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

niú ròu [ niu rou]
注音 ㄋ一ㄡˊ ㄖㄡ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牛肉 niúròu

(1) 阉牛、奶牛或其它成年牛宰杀后供食用的肉

beef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beef] 阉牛、奶牛或其它成年牛宰杀后供食用的肉 牛肉(beef),是肉类食品之一。中国的人均牛肉消费量仅次于猪肉。牛肉蛋白质含量高 ,而脂肪含量低,味道鲜美。牛肉分黄牛、水牛、牦牛、乳牛四种。

牛肉的国语词典

牛的肌肉。

如:「有些农家为了感念牛的辛勤耕作而不吃牛肉。」

牛肉的网络释义

牛肉 (牛肉)

  • 牛肉(拼音:niú ròu),指从牛身上获得的肉,为常见的肉品之一。来源可以是奶牛、公牛、小母牛。牛的肌肉部分可以切成牛排、牛肉块或牛仔骨,也可以与其他的肉混合做成香肠或血肠。其他部位可食用的还有牛尾、牛肝、牛舌、牛百叶、牛胰腺、牛胸腺、牛心、牛脑、牛肾、牛鞭。牛肠也可以吃,不过常用来做香肠衣。牛骨可用做饲料。
  • 阉牛和小母牛肉质相似,但阉牛的脂肪更少。年纪大的母牛和公牛肉质粗硬,常用来做牛肉末。肉牛一般需要经过育肥,饲以谷物、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 牛肉是世界第三消耗肉品,约占肉制品市场的25%。落后于猪肉(38%)和家禽(30%)。美国、巴西和中国是世界消费牛肉前三的国家。按2009年人年消费来看,阿根廷以64.6千克排名第一,美国为42.1千克,欧洲为11.9千克。最大的牛肉出口国包括印度、巴西、澳大利亚和美国。牛肉制品对于巴拉圭、阿根廷、爱尔兰、墨西哥、新西兰、尼加拉瓜、乌拉圭的经济有重要影响。
  • 牛肉的翻译

    英语: beef
    德语: Rind (S)​, Rindfleisch (S)​
    法语: viande de boeuf, viande bovine

    牛肉造句

    我闻见正在烧烤的牛肉串,迫不及待地就冲过去。
    你为了一块不识时务的牛肉放我鸽子?
    在日本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看到牛肉饭的快餐连锁店。
    牛肉是很好的补充体力的食物。但是如果像你说的每天每餐都吃一斤牛肉,估计很快你就会腻味了。饮食要均衡合理。肉类可以每天换着样的吃,配合蔬菜和适量的运动,时间长了会看到效果的。
    只见他正往腌牛肉上涂热芥子酱,显然吃得津津有味。
    双手冻得又红又肿,活像煮熟的牛肉。
    把牛肉馅和胡萝卜丝搅拌在一起。
    他垂涎三尺地说:"老婆!牛肉炖好了没?"。
    今天妈妈做的牛肉吃起来很鲜嫩。
    牛肉尝起来的味道糟透了,所以晚餐时没人去碰它。
    奶牛肉通常最后被制成汉堡的夹馅,而肉用牛经常被喂食抗生素,以及那些经过传染病治疗的奶牛所产的无法销售的“坏牛奶”。
    有的人用猪肉代替牛肉卖,真是滥竽充数。
    例如,每周五当我准备美味菜炖牛肉汤以供第二天坡道滑雪享用时,就会感觉置身于美妙的厨房时光中。
    肉冻就是牛肉味的吉露果子冻。
    最受欢迎的点心是虾饺、带摺的蒸饺、牛肉丸和肠粉。
    他们把加了奶油糖果的蛋糕、川味牛肉干和柚子果酱,放进盒子里打包。
    锅内留底油,放入干辣椒和花椒翻炒出香味,牛肉片回锅炒匀,加入调味翻炒均匀至干。
    爆香蒜茸,将牛肉回镬,赞酒,然后加入其余材料及献汁拌匀上碟。
    后加牛肉汤或鸡肉汤,配以泡菜,辣椒,牛肉片,鸡肉丸子,苹果片,鸡蛋等佐料,即可食用。
    如红烧牛掌、家常鱼唇、葱烧裙边、烧牛肉等。

    汉字详情

    niú [niu]
    部首: 421
    笔画: 4
    五笔: RHK
    五行:
    仓颉: HQ
    四角: 25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牛,大牲也。——《说文》

    坤为子母牛。——《易·说卦》

    纯离为牛。——《左传·昭公五年》

    东邻杀牛。——《礼记·坊记》

    牛曰太牢。——《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牛田牧田。——《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

    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敕勒歌》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耕牛(耕地用的牛);牛酒(牛和酒);牛旄(即旄牛尾);牛性(牛的本性);牛埭(用牛力拉船过堰);牛领(牛的脖子);牛具(耕牛和农具);牛刀(宰牛的刀。常比喻大材器);牛蓑(牛衣。泛指蓑衣);牛骥同皂(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喻愚贤不明;牛骥共牢);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地位);牛眠地(合适的坟地)

    (4) 星名。牛宿的省称

    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晋书·张华传》

    (5) 姓

    形容词

    比喻性格执拗或倔犟 。如:牛心左性(头脑顽固,性情偏执);牛劲。也喻其温顺、迟钝、笨拙、力气大。如:笨牛;大牛

    英文翻译

    cow, ox, bull; KangXi radical93

    方言集汇

    ◎ 粤语:ngau4
    ◎ 客家话:[宝安腔] ngiu2 [客语拼音字汇] ngiu2 [沙头角腔] ngieu2 [东莞腔] ngiu2 [海陆丰腔] ngiu2 [客英字典] ngiu2 ngeu2 [陆丰腔] gniu3 [梅县腔] niu2 ngieu2 [台湾四县腔] ng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語求平聲開口三等ŋĭəungiu/ngiou
    ròu [rou]
    部首: 612
    笔画: 6
    五笔: MWWI
    五行:
    仓颉: OBO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2)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肉,胾肉。——《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

    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

    七十者可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不归肉。——《礼记·曾子问》

    辨体名肉物。——《周礼·内饷》

    (3) 又如:吃肉;蟹肉;家禽的黑肉;肉醢(肉酱);肉山脯林(积肉如山,列脯如林);肉林(食用之肉极多,悬挂于林,形容穷奢极欲);肉腥(鱼肉等类荤腥食物);肉糜(肉粥);肉羹(用肉作成的浓汤)

    (4) 指人体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层

    治古无肉刑。——《荀子·正论》

    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墨子·节葬》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战国策·赵策》

    朽肉烂肉。——《韩非子·忠孝》

    肉袒负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肉里钱(喻辛勤劳动得来的钱);肉骨肉髓(〈方〉∶刺骨钻肉);肉分肠断(骨肉分离);肉面对肉面(脸对脸);肉山(戏称人躯体肥大);肉肌(肌肉);肉痛(剜肉般疼痛);肉赘(即疣。一种皮肤病)

    (6) 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

    取笋肉五六寸者。——《齐民要术·种竹》

    (7) 又如:肉果(又称多汁果,果实的一类。果实成熟时,果皮肥厚而多汁);肉杏(杏之一种)

    (8) 指从口中发出的歌声,对乐器之声而言

    廉肉节奏。——《礼记·乐记》

    (9) 又如:肉竹(泛指音乐。肉,声乐;竹,管乐);肉声(没有乐器伴奏的清唱)

    (10) 中间有孔的环状物的体部

    肉倍好谓之璧。——《尔雅·释器》。注:“边也。”

    肉好皆有周郭。——《汉书·食货志》。注:“体为肉,孔为好。”

    (11) 又如:肉好(中央有孔的圆形物体。孔称为好,孔周围的实体称为肉);肉头厚(方言。谓广有钱财)

    (12) 指泥土 。如:肉山(平凡多土的山)

    (13) 外层;外表

    久旱时,田肉深,独得不旱。——宋· 陆九渊《语录》

    形容词

    (1) 凡俗 。如:肉人(血肉凡俗之人)

    (2) 比喻浅薄鄙陋 。如:肉眼愚眉(浅薄愚劣的俗人)

    (3) 〈方〉∶形容柔软 。如:肉瓤儿的西瓜

    (4) 慢动 。如:肉得慌;肉脾气;做事真肉

    (5) 表示痛爱的称呼。多用于对孩子 。如:肉肉(表示疼爱的昵称)

    动词

    (1) 吃肉

    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苏轼《答苏伯固三首》

    (2) 使长出肉

    生死而肉骨。——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肉芽(指刚长出的新肉);肉骨(使白骨再生肌肉)

    (4) 吞噬,欺凌 。如:肉薄骨并(肉与肉相迫,骨与骨相并,比喻惨烈的肉搏战)

    英文翻译

    flesh; meat; KangXi radical 130

    方言集汇

    ◎ 粤语:j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uk7 [陆丰腔] gniuk7 [台湾四县腔] ngiuk7 [宝安腔] ngiuk7 [客英字典] ngiuk7 [梅县腔] niuk7 [客语拼音字汇] ngiug5 [东莞腔] ngi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如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nʑĭunjuk/r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