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伟岸
(1) (身材)高大挺拔
(2) 高明卓异
词语解释
卓异;特异。谓不同于常人。
《新唐书·李从晦传》:“ 从晦 姿质伟岸,所至以风力闻。”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二:“﹝公﹞倦而假寐,见二大夫,儒衣冠,貌甚伟岸,来謁。”《宋史·韩世忠传》:“风骨伟岸,目瞬如电。”亦喻指高超非凡的志向。 清 黄钧宰 《金壶醉墨》:“夫屏弃耳目,观人深际者,千中之一二,餘则梦矣;怀抱伟岸,择主而事者,万中之一二,餘则流矣!”
魁梧,壮大。
《醒世恒言·佛印师四调琴娘》:“只为 端卿 生得方面大耳,秀目龙眉,身躯伟岸,与其他侍者不同,所以天颜刮目。”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董如彪》:“又有数人列坐,衣冠奇古,身体甚伟岸。” 方纪 《挥手之间》:“他的伟岸的身形,温和的脸,明净的额……时时出现在会场上,课堂上, 杨家岭 山下散步时的大道边。”
伟岸的国语词典
壮大奇伟的样子。
伟岸的网络释义
伟岸
反义词
伟岸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人,韦声。本义:高大;壮美)
(2) 同本义
伟,大也。——《华严经音义》引珠丛
猗欤伟欤!——《文选·汉武帝·贤良诏》
身长八尺,容貌甚伟。——《三国志·诸葛亮传》
风骨伟岸。——《宋史·韩世宗传》
庞然修伟。——《聊斋志异·促织》
应元伟躯干。——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伟干长躯(身材高大、魁梧);伟木(高大的树);伟干(魁梧的身躯);伟美,伟秀(魁梧英俊);伟悍(魁梧勇猛);伟貌(体貌魁梧);伟壮(魁梧壮大);伟状(状貌魁伟);伟丈夫(有抱负有作为的男子汉;身体魁梧的男子)
(4) 奇异
伟,奇也。——《说文》
有务奉下直曲、怪言、伟服、瑰称以眩民耳目者。——《韩非子·说疑》
(5) 又如:伟服(奇异的服装);伟行(不平常的行为)
(6) 伟大
伟哉夫造物者。——《庄子·大宗师》。向注:“美也。”
(7) 又如:伟而(伟大健美);伟器(大器。比喻杰出的人才);伟懋(伟大茂盛);伟烈(伟大的功业);伟迹(伟大的业绩或事迹)
(8) 宏大;盛大
不为伟乎。——《史记·荆燕世家》。索隐:“盛也。”
(9) 又如:伟度(宏大的度量);伟量(宏大的器量);伟略(宏伟的谋略);伟望(很大的名望);伟博(巨大);伟峻(雄伟挺拔);伟懋(盛大)
(10) 卓越 。如:伟士(伟彦。才智卓异的人);伟才(卓越的才能);伟如(卓异出群貌);伟异(伟特。卓异出众);伟然(卓异超群貌);伟绝(奇伟卓绝);伟论(高明超卓的言论);伟识(卓特的见识);伟奇(卓越不凡)
(11) 远大 。如:伟志(远大的志向);伟奇(非凡的气概);伟抱(远大的抱负);伟鉴(远大的见识)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山,从厂,干声。厂(
,山崖),意思为水边高起之地。本义:河岸)(2) 同本义
淇则有岸。——《诗·卫风·氓》
三尺之岸,而虚车不能登也。——《荀子·宥坐》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 李白《早发白帝城》
(3) 后泛指靠近水边的陆地
岸芷汀兰。——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4) 又如:沿岸;起岸(把货物从船上搬运到岸上)
(5) 比喻高位
诞先登于岸。(诞:发语词,无义。)——《诗·大雅·皇矣》
(6) 台阶
襄岸夷涂。——张衡《西京赋》
形容词
(1) 高傲
莫笑老翁犹气岸。——黄庭坚《定风波》
(2) 又如:傲岸(高傲,自高自大);岸异(独特不凡);岸谷(高傲;高深的山谷)
(3) 高
充为人魁岸,容貌其壮。——《汉书·江充传》
动词
(1) 头饰高戴,前额外露
岸帻笑咏。—— 房玄龄《晋书》
(2) 又如:岸巾(岸帻。表示无拘无束的样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ngan3 [陆丰腔] ngan5 [客语拼音字汇] ngan4 [台湾四县腔] ngan5 [客英字典] ngan5 [东莞腔] ngan3 [沙头角腔] ngan5 [宝安腔] ngan3 [海陆丰腔] ngan6
◎ 潮州话:ngai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岸 | 五旰 | 疑 | 寒 | 去聲 | 翰 | 開口一等 | 寒 | 山 | nganh/ngann | ŋɑ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