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颂

zàn sòng [ zan song]
繁体 贊頌
注音 ㄗㄢˋ ㄙㄨㄥ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赞颂 zànsòng

(1) 赞美歌颂

极口赞颂
eulogy

词语解释

  1. 赞美歌颂。

    《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其年,黄龙见 鄴 西 漳水 , 衮 上书赞颂。” 唐 司空图 《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粃糠麟阁之雄,孰为上将?赞颂龙庭之绩,彼独何人?”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人们编成许多诗歌来赞颂这珍奇的友谊。”

  2. 文体名。“赞”和“颂”的并称。

    宋 叶适 《宏词》:“若乃四六对偶,铭檄赞颂,循沿 汉 末以及 宋 齐 ,此真两 汉 刀笔吏能之而不作者,而今世谓之奇文絶技,以此取天下士而用之於朝廷,何哉?”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碑誌与纪传不同,碑誌或奉敕撰,或存交谊,或后嗣请求,体兼赞颂,称善不称过。”

引证解释

⒈ 赞美歌颂。

《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其年,黄龙见鄴西漳水,衮上书赞颂。”
唐司空图《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粃糠麟阁之雄,孰为上将?赞颂龙庭之绩,彼独何人?”
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人们编成许多诗歌来赞颂这珍奇的友谊。”

⒉ 文体名。“赞”和“颂”的并称。

宋叶适《宏词》:“若乃四六对偶,铭檄赞颂,循沿汉末以及宋齐,此真两汉刀笔吏能之而不作者,而今世谓之奇文絶技,以此取天下士而用之於朝廷,何哉?”
清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二:“碑誌与纪传不同,碑誌或奉敕撰,或存交谊,或后嗣请求,体兼赞颂,称善不称过。”

赞颂的国语词典

赞扬、称颂。

如:「他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为人们赞颂不已。」

赞颂的网络释义

赞颂

  • 赞颂:汉语词语
  • 赞颂:雷武铃所著诗集
  • 赞颂 (汉语词语)

  • 赞颂是一个汉语词语,
  • 拼音: zàn sòng
  • 释义:1、赞美歌颂。2. 文体名。“赞”和“颂”的并称。
  • 出自《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
  • 赞颂造句

    人们对刘、关、张三人誓同生死的金兰之契,是极为赞颂的。
    一场活动的结束必须有精彩动人的主持人结束语才算画上完美的句号。因此与主持人的开场白遥相呼应是必要的,对整个晚会的精彩及肯定是必要的,对美好的今宵赞颂及充满灿烂的明朝渴望也是必要的。对于主办单位的祝愿也是必要的。感谢之余,说一些可人温婉的话语,拉近所有人的距离之外,也让人对整个活动留下深深的回味。
    老师,每天为了我们祖国的花朵,呕心沥血,像桥一样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她们从没有一句怨言,像蜡烛一样奉献自己,照亮他人成功的路。在你遇到疑难问题的时候,总是老师不厌其烦的一遍遍讲思路和过程,她们,是最值得赞颂的人。
    我的赞颂像一只欢乐的鸟,振翼飞越海洋。
    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依依别情或言别后的思念。
    这位教授家学渊源,三代著书立说,为世人赞颂。
    了,花儿开了,绿意蛊然了这样的无私为人带来温暖的精神,是那么的难得,正是因为他的种种,人们才愿意去赞颂它,我爱你,迷人的春天,迷人的春风。
    其中,值得赞颂的是心灵之美,心灵的美最美。
    路灯是值得称赞的,我要赞颂这平凡的路灯。我赞美路灯的朴实。
    有一种爱被世人所赞颂,有一种爱可以让人每时每刻都感受到它所带来的温暖。这种爱就是母爱。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无不称赞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最不求回报的爱。
    这首颂诗充分体现出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意。
    有人赞颂你,也会有人指责你。和指责你的人交朋友,远离赞颂你的人。
    如果把母爱比做是一枝盛开的百合,在每个角落中散发着它迷人的芳香,那么父爱就是一株茉莉,它在某个角落中默默地吐着它那清新的芬芳!向来只有赞颂母爱的伟大,可又有谁知道父爱的含蓄!
    白云上与乾隆年间在扬州府活动的一批知识分子都有交往,如蒋士铨、李道南、李保泰、金兆燕、张云璈等,他们留下了上百篇赞颂白云上的诗文。
    收到奖励的老兵无不感激流涕,纷纷赞颂您的大方和仁慈。
    或优雅或华丽的曲调,间或伴着赞颂经文的唱诵,轻音梵唱在群山古寺间环绕,成为当地朝圣者们又一净化身心的体验。
    我们有百万种原因来礼敬和赞颂佛陀——至高无上的说法者和无与伦比的导师,但其中有一个特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佛陀教导了我们缘起。宗喀巴大师。
    在赞颂蜡烛的同时,也不由得想起了孜孜以求诲人不倦的老师。他们就像蜡烛,时间的火苗熔化着老师的青春。老师是学生征程中的蜡烛,永远为学生胜利的终点,而教诲则是那不灭的烛光,永远照亮着学生的心灵。
    你当我是浮夸吧,夸张只因我很怕。似木头似石头的话,得到注意吗?其实怕被忘记,至放大来演吧。很不安怎去优雅,世上还赞颂沉默吗?黄伟文。
    得到赞颂的是神,但更应受赏的是那些古代的化学家。

    汉字详情

    zàn [zan]
    部首: 401
    笔画: 16
    五笔: TFQ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UBO
    四角: 248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本义:进财货以求谒见)

    (2) 同本义

    赞,见也。——《说文》。按,玉帛雉羔雁之属皆贝类。贝者,佐见之具。

    进见以见为礼也。——《说文》锴注

    (3) 又如:赞谒(进见);赞献(进献祭品);赞见(进见)

    (4) 导引

    太史赞王,王敬从之。——《国语》

    (5) 又如:赞引(引导);赞见(引见);赞谕(引导教谕)

    (6) 辅佐,佐助

    赞,佐也。——《小尔雅·广诂》

    益赞于禹曰。——《书·大禹谟》

    主人之赞者西面北上。——《仪礼·乡饮酒礼》

    卿大夫赞君。——《礼记·明堂位》

    子若能以忠信赞君。——《国语·晋语》

    赞帷幄之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资治通鉴》

    赞军校尉。(武官名,相当于参谋。)

    (7) 又如:赞善(官名。唐始置,为太子属官,掌司从、辅佐);赞元理化(辅佐皇帝推行德化);赞翼(辅助);赞赞(努力帮助)

    (8) 称颂;赞美

    自赞于平原君。——《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心计交赞之。——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9) 又如:赞拜(臣子朝拜皇帝时,赞礼的人在旁唱礼);盛赞(极力称赞);赞尚(看重别人的长处并加以称扬)

    (10) 告诉;介绍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11) 明白

    总百氏,赞篇章。——《汉书》

    (12) 又如:赞阅(明察历练)

    (13) 参与

    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史记》

    (14) 又如:赞议(参议);赞决(参与决策)

    (15) 选拔

    命太尉赞桀俊,遂贤良,举长大。——《礼记·月令》

    名词

    (1) 一种抒情文体,常以情调的特别激扬、风格的精炼为标志 。如:天安门赞

    (2) 对某人或某事(如对死者的品质和贡献)的赞颂 。如:像赞;赞评(史家的赞词与评论)

    (3) 司仪

    伊陟赞于巫咸。——《书·咸有一德》

    将闾曰:“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4) 又如:赞仪(司礼之人);赞撤(古代祭祀完毕,大祝帮助小祝撤去祭器)

    (5) 姓

    动词

    (1) 称赞;颂扬

    进不党以赞己,退不黩于庸人。——《后汉书》

    下诏褒赞。——《三国志·许褚传》

    (2) 又如:赞述(欣赏他人的美善而加以称扬)

    (3) 辅佐,帮助

    幽赞天地。——汉《白石神君碑》

    幽赞神明。——汉《孔庙置守庙百石卒史碑》

    赞拜王庭。——汉《山阳太守祝睦后碑》

    名词

    (1) 以颂扬人物为主的一种文体 。如:像赞;小赞

    (2) 佛经中佛教徒歌颂教主释迦牟尼及其他佛陀的文辞

    是夜黄昏,僧徒礼赞,螺呗间作,渤海命军侯悉擒械之来。——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

    英文翻译

    help, support, assist, aid

    方言集汇

    ◎ 粤语:zaan3

    宋本广韵

    sòng [song]
    部首: 616
    笔画: 10
    五笔: WCD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CIMBO
    四角: 817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公声。从“页”的字一般与“头”有关。本义:容貌,仪容)

    (2) 同本义

    颂,貌也。——《说文》

    鲁徐生善为颂。——《汉书·儒林传》

    庶考斯之颂仪。——《杨统碑》。经传皆以容为之。

    (3) 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容”

    (4) 占兆之词

    其颂皆千有二百。——《周礼·大卜》

    (5) 《诗经》的六义之一 。与风、雅、赋、比、兴合称六义。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之一,即收集在《周颂》、《鲁颂》、《商颂》中的祭祀时用的舞曲歌辞

    (6) 文体之一,指以颂扬为目的的诗文 。常以情调的特别激扬、风格的精炼、诗行的长短不一和诗节形式的复杂为标志。如:史岑《出师颂》;颂赞(文体名。颂,是用以歌颂功德,如扬雄有《赵充国颂》;赞原用于赞美,后来也用于评论。如袁宏有《三国名臣序赞》)

    动词

    (1) 歌颂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什一行而颂声作矣。——《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2) 又如:颂椒(歌颂皇后);颂子(文体的一种);颂古(佛家语。指选过去的公案,用诗句来颂出它的思想精义);颂美(赞扬他人的功德)

    (3) 祝颂 。如:顺颂时安;并颂俪祉

    (4) 通“诵”。朗读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否?——《孟子·万章下》

    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颂读,昼夜不息。——《后汉书·逸民传》

    英文翻译

    laud, acclaim; hymn; ode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6

    宋本广韵

    赞颂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