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气凝神

bǐng qì níng shén [bing qi ning shen]
繁体 屏氣凝神
注音 ㄅ一ㄥˇ ㄑ一ˋ ㄋ一ㄥˊ ㄕㄣ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形容注意力集中。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刘鄂《老残游记》第二回:“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

成语辨析

凝;不能写作“疑”。

成语用法

屏气凝神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注意力集中。

《老残游记》第二回:“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

屏气凝神的国语词典

屏住呼吸,集中精神。谓专心一意。

屏气凝神的网络释义

屏气凝神

  • 屏气凝神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bǐng qì níng shén,意思是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 屏气凝神造句

    全场人都屏气凝神,依照气功大师的指挥认真练功。
    他屏气凝神地听着音乐。
    实弹射击时,我屏气凝神地注视着靶心。
    同学们都屏气凝神地听老师讲解那道复杂的数学题。
    只见指挥把指挥棒举起,全场立即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气凝神地等待着。
    同学们都屏气凝神的思考着一道很难的数学题。
    在发令枪响前的一刹那,运动员都屏气凝神地蹲在起跑线上。
    大家都屏气凝神,等待着他宣布结果。
    我屏气凝神地做作业,生怕做错了被老师批评。
    同学们屏气凝神,全神贯注地听老红军不紧不慢地讲故事。
    参与精神运动,例如屏气凝神重复颂歌或咒语那样的运动,以求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
    热身完毕,真正的好戏开锣了!“预备,观察!”大家均屏气凝神,盯着魔方猛看。
    考试成绩就要公布了,我屏气凝神地盯着拿着成绩单的老师。
    伊丽莎白女王公园是温哥华最受喜爱的公园,佔据了城市的最高点,视野美得令人屏气凝神。
    见此,他们连忙都盘膝而坐,屏气凝神,调息自己体内的能量。
    古羲屏气凝神,小心翼翼,没有发出一丝响声的换了一个方向,知道看不见裂天神猿那高大的身影后,才放下下心来。
    在北京奥运会跑步比赛上,各个运动员屏气凝神,准备就绪。
    有了证实的方法,下一刻,就见庄涵屏气凝神,右手同洪小小一样,化作了剑指。
    此时的秦牧也知这万年冰凤不是吃素的,立马屏气凝神,拉开架势认真迎战起来。
    屏气凝神,侧耳倾听,想判断出嚎叫声是为何物。

    汉字详情

    píng,bǐng [ping,bing]
    部首: 327
    笔画: 9
    五笔: NUAK
    吉凶:
    仓颉: STT
    四角: 77241

    详细解释

    bǐng

    动词

    (1) 退避;隐退

    侯生乃屏人间语。——《史记·魏公子列传》

    (2) 又如:屏居(辞官隐居,不问世事);屏语(避开他人,私下交谈);屏伏(隐退,避匿);屏移(退隐)

    (3) 隐藏

    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书·金縢》

    (4) 又如:屏匿(隐藏);屏迹(隐避);屏藏(隐藏)

    (5) 摈弃;除去,去掉。同“摒” 。如:屏绝(屏弃断绝,不相来往);屏弃(屏除废弃);屏除(除去,放弃)

    (6) 保护 。如:屏卫(护卫);屏翰(保卫)

    (7) 抑制。抑止不出气

    宋将军屏息观之。—— 明· 魏禧《大铁椎传》

    (8) 又如:屏息(止住声息。即屏气);屏气(暂时抑制呼吸)

    (9) 掩蔽

    屏王耳目,使不聪明。——《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10) 又如:屏处(隐蔽之处);屏遮(遮蔽)

    (11) 另见 bīng;píng

    píng

    名词

    (1) (形声。从尸,并声。这里的“尸”是由“广”( yǎn)演变来的,表示与宫室有关的事物。本义:宫殿当门的小墙。又称“照壁”)

    (2) 同本义

    屏,屏蔽也。——《说文》

    天子在外屏,诸侯在内屏。——《荀子·大略》

    其社盖于周之屏。——《吕氏春秋·贵直》

    天子外屏,诸侯内屏。——《荀子·大路》

    (3) 又如:屏室(犹言幽深之室)

    (4) 屏风。室内陈设,用以挡风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画

    屏摄之位。——《国语·楚语下》。注:“屏,屏风也。”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5) 又如:屏围(屏风);屏扆(宫殿上陈设在窗与门户间画有斧形图案的屏风);屏山(如屏之山;指屏风);屏户(门屏);屏风儿(指诏书的草稿格式);屏室(幽深之室);屏著(指门屏);屏帐(室中张设的帷帐);屏帷(指内室)

    (6) 指类似画屏那样的东西 。如:荧光屏;网屏

    (7) 屏障之物

    大邦维屏,大宗惟翰。——《诗·大雅·板》

    皆正设于屏外。——《淮南子·时则》

    三镇国之屏蔽,割之何以立国。——《宋史·李纲传》

    (8) 又如:屏翳(神话中的风神);屏插(笔筒);屏门(屏风);屏泥(车轼前的装饰。亦用以遮挡泥土);屏星(车前用以蔽尘的车挡);屏面(古代的一种扇子,用以遮面)

    (9) 成组的条幅 。如:屏幅(即屏条);屏对(屏条和对联)

    (10) 另见 bīng;bǐng

    英文翻译

    folding screen, shield

    方言集汇

    ◎ 粤语:bing2 p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pin2 [陆丰腔] pin3 [客语拼音字汇] pin2 [东莞腔] pin2 [客英字典] pin2 [宝安腔] pin2 [沙头角腔] pin2
    ◎ 潮州话:ping5(phîng) ping2(phíng) [揭阳]pêng5 pê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四清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府盈清開平聲開口三等pĭɛŋpjeng/pieng
    [qi]
    部首: 426
    笔画: 4
    五笔: RNB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MN
    四角: 800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2) 同本义

    气,云气也。——《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

    天气下降,地气上腾。——《礼记·月令》

    地有气。——《考工记·总目》

    望其气。——《史记·项羽本纪》

    此天子气也。

    窗以达气。——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气朔(指显示吉凶的云气和每月的朔日);气祲(古代泛指据以占卜吉凶的云气);气纬(指云气星象);气晕(日、月四周所生的晕气)

    (4) 气体的通称 。既没有独立的形态又没有固定的体积而趋向无限膨胀的流体。如:气蚀。又指天然气。如:气田

    (5) 空气

    气谓嘘吸出入者。——《礼记·祭义》注

    (6) 又如:气球(一种供游戏用的足球,用皮革制成,内充空气)

    (7) 气象

    故在天为气。——《素问·天元纪大论》。注:“谓风热温燥寒。”

    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元年》

    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诗

    春气动。——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节气;节候 。如:气序(节气;季气;气候);气和(气候调和);气劲(气候寒冽)

    (9) 气味

    香气环旋。——唐· 李朝威《柳毅传》

    恶气袭衣裙。——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与饮食之气相薄。——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气子(气味);气韵

    (11) 呼吸;气息

    武气绝半日复息。——《汉书·李广苏建传》

    缢即气绝。——清· 方苞《狱中杂记》

    启时气绝。——清· 袁枚《祭妹文》

    (12) 又如:气命(性命);气歇(缓一口气);气疾(呼吸系统疾病);气凑(呼吸急促)

    (13) 声气,语气 。如:气长(理直气壮);气拍(醒木;惊堂木);气竭声嘶(气力竭尽,声音嘶哑)

    (14) 景象;气氛

    以达秋气。——《礼记·月令》

    (15) 指社会风气和习俗 。如:气土(犹风土);气尚(风尚,气节);气俗(风气习俗);气脉(风气,习俗);气习(风气习俗)

    (16) 指人、物的属性或一地的天然特点 。如:气秀(气质优美);气昏(气昏混浊);气品(指万物);气习(气质,习性);气孱(气质虚弱)

    (17) 气运 。如:气脉(犹气运)

    (18) 指人的元气

    气者,体之充也。——《孟子》

    气母(元气的本原)

    (19) 指精神状态,情绪

    恢弘志气。——诸葛亮《出师表》

    敢以矜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其气浩然。——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气叹(泄气);气不忿(不甘心;不服气);气不愤(气不忿);气合(意气相投);气志(指精神、意志)

    (20) 气派;气概 。如:气色(气势;气派);气性(气势;威风);气傲(气高;意气高傲)

    (21) 义气 。如:气谊(情谊;交情);气侠(义气豪侠);气义(义气;情谊)

    (22) 气焰;权势

    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

    以厉其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豪民气尽。——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气沮(气势衰弱);气魄(气势)

    (23) 指作家的气质或作品的风格,气势 。如:气格(指诗文的气韵和风格);气习(诗文的风格)

    (24) 作风;习气 。如:气重(气性大);气信(意气)

    (25) 中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

    五气、五声、五色。——《周礼·疾医》。注:“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

    气疫(谓染疫气而得病);气脉(血气与脉息)

    (26) 指效力,作用 。如:气业(功业)

    (27) 通“器”。用具,工具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礼记·乐记》

    动词

    (1) 使生气;使气恼 。如:气人;他故意气她一下

    (2) 愤怒;气恼;生气 。如:气闹(气恼;恼怒);气蛊(气恼);气寒(气恼至极点);气不舍(生气不过);气虎虎(气愤);气狠狠(形容生气发狠的样子)

    (3) 通“乞”。向人求讨

    是若人气。——《墨子·非儒下》

    后缀

    (2) 用在形容词后,相当于“样子” 。如:秀气,俊气,美气

    英文翻译

    steam, vapor; KangXi radical 84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5 [宝安腔]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陆丰腔] hi5 [海陆丰腔] hi5 k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旣微開去聲開口三等khioih/qioykʰĭəi
    níng [ning]
    部首: 204
    笔画: 16
    五笔: UXTH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IMPKO
    四角: 371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古冰字,从水,从疑。疑,止也。疑亦声。本义:结冰)

    (2) 同本义

    凝,水坚也。——《说文》

    凝,定也。——《广雅》

    肤如凝脂。——《诗·卫风·硕人》

    凝土以为器。——《考工记》

    天气严疑之气。——《礼记·乡饮酒义》

    霜锷水凝。——枚乘《七命》

    幕中草檄()砚水凝。—— 唐· 岑参《走马川行》

    (3) 又如:凝寒(寒冷冻结);凝冰(冰;结冰);凝雨(雪);凝涸(冻结);凝霜(凝结成霜)

    (4) 凝聚;积聚

    沙石凝积,地势无所宜。——《盐铁论·轻重》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又如:油还没凝住;水凝成了冰;凝合(聚拢集结);凝情(凝聚愁情);凝图(收聚天下图书);凝尘(积聚的尘土);凝蹇(凝结);凝露(凝结的露珠;凝聚成露;凝结着露珠);凝心(专心;一心一意);凝玩(专心观赏把玩);凝念(沉思;专心思考);凝待(专心等待);凝睛(眼不转睛);凝意(意念专注)

    (6) 集中;注目;注视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达生》

    凝听翔立。——唐· 李朝威《柳毅传》

    (7) 又如:凝盼(注视);凝目(注目;凝视);凝眺(注目远望);凝眼(注目);凝瞳(注目)

    (8) 停止;静止

    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江淹《别赋》

    (9) 又如:凝坐(静坐);凝停(静止;停滞);凝绝(停止;中断);凝族(冕旒静止不动。形容帝王态度肃穆专注);凝澹(静止)

    形容词

    (1) 稳重;庄重

    器量宏大,风度端凝。——清· 徐珂《清稗类钞·容止类》

    (2) 又如:凝正(稳重端庄);凝厚(稳重敦厚);凝直(庄重而正直);凝峻(庄重严峻);凝特(庄重严肃,与众不同);凝简(庄重而朴实);凝旷(端庄旷达);凝稳(端庄稳重)

    (3) 徐缓

    缓歌慢舞凝丝竹。——白居易《长恨歌》

    (4) 又如:凝笳(徐缓幽咽的笳声);凝净(平缓明静)

    (5) 表示程度很深 。如:凝冬(严冬);凝冽(谓严寒);凝寒(严寒);凝湛(深湛清澈);凝烟(浓密的雾气)

    英文翻译

    coagulate; congeal; freeze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4 k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gen5 ken2 ken5 ngian2 [陆丰腔] gnian3 [客语拼音字汇] ken2 ken4 ngin1 [海陆丰腔] ngien2 kien2 [客英字典] ngien2 ngen2 [宝安腔] ngien2 ken2 [东莞腔] ngi2 [台湾四县腔] ngien2 kien2
    ◎ 潮州话:ngêng5 (ngêng) 「潮州」ngiêng5 「潮阳」ngi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魚陵平聲開口三等ŋĭəŋnging/ngiong
    部首: 519
    笔画: 10
    五笔: FIJH

    英文翻译

    spi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