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口蜜腹劍
注音 ㄎㄡˇ ㄇ一ˋ ㄈㄨˋ ㄐ一ㄢ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口蜜腹剑 kǒumì-fùjiàn

(1) 口中说话极亲切,心计多端图谋害人

the kiss of death;honey-mouthed and dagger-hearted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成语辨析

口蜜腹剑和“笑里藏刀”;都形容狡诈阴险。但口蜜腹剑偏重在嘴甜;心口不一;“笑里藏刀”语义更重;更阴险。

成语用法

口蜜腹剑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口蜜腹剑”比喻嘴甜心毒。

《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李林甫为相……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啗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 ‘口有蜜,腹有剑’。”
明王世贞《鸣凤记·南北分别》:“这廝口蜜腹剑,正所谓慝怨而友者也。”
朱自清《论老实话》:“‘口蜜腹剑’却真成了小人了。”
冰心《<儿童文学剧本选>序言》:“勇敢机智的三姐妹,都在这些小动物和小植物的帮助和提醒之下,打倒了‘口蜜腹剑’的老狼。”

口蜜腹剑的国语词典

语本《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唐纪三十一.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啗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形容一个人嘴巴说的好听,而内心险恶、处处想陷害人。

口蜜腹剑的网络释义

口蜜腹剑 (成语)

  • 口蜜腹剑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kǒu mì fù jiàn,形容人阴险。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 口蜜腹剑的翻译

    日语: 口に蜜あり腹に剣あり,真綿(まわた)に針(はり),笑中(しょうちゅう)に刀あり
    俄语: на устáх мёд,а за пáзухой нож <ковáрный>

    口蜜腹剑造句

    那个口蜜腹剑的家伙骗了我的钱。
    他满嘴甜言蜜语,会不会是口蜜腹剑,别有居心呢?
    谁是口蜜腹剑的伪君子,我心中有数。
    你可要提防这种口蜜腹剑的"朋友"。
    这种人口蜜腹剑,谁知道他内心裡打什么坏主意。
    口蜜腹剑的伴侣比不共戴天的敌人还坏。
    有家餐厅刚换壁纸,家徒四壁很是美丽,灯火阑珊配上四面楚歌,非常有气氛。十面埋伏的女服务生们四处招蜂引蝶,忙着为客人围魏救赵,口蜜腹剑到让人误认到了西方极乐世界。
    他是个口蜜腹剑的伪君子,不能深交。
    那个口蜜腹剑的阴险小人到老板那里告了我一状。
    他是一位口蜜腹剑的伪君子。
    这个口蜜腹剑的家伙,不少人都上过他的当,受过他的骗,通过大量事实,大家才认清了他的丑恶面目。
    这件事他表现得太积极了,得小心他口蜜腹剑、笑裡藏刀,别有居心。
    唐朝的李林甫是一个口蜜腹剑的人。
    你把这种口蜜腹剑的人当朋友,小心他别有用心。
    她实在太单纯了,才会被这种口蜜腹剑的人所骗。
    这种人口蜜腹剑,谁知道他内心里打什么坏主意。
    那个男的口蜜腹剑,几句甜言蜜语,哄得她团团转,等骗到钱后人就失踪了。
    他就是爱听奉承话,即使遇到口蜜腹剑的人,他也会全然相信。
    别看他当面人模人样的,可背后常搞阴谋诡计,是个口蜜腹剑的家伙。
    口蜜腹剑的人,公司怎能不陷入经营危机?

    汉字详情

    kǒu [kou]
    部首: 319
    笔画: 3
    五笔: KKKK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
    四角: 6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国语·晋语》

    口之为言达也。——《春秋·元命苞》

    口者心之门户。——《鬼谷子·捭阖》

    勺饮不入口七日。——《左传·定公四年》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口腹(指饮食);口分(口福);口滑(指吃东西失去控制;说话不谨慎);口辅(面颊。辅:颊);口眼弗闭(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里摆菜碟儿(比喻嘴上说得很好,但无实惠)

    (4) 出入通过的地方

    山有小口。——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由接官亭至城门口。——《广东军务记》

    俱会大通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彭蠡之口有 石钟山焉。—— 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井口;矿井口;火山口

    (6) 人口,人口数量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

    视高曾祖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

    (8) 又

    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9) 又如:口赋(古时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口合不敷(口粮不够,难以度日);口井(计口分田,实行井田制)

    (10) 言语 。如:口声(议论;舆论;口实;话柄);口重(言语太重,使人难以接受)

    (11) 口才

    王有女陵,慧有口。——《汉书·淮南王刘安传》

    (12) 又如:口沸(说话滔滔不绝,如水之沸腾);口困(说破了嘴);口稳(说话谨慎);口拙(不善言语);口卞(口才;能言善辩)口坠天花(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

    (13) 指牲口的年龄 。如:口小(牲口年龄小);口硬(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14) 关口。指长城的关口 。如:口外(长城以北的地区。亦指关外);口内(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15) ∶性质相同或相近单位的管理系统 。如:归口;农林口;丝毛织品的生产单位应归轻纺口儿管理

    (16) 通商码头,港口 。如:五口通商;口澳(港口)

    (17) 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刀口不捲。——《水浒传》

    (18) 边、沿、圈,物的外缘或边界、常成弯形或圆形 。如:碗口;杯口

    形容词

    口头的。嘴说的,说话的,非书写的 。如:口词(案件中原告或被告的口供);口谈(口头禅;冠冕堂皇的话);口论(口头论说);口对(口头回答)

    量词

    (1) 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发炮数口。——《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三口之家;一口井;二口猪;一口钢刀

    英文翻译

    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u3 heu3 [宝安腔] kiu3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heu3 keu3 [东莞腔] keu3 [梅县腔] heu5 keu3 [陆丰腔] keu3 [客英字典] keu3 h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heu3 [海陆丰腔] kieu3 he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后上聲開口一等kʰəukhux/qov
    [mi]
    部首: 603
    笔画: 14
    五笔: PNT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JPHI
    四角: 301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虫,宓( )声。本义:蜂蜜,蜜蜂采取花液酿成的甜汁)

    (2) 同本义

    蜜为蜂液,食蜜少多,则令人毒。——汉· 王充《论衡》

    (3) 又如:蜜勺(蜜酒);蜜供(涂有蜜汁的糕点);蜜酒(以蜂蜜酿造而成的酒);蜜浆(以蜂蜜制作的饮料);蜜饵(在米面中加蜜调制而成的糕饼)

    (4) 像蜂蜜的甜东西 。如:糖蜜;蜜蜡(即蜡烛);蜜炬(蜡烛)

    形容词

    (1) 比喻甘美 。如:蜜甜(犹甜蜜);甜言蜜语(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的好听的话);蜜煎煎(形容极甜);蜜蜜甜(形容极甜)

    (2) 同“密” 。如:蜜勿(机密,机要)

    英文翻译

    honey; sweet; nectar

    方言集汇

    ◎ 粤语:mat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et8 mit8 [东莞腔] mit8 [海陆丰腔] met8 mit8 [客英字典] met8 mit8 [沙头角腔] mit8 [宝安腔] mit8 [陆丰腔] met8 [梅县腔] met8 [客语拼音字汇] med6 mid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彌畢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mjit/mitmĭĕt
    [fu]
    部首: 444
    笔画: 13
    五笔: ETJ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OAE
    四角: 782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复声。此为后起形声字,初文应即“畐”( )字,象人腹部之形。本义:肚子)

    (2) 同本义

    腹,厚也。——《说文》。按,脐上下两旁也。

    坤为腹。——《易·说卦传》

    入于左腹。——《易·明夷》

    腹者至阴之所居。——《素问·评热病论》

    自脐以下曰水腹。——《释名》

    腹饥不得食。——晁错《论贵粟疏》

    (3) 又如:腹痛(肚子痛);腹肠(肚肠,肚子);腹围(腰带);腹如垂瓠(形容肚皮松瘪难看);腹便便(形容肚子肥满)

    (4) 比喻中央部分 。如:腹城(内地的城);腹居郡(位于中心地区的郡县);腹腴(内地富饶之区);腹民(内地的居民)

    (5) 内心

    腹诽而心谤。——《汉书·灌夫传》

    (6) 又如:腹诽(口里不说,心里不以为然);腹记(暗记在心);腹热(内心焦急);腹悲(心里暗悲);腹咏(内心歌咏);腹咒(心中咒骂)

    形容词

    厚 。如:腹坚(谓冰结得既厚且坚)

    动词

    (1) 怀抱

    先妣出入操作必腹之。——方苞《王处士墓表》

    (2) 容纳

    巴蛇腹象,足觌厥大。——柳宗元《天对》

    英文翻译

    stomach, belly, abdomen; inside

    方言集汇

    ◎ 粤语:fu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uk7 [陆丰腔] buk7 [海陆丰腔] buk7 [客英字典] buk7 [台湾四县腔] buk7 [梅县腔] buk7 [东莞腔] fuk8 [客语拼音字汇] bug5 [宝安腔] fu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方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pĭukpiuk
    jiàn [jian]
    部首: 208
    笔画: 9
    五笔: WGI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MLN
    四角: 82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刀,佥( qiān)声。本义:古代兵器。长刃两面,中间有脊,短柄)

    (2) 同本义

    劒,人所带兵也。——《说文》。注:“今之匕首。”

    昔葛卢之山发而出金, 蚩尤受而制之为剑。——《管子》

    负剑辟咡诏之。——《礼记·曲礼》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虞世南《从军行》

    (3) 又如:剑锷(剑的锋刃);剑首(剑环。用玉或金属制成,上面镂刻有花纹);剑气(剑的光芒;比喻人的声望)

    (4) 剑术 。如:剑士(剑术高明的人);剑仙(精于剑术的仙人)

    动词

    (1) 以剑杀人

    剑斩虞常。—— 东汉·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有司马叔持者,白日于都市手剑父仇。—— 潘岳《马穫督诔序》

    (2) 挟在胁下

    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

    英文翻译

    sword, dagger, saber

    方言集汇

    ◎ 粤语:gim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