娓娓动听

wěi wěi dòng tīng [ wei wei dong ting]
繁体 娓娓動聽
注音 ㄨㄟˇ ㄨㄟˇ ㄉㄨㄥˋ ㄊ一ㄥ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娓娓动听 wěiwěi-dòngtīng

(1) 音调优美、悦耳,令人愉快感兴趣

charming;talk with eloquence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黄云鸿《福惠全书 刑名部》:“若言入耳,娓娓可听。”

成语辨析

娓娓动听和“天花乱坠”都形容说得十分动听。但娓娓动听不含虚妄、不切实际的意思。“天花乱坠”则有;同时娓娓动听含褒义;“天花乱坠”含贬义。

成语用法

娓娓动听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引证解释

⒈ 谓健谈而且感人。

邹韬奋《<经历>附录·我的母亲》:“她讲得娓娓动听, 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秦牧《艺海拾贝·艺术魅力和文笔情趣》:“它使人如和故人对坐,听着娓娓动听的言谈,整个心灵都被抓住了。”

娓娓动听的国语词典

形容讲话生动好听。《孽海花.第三四回》:「梦兰也竭力招呼,知道杨、陆两人,都不大会讲上海白,就把英语来对答,倒也说得清脆悠杨,娓娓动听。」也作「娓娓可听」。

娓娓动听的网络释义

娓娓动听

  • 娓娓指不断地说或唱。娓娓动听,拼音为wěi wěi dòng tīng,汉语成语,形容善于讲话,使人喜欢听。出自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四回。
  • 娓娓动听的翻译

    日语: うまず話して人(ひと)をひきつける
    俄语: спащавый <благовидно звучащий>

    娓娓动听造句

    老师讲话的声音娓娓动听。
    王阿姨娓娓动听地给孩子们讲小红帽的故事,孩子们一个个听得入了迷。
    小红的故事讲得娓娓动听,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儿。
    他讲故事讲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
    周老师讲故事娓娓动听,同学们都听得入了神。
    他讲起故事来娓娓动听,吸引了所有小朋友的注意力。
    他的评书,讲得娓娓动听,把听众全给听得津津有味。
    小梅把武松打虎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娓娓动听。
    河边的卵石娓娓动听地向我们讲述着它们奇妙的遭遇。
    教室里传来了娓娓动听的朗读声。
    老师把丑小鸭的故事讲得娓娓动听。
    清晨我就是在这和娓娓动听的歌声中从梦中惊醒了的。
    我这辈子都没有听过如此娓娓动听的歌声了。
    有人说梭罗的文章娓娓动听。
    她讲得娓娓动听,同学们仔细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稻浪翻滚,那沙沙的声音,不正是你那娓娓动听的笑语?
    语文老师以这首诗为内容,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我非常喜欢听王老师讲话,当他娓娓动听的时候,是很有吸引力的。
    我非常喜欢听王老师讲话,当他娓娓而谈的时候,是很有吸引力的。
    在树林间突然传来了了一段娓娓动听的歌声。

    汉字详情

    wěi [wei]
    部首: 323
    笔画: 10
    五笔: VNTN
    五行:
    仓颉: VSHU
    四角: 474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女,尾声。本义:顺从)

    (2) 同本义

    娓,顺也。——《说文》

    娓,从也。——《广韵》

    (3) 努力

    娓,勉也。——《字汇》

    形容词

    (1) 美,漂亮

    娓,美也。——《玉篇》

    (2) 不倦的

    英文翻译

    comply; complying, agreeable

    方言集汇

    ◎ 粤语:mei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i3 [客英字典] mui3 [客语拼音字汇] mi1 mui1 [梅县腔] mi3 [宝安腔] mui1 mui3 [海陆丰腔] mui3
    ◎ 潮州话:mui2(múi) [潮阳]mi2(mí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無匪微合上聲合口三等mĭwəimyoix/mvoj
    wěi [wei]
    部首: 323
    笔画: 10
    五笔: VNTN
    五行:
    仓颉: VSHU
    四角: 474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女,尾声。本义:顺从)

    (2) 同本义

    娓,顺也。——《说文》

    娓,从也。——《广韵》

    (3) 努力

    娓,勉也。——《字汇》

    形容词

    (1) 美,漂亮

    娓,美也。——《玉篇》

    (2) 不倦的

    英文翻译

    comply; complying, agreeable

    方言集汇

    ◎ 粤语:mei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i3 [客英字典] mui3 [客语拼音字汇] mi1 mui1 [梅县腔] mi3 [宝安腔] mui1 mui3 [海陆丰腔] mui3
    ◎ 潮州话:mui2(múi) [潮阳]mi2(mí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無匪微合上聲合口三等mĭwəimyoix/mvoj
    dòng [dong]
    部首: 217
    笔画: 6
    五笔: FC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IKS
    四角: 14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2) 同本义

    动,作也。——《说文》

    动而健。——《易·彖传》。虞注:“震也。”

    效天下之动者也。——《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

    将终岁勤动。——《孟子》。注:“作也。”

    度义而后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寨中人蜷伏不少动。——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按兵不动;动着(开始下棋);动止(行动和静止;训练调度);动烦(爆发战乱);动转(行动,活动)

    (4) 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风移影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秋风之动容兮。——《楚辞·抽思》

    物莫之能动。——《吕氏春秋·论威》

    夜间,大鱼动。——《韩非子·内储说上》

    (5) 又如:动耽(动弹);动履(走动);动展(伸展;活动);动息(动静;消息);动惮(动静);动程(动身;起程);风吹草动;别动人家的东西;振动;活动;动起(方言。动不动);动移(移动);动步(迈步前行);动不得;不能动

    (6) 动摇;震撼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风雨不动安如山。——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触动感应;感动

    明则动。——《礼记·中庸》。注:“动,动人心也。”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动性(动心);动心(遇事而心志动摇;感动人心)

    (9) 萌动

    春气动,鲜不疫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做;操作;劳作

    (11) 又如:动作(劳动;耕作);动乖(动不动就违反);动事(兴办事业;日常应用的器具)

    (12) 使用 。如:大动干戈;动支(动用支取);动使(动事。用具;器皿);动筷子;动文

    (13) 改变 。如:动色(脸色改变);动意(改变意向);动一两个字

    (14) 〈方〉∶吃 。如:她向来不动鱼虾;动啖(吃东西)

    副词

    动不动,常常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

    英文翻译

    move, happen; movement, a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6
    ◎ 潮州话:dong6 (tǒng)

    宋本广韵

    tīng [ting]
    部首: 319
    笔画: 7
    五笔: KR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HML
    四角: 620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 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2) 同本义

    听,聆也。——《说文》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书·泰誓中》

    无稽之言勿听。——《书·大禹谟》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礼记·大学》

    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听妇前致词。——唐· 杜甫《石壕吏》

    夜阑卧听风吹雨。——《资治通鉴·唐纪》

    听于庭。

    听取蛙声一片。——宋· 辛弃疾《西江月》

    (3) 又如:听知(听到);听受(聆听,用耳感受声音);听言(道听途说,没有根据的话);听真(听得真切);听直(听取曲直)

    (4) 接受,听信,接纳

    不听寡人。——《战国策·魏策》

    故听之。——《史记·项羽本纪》

    而听细说。

    壹听陵言。——《汉书·李广苏建传》

    开张圣听。——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听人(听从别人的意见,任人支配。喻愚昧);听用(听从并予采用或任用);听纳(听从采纳;听谏纳善);听能(听从能者的意见);听唤(听从使唤)

    (6) 治理,管理或执行事务 。

    (7) 如:听政(执政;处理政务);听治(处理政事)

    (8) 决断;审理 。

    (9) 如:听决(听断,判决);听治(处理政事)

    (10) 等候;待 。

    (11) 如:听用(听候任用);听选(等候任命)

    (12) 听凭,任凭。

    (13) 如:听人穿鼻(让人牵着鼻子走。比喻任人支配而无主见);听其自便(听凭人任意行动);听势(听凭情势的发展变化)

    (14) 侦察

    请谓(为)王听东方之处。——《战国策》

    名词

    (1) 耳朵

    翏翏而为穷苦愁怨之声,不啻风泉之满听矣。——清· 黄宗羲《金介山诗序》

    (2) 马口铁罐。

    (3) 如:听装午餐肉;听装咖啡。亦用作听装物品的量名。

    (4) 如:一听香烟;一听奶粉;听装(用听包装)

    (5) 耳目,间谍

    且仁人之用十里之国,则将有百里之听。——《荀子》

    (6) 厅堂。古代官府办公处,后作“厅”

    病人或至数百,听廊皆满。——《资治通鉴》

    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世说新语·黜免》

    英文翻译

    hear; understand; obey, comply

    方言集汇

    ◎ 粤语:jan5 teng1 ting1 ti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六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宜引眞A上聲開口三等眞Angjinx/ngiinŋĭĕ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