  • 3、倾侧不稳,形容醉态。
  • 汉字详情

    wéi [wei]
    部首: 325
    笔画: 12
    五笔: MRQ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UHUI
    四角: 22513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山高大的样子

    嵬,高不平也。——《说文》

    陟彼崔嵬。——《诗·周南·卷耳》

    维山崔嵬。——《诗·小雅·谷风》

    (2) 又如:嵬岌(嵬嵬。高耸的样子);嵬崿(险峻);嵬峨(高大的样子);嵬岸(高傲的样子);嵬崔(高耸的样子);嵬崛(高大貌)

    (3) 高。通“巍”

    嵬,高也。——《广雅》

    (4) 险诈 。如:嵬琐(险诈奸邪)

    (5) 怪诞,奇异。通“傀”

    吾语汝学者之嵬容。——《荀子·非十二子》

    偷儒而罔…是学者之嵬也。

    (6) 又如:嵬说(狂妄不实的言论)

    英文翻译

    high; rugged, rocky, precipitous

    方言集汇

    ◎ 粤语:nga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ui2 [台湾四县腔] ngui2 [梅县腔] ngui2 [宝安腔] ngui2 [客语拼音字汇] ngui2 [海陆丰腔] ngu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五灰平聲合口一等nguai/nguoi
    é [e]
    部首: 325
    笔画: 10
    五笔: MTRT
    仓颉: UHQI
    四角: 22553

    英文翻译

    lofty

    方言集汇

    ◎ 粤语:ngo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o2 [台湾四县腔] ngo2 [梅县腔] ngo2 [海陆丰腔] ngo2 [宝安腔] ngo2
    ◎ 潮州话:ng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五何平聲開口一等ŋɑn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