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颂

chuán sòng [ chuan song]
繁体 傳頌
注音 ㄔㄨㄢˊ ㄙㄨㄥ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传颂 chuánsòng

(1) 传播颂扬

全村人传颂着他英勇救人的事迹
eulogize

词语解释

  1. 指被传扬称颂之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称上古之传颂,辩而不慤,道先王仁义而不能正国者,此亦可以戏而不可以为治也。”

  2. 传扬歌颂。

    宋 曾巩 《移沧洲过阙上殿札子》:“﹝ 英宗 ﹞自践东朝,渊默恭慎,无所言议施为,而天下传颂称説,德号彰闻。” 明 李贽 《与焦弱侯》:“或以浮名传颂,而其实索然。” 鲁迅 《准风月谈·后记》:“但我以为作文人究竟和‘大出丧’有些不同,即使雇得一大群帮闲,开锣喝道,过后仍是一条空街,还不及‘大出丧’的虽在数十年后,有时还有几个市侩传颂。”

引证解释

⒈ 指被传扬称颂之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称上古之传颂,辩而不慤,道先王仁义而不能正国者,此亦可以戏而不可以为治也。”

⒉ 传扬歌颂。

宋曾巩《移沧洲过阙上殿札子》:“﹝英宗﹞自践东朝,渊默恭慎,无所言议施为,而天下传颂称説,德号彰闻。”
明李贽《与焦弱侯》:“或以浮名传颂,而其实索然。”
鲁迅《准风月谈·后记》:“但我以为作文人究竟和‘大出丧’有些不同,即使雇得一大群帮闲,开锣喝道,过后仍是一条空街,还不及‘大出丧’的虽在数十年后,有时还有几个市侩传颂。”

传颂的国语词典

广为流传、颂赞。

如:「黄花冈烈士的精神,至今仍为我们所传颂。」

传颂的网络释义

传颂

  • 传颂(英文:to be eulogized everywhere; to be on everybody's lips),中国汉语词汇,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解释为“辗转传布颂扬”之意,区别于“传诵”。
  • 传颂造句

    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千古传颂。
    赖宁舍身救人的事迹被广为传颂。
    包拯铁面无私,是历史上被人传颂的清官。
    诸葛亮料事如神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
    三国时的张飞可谓勇冠三军,也由此而被后人传颂。
    管鲍之交,从古到今都难得到,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所传颂。
    人们也只有传颂着他们化成一对蝴蝶。
    忠德所体现出的忠义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在传颂和宣扬的精神,无数圣哲先贤和民族英雄都为我们诠释了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和可贵精神。
    在盂县梁家寨,有关彭真渠的故事深入人心,被广为传颂。
    此外,阜宁的马家荡湿地也是远近闻名,自古以来就有“八八六十四荡,马家荡是首荡”之说,“马良独修金山寺,不用江南一锹土”的传说更是传颂千古。
    慈母心,手中线,百善敬老孝为先。桃园情,三结义,千古传颂兄弟篇。恐踩蚁,轻下足,万载流芳仁爱延。国文明,人和谐,亿万炎黄不可撼。
    汉将李广精于此道,“夜射饮羽”的故事为人传颂。
    历史上,木兰代父从军、黄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鲤等孝敬老人的佳话传颂至今。
    费左氏为人广泛传颂的阃范懿德,起源自十七年前。
    日行善德,爱心从此延续;胸怀仁德,文明从此延续;传颂礼德,友谊从此延续;树立孝德,风尚从此延续;感恩戴德,真情从此延续:修身律己,思贤向德!
    有的人生前大起大落,甚至连遭大灾大难,最终却艰难玉成,留下了传颂千古的大成就、大名声。
    一个广被传颂“宁叫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的“奸贼”,竟能立下遗嘱,分香卖履。
    如果艾玛人心中晨曦宇宙的神祗轻轻地停住时间,每个生命的质量都将赤裸地被放在神的眼中称量,会有一段闪光的关于克隆人类的英雄战歌被久久传颂。
    海市蜃楼的不真实并不妨碍它的美为世人所传颂。
    这个赛季第三周的周最佳的称号让大家兴高采烈,争相传颂。

    汉字详情

    chuán,zhuàn [chuan,zhuan]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FN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QNI
    四角: 25232

    详细解释

    chuán

    动词

    (1) 传递;传送

    速于置郵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传家(传于后代子弟);传衣(继承衣钵);传首(传送首级);传运(传递运输);传演(传递演变)

    (3) 传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4) 又如:传度(传授);传派(传授的流派);传旨(传授意旨);传书(传授书籍)

    (5) 让位;传代

    不传于贤而传于子。——《孟子》

    (6) 又如:传位(传授帝王权位);传政(传授政权)

    (7) 留传

    功如丘山,名传后时。——《盐铁论·非鞅》

    此世所以不传也。——苏轼《石钟山记》

    居第当传子孙。——司马光《训俭示康》

    (8) 又如:传世(后传到后世);传灯(传留佛法);传祚(流传后世);家传秘方

    (9) 充分或确切地表明;表达

    传神写照。——《世说新语·巧艺》

    (10) 又如:传真(画肖像)

    (11) 召,叫来。发出命令叫人来

    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红楼梦》

    (12) 又如:传嘴(传话);传会(传呼);传答(传达);传证人

    (13) 另见 zhuàn

    zhuàn

    名词

    (1) 驿站所备的车

    晋侯以传召 伯宗。——《左传·成公五年》

    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韩非子·爱臣》

    (2) 驿站;驿舍

    昔者赵氏袭 卫,车舍人不休传。——《战国策·齐策五》

    发人修道,缮理亭传。——《后汉书·陈忠传》

    (3) 又如: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传吏(驿舍的官吏);传马(驿站所用的马);传乘(驿站的车马);传宰(管理驿站的小官)

    (4) 符信

    凡所达货贿者,则以节传出之。——《周礼》

    诈刻传出关归家。——《汉书·宁成传》

    (5) 传记

    吾已作传。——清· 袁枚《祭妹文》

    善传游侠。——孙文《序》

    (6) 又

    为五百人立传。

    (7) 又如:自传;外传;别传;传状(传记行状);传叙(人物传记);传诔(传记和诔文)

    (8) 指以描述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如:《水浒传》;《儿女英雄传》

    (9) 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

    六艺经传。——唐· 韩愈《师说》

    (10) 又如:传注(解释经籍的文字);传诂(解释经籍的文字);传疏(诠释经义的文字);传笺(谓《诗经》的注解)

    动词

    (1) 作传;记载

    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 唐· 韩愈《送杨少尹序》

    (2) 又如:前半部传的是傅仪

    (3) 另见 chuán

    英文翻译

    summon; propagate, transmit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4
    ◎ 潮州话:〖tuang5(thûang)[潮州]tuêng5〗 〖deng7 [揭阳、潮阳]duang7〗

    宋本广韵

    sòng [song]
    部首: 616
    笔画: 10
    五笔: WCD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CIMBO
    四角: 817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公声。从“页”的字一般与“头”有关。本义:容貌,仪容)

    (2) 同本义

    颂,貌也。——《说文》

    鲁徐生善为颂。——《汉书·儒林传》

    庶考斯之颂仪。——《杨统碑》。经传皆以容为之。

    (3) 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容”

    (4) 占兆之词

    其颂皆千有二百。——《周礼·大卜》

    (5) 《诗经》的六义之一 。与风、雅、赋、比、兴合称六义。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之一,即收集在《周颂》、《鲁颂》、《商颂》中的祭祀时用的舞曲歌辞

    (6) 文体之一,指以颂扬为目的的诗文 。常以情调的特别激扬、风格的精炼、诗行的长短不一和诗节形式的复杂为标志。如:史岑《出师颂》;颂赞(文体名。颂,是用以歌颂功德,如扬雄有《赵充国颂》;赞原用于赞美,后来也用于评论。如袁宏有《三国名臣序赞》)

    动词

    (1) 歌颂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什一行而颂声作矣。——《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2) 又如:颂椒(歌颂皇后);颂子(文体的一种);颂古(佛家语。指选过去的公案,用诗句来颂出它的思想精义);颂美(赞扬他人的功德)

    (3) 祝颂 。如:顺颂时安;并颂俪祉

    (4) 通“诵”。朗读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否?——《孟子·万章下》

    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颂读,昼夜不息。——《后汉书·逸民传》

    英文翻译

    laud, acclaim; hymn; ode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