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曲

wěi qū [ wei qu]
注音 ㄨㄟˇ ㄑㄨ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委曲 wěiqū

(1) 指曲调、道路、河流等曲折;委婉

委曲婉转
情意委曲
winding;tortuous

(2) 事情的经过;底细

引问委曲。——《资治通鉴·唐纪》
告知委曲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3) 屈身折节

委曲从俗
stoop

词语解释

  1. 弯曲;曲折延伸。

    《淮南子·精神训》:“休息于无委曲之隅,而游敖于无形埒之野。” 汉 应劭 《风俗通·山泽·阜》:“今 曲阜 在 鲁 城中,委曲长七八里。” 唐 李端 《赋得山泉送房造》诗:“委曲穿深竹,潺湲过远滩。” 金 王特起 《绝句》之一:“山势奔腾如逸马,水流委曲似惊蛇。”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金沟馆》:“自此入山,委曲登涉,无復里堠,但以马行记日耳。”

  2. 声音抑扬不绝貌。

    唐 白居易 《九日思杭州旧游寄周判官及诸客》诗:“笙歌委曲声延耳,金翠动摇光照身。” 唐 子兰 《蝉》诗之一:“独蝉初唱古槐枝,委曲悲凉断续迟。”

  3. 形容文词转折而含蓄。

    宋 姜夔 《白石诗话》:“雕刻伤气,敷衍露骨。若鄙而不精巧,是不雕刻之过;拙而无委曲,是不敷衍之过。”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独其( 苏軾 )诗伤於快直,少委曲沉著之意。” 清 黄宗羲 《<吕胜千诗集>题辞》:“余观当今之作家,有喜平淡而出之率易,有喜艷丽而出之委曲。”

  4. 委婉;婉转。

    宋 陈亮 《甲辰答朱元晦书》:“欲有所言,必委曲而后敢及。”《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陈旺 的老婆是个蠢货,那晓得什么委曲?不顾高低,一直的对主母説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酒狂》:“我委曲与言,浼以私意释甥去,或可允从。”

  5. 周全;调和。

    宋 叶适 《舒颜升墓志铭》:“不幸而难从,非贤者顺导委曲,而不抵突以败,寡矣。”《明史·杨廷和传》:“ 廷和 与 东阳 委曲其间,小有剂救而已。”《再生缘》第四九回:“委曲朝端真不错,调停王事实称能。”

  6. 辗转周折。

    唐 裴铏 《传奇·薛昭》:“ 昭 大惊曰:‘ 山叟 即天师,明矣!不然,何以委曲使予符曩日之事哉!’”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四:“二子( 董仲舒 、 刘向 ) 汉 之大儒,惓惓爱君之心,以为人主无所畏,惟畏天,畏祖宗,故委曲推类而言之,庶有警悟。学者未可遽少之也。” 清 恽敬 《古今人表书后》:“读之者委曲推明,尚不能得其十五。”

  7. 隐晦曲折。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英》:“《春秋》之书事,时诡其实,以有避也……然则説《春秋》者,入则诡辞,随其委曲而后得之。”《后汉书·班彪传》:“﹝ 司马迁 ﹞又进 项羽 、 陈涉 而黜 淮南 、 衡山 ,细意委曲,条例不经。”

  8. 迁就;曲从。

    《汉书·儒林传·严彭祖》:“凡通经术,固当修行先王之道,何可委曲从俗,苟求富贵乎!”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寧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自称不乐京局,且不能委曲时好,恐以罪去,以此惑后人。” 章炳麟 《却还内务部所定报律议》:“而对於自身则任人陵践,虽欲委曲迁就,势有不能。”

  9. 邪曲不正。

    晋 段灼 《上表陈五事》:“虽有椒房外戚之宠,不受其委曲之言;虽有近习爱幸之竖,不听其姑息之辞。”《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南朝 梁 皇侃 义疏:“枉,委曲邪佞之人也。”

  10. 10.殷勤周至。

    《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公孙渊 ﹞悉斩送 弥晏 等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又 权 待 舒 综 ,契阔委曲,君臣上下毕欢竭情。” 前蜀 尹鹗 《秋夜月》词:“语丁寧,情委曲,论心正切。”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引《青泥莲花记》曰:“ 琼 ( 聂胜琼 )至,即弃冠櫛,损妆饰,委曲事主母,终身和悦。”

  11. 11.细微;琐碎。

    《史记·天官书》:“此其犖犖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南朝 梁 王僧孺 《与何炯书》:“直以章句小才,虫篆末艺,含吐緗縹之上,翩蹮樽俎之侧,委曲同之针缕,繁碎譬之米盐。” 宋 叶适 《上西府书》:“而委曲细故,皆足以兆治乱之端者,又不可悉数。” 清 刘大槐 《心知》:“百世之上,百世之下,方名器数之委曲而繁多,吾未之见也,不得而知之。”

  12. 12.详尽、详细。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余所以委曲论之者……故欲令人觉此而悟其滞迷耳。”《新唐书·崔隐甫传》:“帝尝詔校外官岁考。异时必委曲参审,竟春未定。”《金史·显宗纪》:“自是凡启禀刑名,帝自披閲,召都事委曲折正。”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其人絮絮言家务得失,婢媪善恶,皆委曲周至。”

  13. 13.指详悉;详述。

    南朝 宋 鲍照 《代升天行》:“备闻十帝事,委曲两都情。”《魏书·中山王英传》:“﹝詔曰﹞凯旋迟近,不復委曲。” 唐 刘知几 《史通·二体》:“《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

  14. 14.事情的原委;底细。

    《魏书·后妃传·孝文幽皇后》:“然惟小黄门 苏兴寿 密陈委曲, 高祖 问其本末,敕以勿洩。”《周书·孝义传·李棠》:“既入 成都 , 萧撝 问 迥 运中委曲, 棠 不对。”《西游记》第七三回:“女子道:‘师兄原不知这个委曲。那和尚乃 唐 朝差往西天取经去的。’” 郭沫若 《孤竹君之二子》:“啊,这是我说话失了检点,我不知道有这样的委曲。”

  15. 15.手札;手谕。

    唐 柳宗元 《谢襄阳李夷简尚书委曲抚问启》:“当州员外司马 李幼清 传示尚书委曲,特赐记忆,过蒙存问。”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金刚经鸠异》:“ 昭 乃具説杀牛实奉 刘尚书 委曲,非牒也。”《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 用之 比来频啟令公,欲因此相图,已有委曲在 张尚书 所,宜备之!” 胡三省 注:“当时机密文书谓之委曲。” 宋 岳珂 《宝真斋书法赞·段文昌秋气帖赞》:“‘有 华阳 消息,可报委曲。’按: 唐 世搢绅家以上达下,其制相承,名之曰委曲,盖今之批示也。”

  16. 16.受到不应有的待遇或指责,心里难过。

    清 蒋士铨 《桂林霜·幽禁》:“ 马大人 ,我的兄弟将军説,你在衙门住得委曲,另备下一所公馆,请你乔迁。”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童年》:“我心里觉得很委曲,难道看看鸭子浮水也错了吗?”

引证解释

⒈ 弯曲;曲折延伸。

《淮南子·精神训》:“休息于无委曲之隅,而游敖于无形埒之野。”
汉应劭《风俗通·山泽·阜》:“今曲阜在鲁城中,委曲长七八里。”
唐李端《赋得山泉送房造》诗:“委曲穿深竹,潺湲过远滩。”
金王特起《绝句》之一:“山势奔腾如逸马,水流委曲似惊蛇。”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金沟馆》:“自此入山,委曲登涉,无復里堠,但以马行记日耳。”

⒉ 声音抑扬不绝貌。

唐白居易《九日思杭州旧游寄周判官及诸客》诗:“笙歌委曲声延耳,金翠动摇光照身。”
唐子兰《蝉》诗之一:“独蝉初唱古槐枝,委曲悲凉断续迟。”

⒊ 形容文词转折而含蓄。

宋姜夔《白石诗话》:“雕刻伤气,敷衍露骨。若鄙而不精巧,是不雕刻之过;拙而无委曲,是不敷衍之过。”
明李东阳《麓堂诗话》:“独其( 苏軾 )诗伤於快直,少委曲沉著之意。”
清黄宗羲《<吕胜千诗集>题辞》:“余观当今之作家,有喜平淡而出之率易,有喜艷丽而出之委曲。”

⒋ 委婉;婉转。

宋陈亮《甲辰答朱元晦书》:“欲有所言,必委曲而后敢及。”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陈旺的老婆是个蠢货,那晓得什么委曲?不顾高低,一直的对主母説了。”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酒狂》:“我委曲与言,浼以私意释甥去,或可允从。”

⒌ 周全;调和。

宋叶适《舒颜升墓志铭》:“不幸而难从,非贤者顺导委曲,而不抵突以败,寡矣。”
《明史·杨廷和传》:“廷和与东阳委曲其间,小有剂救而已。”
《再生缘》第四九回:“委曲朝端真不错,调停王事实称能。”

⒍ 辗转周折。

唐裴铏《传奇·薛昭》:“昭大惊曰:‘ 山叟即天师,明矣!不然,何以委曲使予符曩日之事哉!’”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四:“二子( 董仲舒、刘向)汉之大儒,惓惓爱君之心,以为人主无所畏,惟畏天,畏祖宗,故委曲推类而言之,庶有警悟。学者未可遽少之也。”
清恽敬《古今人表书后》:“读之者委曲推明,尚不能得其十五。”

⒎ 隐晦曲折。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玉英》:“《春秋》之书事,时诡其实,以有避也……然则説《春秋》者,入则诡辞,随其委曲而后得之。”
《后汉书·班彪传》:“﹝司马迁﹞又进项羽、陈涉而黜淮南、衡山,细意委曲,条例不经。”

⒏ 迁就;曲从。

《汉书·儒林传·严彭祖》:“凡通经术,固当修行先王之道,何可委曲从俗,苟求富贵乎!”
晋陶潜《感士不遇赋》:“寧固穷以济意,不委曲而累己。”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自称不乐京局,且不能委曲时好,恐以罪去,以此惑后人。”
章炳麟《却还内务部所定报律议》:“而对於自身则任人陵践,虽欲委曲迁就,势有不能。”

⒐ 邪曲不正。

晋段灼《上表陈五事》:“虽有椒房外戚之宠,不受其委曲之言;虽有近习爱幸之竖,不听其姑息之辞。”
《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 南朝梁皇侃义疏:“枉,委曲邪佞之人也。”

⒑ 殷勤周至。

《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公孙渊﹞悉斩送弥晏等首” 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又权待舒综,契阔委曲,君臣上下毕欢竭情。”
前蜀尹鹗《秋夜月》词:“语丁寧,情委曲,论心正切。”
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引《青泥莲花记》曰:“琼(聂胜琼 )至,即弃冠櫛,损妆饰,委曲事主母,终身和悦。”

⒒ 细微;琐碎。

《史记·天官书》:“此其犖犖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南朝梁王僧孺《与何炯书》:“直以章句小才,虫篆末艺,含吐緗縹之上,翩蹮樽俎之侧,委曲同之针缕,繁碎譬之米盐。”
宋叶适《上西府书》:“而委曲细故,皆足以兆治乱之端者,又不可悉数。”
清刘大槐《心知》:“百世之上,百世之下,方名器数之委曲而繁多,吾未之见也,不得而知之。”

⒓ 详尽、详细。

晋葛洪《抱朴子·道意》:“余所以委曲论之者……故欲令人觉此而悟其滞迷耳。”
《新唐书·崔隐甫传》:“帝尝詔校外官岁考。异时必委曲参审,竟春未定。”
《金史·显宗纪》:“自是凡启禀刑名,帝自披閲,召都事委曲折正。”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其人絮絮言家务得失,婢媪善恶,皆委曲周至。”

⒔ 指详悉;详述。

南朝宋鲍照《代升天行》:“备闻十帝事,委曲两都情。”
《魏书·中山王英传》:“﹝詔曰﹞凯旋迟近,不復委曲。”
唐刘知几《史通·二体》:“《史记》者,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

⒕ 事情的原委;底细。

《魏书·后妃传·孝文幽皇后》:“然惟小黄门苏兴寿密陈委曲, 高祖问其本末,敕以勿洩。”
《周书·孝义传·李棠》:“既入成都,萧撝问迥运中委曲, 棠不对。”
《西游记》第七三回:“女子道:‘师兄原不知这个委曲。那和尚乃唐朝差往西天取经去的。’”
郭沫若《孤竹君之二子》:“啊,这是我说话失了检点,我不知道有这样的委曲。”

⒖ 手札;手谕。

唐柳宗元《谢襄阳李夷简尚书委曲抚问启》:“当州员外司马李幼清传示尚书委曲,特赐记忆,过蒙存问。”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金刚经鸠异》:“昭乃具説杀牛实奉刘尚书委曲,非牒也。”
《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用之比来频啟令公,欲因此相图,已有委曲在张尚书所,宜备之!”
胡三省注:“当时机密文书谓之委曲。”
宋岳珂《宝真斋书法赞·段文昌秋气帖赞》:“‘有华阳消息,可报委曲。’按:唐世搢绅家以上达下,其制相承,名之曰委曲,盖今之批示也。”

⒗ 受到不应有的待遇或指责,心里难过。

清蒋士铨《桂林霜·幽禁》:“马大人,我的兄弟将军説,你在衙门住得委曲,另备下一所公馆,请你乔迁。”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童年》:“我心里觉得很委曲,难道看看鸭子浮水也错了吗?”

委曲的国语词典

委婉曲折。

委曲的网络释义

委曲 (汉语词汇)

  • 委曲,wěiqū。
  • 其义有:
  • 一指曲调、道路、河流等曲折,如委婉、委曲婉转、情意委曲;
  • 二指事情的经过,底细,如告知委曲;
  • 三指屈身折节,如委曲从俗。
  • 委曲的翻译

    英语: sinuous, devious, full details of a story, to stoop
    法语: sinueux, tous les détails d'une histoire, s'abaisser

    委曲造句

    为了班集体利益,他只好委曲求全。
    在我家里,妈妈是个和事佬,遇事她总是委曲求全。
    为了大局利益他委曲求全,表现了开阔的胸襟。
    不料结帐的时候,老板露出庐山真面目,居然要一饭千金,爸爸气得吴牛喘月,妈妈也委曲地牛衣对泣。
    骄傲的是,他竟会一本同情之心,崇尚义气,委曲求全。
    我们委曲求全,吃亏的当然是我们。
    他委曲求全地放弃自己的主张,採纳了对方的意见。
    如果你感到委曲就对着大海大声地喊吧!
    他委曲求全地放弃自己的主张,采纳了对方的意见。
    我们这种委曲求全的态度,会让对手瞧不起我们。
    遇到误解时,为了顾全大局,他只好委曲求全。
    为了大局着想,你应该委曲求全地放弃自己的看法。
    长期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她养成委曲求全的性格。
    无论什么时候,他都能委曲求全,来迁就别人。
    爱到分才显珍贵,很多人都不懂珍惜拥有只到失去才看到,其实那最熟悉的才是最珍贵的。不任性,学会迁就容忍,学会受委曲,不能两个人都倔,他不让步你就让步。
    为了团体的和谐着想,他只好委曲求全地退出。
    我宁愿骄傲的离开、也不愿再委曲求全。
    在原则性问题上必须据理力争,不能委曲求全。
    啊,多么神奇!一道温存的目光,一句由衷的话语,就能使人忍受住生活的磨难和委曲。朋友,请让我感激你。
    这次,她遭遇这样的事,她感觉很委曲。

    汉字详情

    wěi,wēi [wei]
    部首: 323
    笔画: 8
    五笔: TV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DV
    四角: 20404

    详细解释

    wēi

    形容词

    (1) 曲,委曲

    委两馆于咸唐。——《楚辞·九叹·远游》

    委貌,冠形有委曲之貌,上大下小也。——《释名·释首饰》

    委委佗佗。——《诗·鄘风·君子偕老》

    (2) 另见 wěi

    wěi

    动词

    (1) (会意。从女,从禾。“女”表顺随,“禾”表委曲。本义:曲折)

    (2) 同本义

    委,委随也。——《说文》。按,委随犹委蛇。

    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史记·天官书》

    (3) 又如:委折(曲折);委注(曲折流往);委宛(委曲婉转);委纡(曲折);委延(曲折蜿蜒);委坠(曲折,遥远)

    (4) 堆积,存放

    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庄子·养生主》

    是以委肉当饿虎之蹊,祸必不振矣。——《战国策·燕策》

    委,犹积也。——《文选·芜城赋》注

    粢盛委之所藏也。——《公羊传·桓公十四年》

    遗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周礼·地官》

    (5) 委托

    愿委之于子。——《战国策·齐策一》

    委广州府余。——《广东军务记》

    (6) 又如:委计(托付以国家大计);委付(委托;嘱咐);委冰(托媒人);委政(付以政柄);委勘(交付审查);委权(授以权柄);委属(托付);委遇(信任)

    (7) 丢弃,抛弃

    委,弃也。——《广雅》

    委而去之。——《孟子·公孙丑下》

    相委而去。——《世说新语·方正》

    (8) 又如:委去(委弃而离去);委世(弃世);委仗(丢弃武器);委伏(委弃埋没);委舍(舍弃,委卸);委叛(弃官叛离);委捐(放弃,丢掉)

    (9) 委任,任命,委派 。如:委札(委任文件);委用(任用);委成(委任而责成);委使(任用);委命(委派,任命);委重(委以重任);委信(委任信赖);委寄(委任托付);委诚(委任、信用)

    (10) 推卸;推诿

    司马欲委罪于孤耶?——《晋书·王裒传》

    (11) 又如:委咎(归罪);委卸(推卸)

    (12) 安,安于

    乐天安分,以至百年。——陶潜《自祭文》

    (13) 随顺,顺从 。如:委贽(指人臣拜见君主时,屈膝委体于地);委化(随任自然的变化);委分(任凭天命);委质(下拜;屈膝委身于地下,后引申为托身;归顺。质:形体);委制(归顺并接受约束);委和(随顺自然);委面(归顺称臣);委从(随顺,顺从)

    (14) 通“萎”。委顿,衰败 。如:委花(落花);委困(委顿困乏);委绝(衰亡,衰败);委然(困顿)

    (15) 交付,给

    婆惜道:“第二件,我头上带的,我身上穿的,家里使用的,虽都是你办的,也委一纸文书,不许你日后来讨。”——《水浒传》

    名词

    (1) 水的下流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礼记》

    (2) 后称事情的本末为原委或源委

    (3) 帽檐,冠檐

    委武玄缟而后蕤。——《礼记》

    (4) 委员会的省称 。如:常委;省委

    (5) 委员的省称 。如:政委

    (6) 末尾

    教化从来有源委,必将泳海先泳河。——《骠国乐》

    形容词

    (1) 懈倦,疲惫 。如:委劣(委顿,衰弱);委惰(疲倦);委委悴悴(无精打彩)

    (2) 琐碎;鄙陋

    副词

    (1) 确实 。如:委知(确实知道);委的(的确);委是(确实);委果(果然;确实);委的(确实);委系(确实是)

    (2) 另见 wēi

    英文翻译

    appoint, send, commis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wai1 wai2
    ◎ 客家话:[梅县腔] wi1 wui1 [海陆丰腔] wui1 wui3 we6 [客语拼音字汇] vui1 [东莞腔] wui1 [客英字典] vui1 vui3 [宝安腔] wui1 [台湾四县腔] wi1 wi3 we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於爲支B合平聲合口三等支Bqye/weʔĭwe
    qū,qǔ [qu]
    部首: 101
    笔画: 6
    五笔: MA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TW
    四角: 556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弯曲,不直

    曲,象器曲受物之形。——《说文》

    曲,折也。——《广雅·释诂一》

    木曰曲直。——《书·洪范》

    曲,不直也。——《玉篇》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

    曲挺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以曲为美。——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之疏之曲。

    (2) 又如:曲录(弯弯曲曲);曲律(曲吕。弯曲的样子);曲弯弯(像弓一样弯);曲蟮(蚯蚓);曲盖(古时仪杖用的曲柄华盖);曲兵(形体弯曲的兵器)

    (3) 迂曲;婉转 。如:曲谕(婉转动人的教诲);曲止(婉转阻止);曲言(婉言);曲譬(婉转譬喻);曲子(指肠子);曲邃(曲折深邃);曲狭(迂曲狭窄);曲复(迂回曲折)

    (4) 周遍;多方面;详尽 。如:曲止(委曲详尽);曲至(周到);曲防(遍设堤坊)

    (5) 表敬之词 。如:曲延臣算(请求通融,延长我的寿命);曲延(谦称邀请你而使你受到委曲)

    (6) 邪僻,不正派 。如:曲心矫肚(心地阴险,一肚子虚情假意);曲意(委曲己见以奉承他人);曲就(委曲成全);曲全(曲意保全)

    (7) 细,细小 。如:曲惠(小惠);曲智(小智);曲胜(小胜);曲艺(医卜之类的小技艺)

    (8) 假借为“局”。狭隘,拘泥

    毋使人曲之。——《管子·侈靡》

    名词

    (1) 理屈;理亏

    其言曲而中。——《易·系辞下》

    曲在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曲在秦。

    以负秦曲。

    (2) 又如:曲挠(无罪而被枉屈);曲论(歪曲事实的议论;狡辩)

    (3) 弯曲的地方,亦指幽深之处

    在汾一曲。——《诗·魏风·汾沮洳》

    汾之一曲。—— 明· 顾炎武《复庵记》

    (4) 又如:河曲(河流弯曲的地方);曲阿(屋的曲角);曲房(内室,密室);曲屋(周旋曲屈的楼阁);曲隈(曲折隐蔽之处)

    (5) 偏僻的处所;乡里 。如:曲士(乡曲之士);曲落(村庄);曲道(乡曲,乡里);曲辫子(乡愚)

    (6) 小巷 。如:曲头(巷头;街头)

    (7) 蚕箔,用苇或竹编制的养蚕的器具

    勃以织曲薄为生。——《史记·周勃世家》

    (8) 又如:曲簿(养蚕的器具)

    动词

    (1) 使弯曲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弘曲躬而自卑。——《后汉书·郑弘传》

    (2) 又如:曲匝(身体屈曲辗转);曲肱(弯着胳膊作枕头。比喻清贫而闲适的生活)

    名词

    (1) 酒母 。如:红曲;神曲;曲糊(粘浆状态的酒曲);大曲(酿造白酒用的一种曲);酒曲(酿酒用的曲)

    (2) 泛指酒 。如:曲蘖(酒);曲王(指酒神);曲生(酒的别名)

    (3) 另见

    名词

    (1) 乐曲,歌曲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诗

    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

    曲终收拨。

    五更转曲。——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编曲

    (3) 一种韵文形式,盛行于元代,又称元曲

    不复能终曲。——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4) 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一支曲可以单唱,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以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

    量词

    (1) 用于歌曲、乐曲。如:一曲清歌

    (2) 另见

    英文翻译

    crooked, bent; wrong, false

    方言集汇

    ◎ 粤语:kuk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uk7 [沙头角腔] kiuk7 [梅县腔] kiuk7 kiut7 [台湾四县腔] kiuk7 [客语拼音字汇] kiug5 [东莞腔] kiuk7 [宝安腔] kiuk7 [海陆丰腔] kiuk7 [陆丰腔] kiuk7
    ◎ 潮州话:kêk4 kak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丘玉入聲開口三等khyuk/qivkkʰĭw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