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

gē sòng [ge song]
繁体 歌頌
注音 ㄍㄜ ㄙㄨㄥ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歌颂 gēsòng

(1) 歌咏、颂扬某一事物

歌颂好人好事
自古以来,多少人就歌颂过它,赞美过它,把它作为崇高的品质的象征。——《松树的风格》
magnify;sing in praises of

(2) 以歌曲或诵唱来颂扬或赞颂

歌颂劳模
chant

词语解释

  1. 歌唱《颂》诗。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颂》,曰:‘至矣哉!’” 杜预 注:“《颂》者,以其成功告于神明。”后谓用诗歌颂扬,亦泛谓用言语文字赞美。《后汉书·隗嚣传》:“﹝ 王莽 ﹞矫託天命,伪作符书……戏弄神祇,歌颂祸殃。” 唐 韩愈 《上宰相书》:“其业则读书著文,歌颂 尧 舜 之道。” 明 张居正 《贺瑞雪表》:“同万民而歌颂,莫罄豫鸣。” 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切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须歌颂之。”

  2. 指歌功颂德的诗文。

    《汉书·王褒传》:“﹝上﹞数从 褒 等放猎,所幸宫馆,輒为歌颂,第其高下,以差赐帛。”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是以丰功韙命,润色縢策,盛德形容,藻被歌颂。”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六·景范碑》:“垂其训聚而为坟典,形其美流而为歌颂。”

引证解释

⒈ 歌唱《颂》诗。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颂》,曰:‘至矣哉!’”
杜预注:“《颂》者,以其成功告于神明。”
后谓用诗歌颂扬,亦泛谓用言语文字赞美。 《后汉书·隗嚣传》:“﹝王莽﹞矫託天命,伪作符书……戏弄神祇,歌颂祸殃。”
唐韩愈《上宰相书》:“其业则读书著文,歌颂尧舜之道。”
明张居正《贺瑞雪表》:“同万民而歌颂,莫罄豫鸣。”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切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须歌颂之。”

⒉ 指歌功颂德的诗文。

《汉书·王褒传》:“﹝上﹞数从褒等放猎,所幸宫馆,輒为歌颂,第其高下,以差赐帛。”
南朝宋鲍照《河清颂》:“是以丰功韙命,润色縢策,盛德形容,藻被歌颂。”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六·景范碑》:“垂其训聚而为坟典,形其美流而为歌颂。”

歌颂的国语词典

以诗文来颂扬、赞美。唐.元结〈大唐中兴颂〉:「前代帝王,有盛德大业者,必见于歌颂。若今歌颂大业,刻之金石,非老于文学,其谁宜为?」也作「歌诵」。

歌颂的网络释义

歌颂 (汉语词语)

  • 歌颂,汉语词汇,

  • 拼音:gē sòng

  • 歌唱《颂》诗或指歌功颂德的诗文。

歌颂造句

这部小说歌颂了子弟兵的英雄事迹。
鲁迅一生诅咒中国的黑暗面,歌颂中国的光明前景。
人们钦佩梅花不畏严寒的精神,吟诗作画歌颂她的品格。
即使今天是你的生日,但也不能胡作非为。愿你的生日是对生命的歌颂,祝健康快乐,学习成绩蒸蒸日上。
从古到今,人民歌颂的都是清正廉洁、不畏权势的官员,痛恨的是那些贪官污吏。
这样一个狗彘不若的王爷,杜甫却偏偏对他怀念不已,并假借人民之口而加以歌颂。
那首诗是歌颂伟大领袖毛泽东的。
颓废,不值得歌颂,又不忍掩埋。
这就像我们听过的精彩故事,歌颂伟大的事迹,充满了黑暗和危险。
作家用诗文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
歌颂我们美丽的祖国。
这虽是一部叙事诗,故事的情节并不太复杂,而撒尼人民借助它发挥了自己的情感,用了一千五六百行诗句才唱完它。他们在叙述一个故事,实际上在对他们的英雄人物进行歌颂,爱憎是分明的,强烈的。
愿我的生日是对生命的歌颂,祝健康快乐,学习成绩蒸蒸日上。
爸爸写了一篇歌颂家乡巨变的抒情散文。
这篇课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
在我们周围,随时都可以发现好人好事,值得歌颂。
作者抓住小草什么和什么的特质,歌颂了什么的美德和什么、什么的人际关系。
这篇文章歌颂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字里行间流露出深厚的感情。
小溪正发出优美的潺潺水声,似乎在歌颂着生的喜悦和爱的光芒。
如果你曾歌颂黎明,那麽也请你拥抱黑夜。

汉字详情

[ge]
部首: 427
笔画: 14
五笔: SKS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MRNO
四角: 176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欠,哥声。从“欠”,表示与口有关系。本义:唱)

(2) 同本义

歌,咏也。——《说文》

歌者,长引其声以诵之也。——《说文系传》

不鼓缶而歌。——《易·离》

歌永言。——《虞书》

歌咏其声也,长言也。——《礼记·乐记》

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诗·魏风·园有桃》传

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楚狂 接舆歌而过 孔子——《论语·微子》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对歌(一问一答地唱歌);高歌(放声歌唱);歌吹(歌唱,吹奏);歌鼓(歌唱并击鼓);歌戏(歌唱嬉戏)

(4) 歌颂,赞美

故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竟竭蹶而趋之。——《荀子·儒效》

诗人歌功。——扬雄《赵充国颂》

(5) 又如:歌功(颂扬他人的功德);歌思(歌颂思慕);歌叹(歌颂赞叹)

(6) 奏乐;伴奏

歌于斯,哭于斯。——《礼记》

往往会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7) 又指鸣叫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宋· 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

(8) 作歌;作诗

夫也不良,歌以讯止。——《诗·陈风·墓门》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名词

(1) 歌曲;歌词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

(2) 又如:校歌;民歌;国歌;歌头曲尾(诗歌和散曲联唱的一种歌曲形式);歌味(歌曲的风味);歌儿(歌曲);歌章(歌曲。音乐一曲为一章,故称)

(3) 诗体的一种 。如:《长恨歌》;歌行(古代乐府诗的一体);歌诗(配有乐谱可以歌唱的乐府诗)

(4) 古用同“哥”。一指兄长;一指父亲 。如:歌歌(同“哥哥”。指父亲)

英文翻译

song, lyrics; sing, chant; praise

方言集汇

◎ 粤语:go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1 [梅县腔] go1 go2 [宝安腔] go1 [东莞腔] go1 [海陆丰腔] go1 [客英字典] go1 [台湾四县腔] go1 [客语拼音字汇] go1 [陆丰腔] go1
◎ 潮州话:g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俄平聲開口一等ka
sòng [song]
部首: 616
笔画: 10
五笔: WCD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CIMBO
四角: 817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公声。从“页”的字一般与“头”有关。本义:容貌,仪容)

(2) 同本义

颂,貌也。——《说文》

鲁徐生善为颂。——《汉书·儒林传》

庶考斯之颂仪。——《杨统碑》。经传皆以容为之。

(3) 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容”

(4) 占兆之词

其颂皆千有二百。——《周礼·大卜》

(5) 《诗经》的六义之一 。与风、雅、赋、比、兴合称六义。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之一,即收集在《周颂》、《鲁颂》、《商颂》中的祭祀时用的舞曲歌辞

(6) 文体之一,指以颂扬为目的的诗文 。常以情调的特别激扬、风格的精炼、诗行的长短不一和诗节形式的复杂为标志。如:史岑《出师颂》;颂赞(文体名。颂,是用以歌颂功德,如扬雄有《赵充国颂》;赞原用于赞美,后来也用于评论。如袁宏有《三国名臣序赞》)

动词

(1) 歌颂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什一行而颂声作矣。——《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2) 又如:颂椒(歌颂皇后);颂子(文体的一种);颂古(佛家语。指选过去的公案,用诗句来颂出它的思想精义);颂美(赞扬他人的功德)

(3) 祝颂 。如:顺颂时安;并颂俪祉

(4) 通“诵”。朗读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否?——《孟子·万章下》

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颂读,昼夜不息。——《后汉书·逸民传》

英文翻译

laud, acclaim; hymn; ode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6

宋本广韵

歌颂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