炖牛肉

dùn niú ròu [ dun niu rou]
注音 ㄉㄨㄣˋ ㄋ一ㄡˊ ㄖㄡˋ

词语释义

炖牛肉 dùn niúròu

(1) 指卤牛肉或罐头牛肉,常为咸腌牛肉

bully

词语解释

词语简介

[bully] 指卤牛肉或罐头牛肉,常为咸腌牛肉

炖牛肉的网络释义

炖牛肉

  • 炖牛肉以牛肋板肉为主要食材,以酱油、食盐、葱段、甜面酱、蒜、姜、花椒、大料、丁香、桂皮、豆蔻、砂仁、肉桂、白芷等作为辅料,制作而成的简单家常菜。适宜身体虚弱及病后恢复期的人吃。色泽红亮,软绵香嫩。高胆固醇患者忌食。
  • 炖牛肉造句

    与各种烤肉,匈牙利菜炖牛肉,烧烤野味或重味沙司面条搭配非常适宜。
    顾客:一份鸡肉饭,一份炖牛肉,一份芦笋色拉,一份柠檬饮料,一份巧克力圣代和两杯茶。
    一碗炖牛肉加一碗米饭,牛肉很多,煮得很烂糊,足够一个人吃得饱饱的。
    适合与味道厚重的肉类美食相配,来衬托出口感的鲜美,如牛排、烤羊、烧鸡、烤鸭、红烧肉、炖猪蹄、炖牛肉等,都是搭配此款红酒不错的选择。
    例如,每周五当我准备美味菜炖牛肉汤以供第二天坡道滑雪享用时,就会感觉置身于美妙的厨房时光中。
    徐烈钧面前的盘子当中,荷式炖牛肉、洋葱鲱鱼、烟鳗鱼、椰菜茨蓉香肠等肉食也就罢了,可是看着眼前盘子中青黄色的浓豆蓉汤确实让徐烈钧有些头痛。
    中餐有辣子鸡丁、素炒胡萝卜等,西餐有土豆炖牛肉、意大利面、炒饭、面包、沙拉等。
    风车、木鞋、郁金香造型饰物的旅游纪念品,荷兰大厨主理的酿毡酒、荷式炖牛肉、浓豆蓉汤等美食,营造浓郁的异域色彩。
    中餐有辣子鸡丁、素炒胡萝卜、西红柿炒鸡蛋、肉包子、豆沙包等,西餐有土豆炖牛肉、意大利面、炒饭、面包、芝士土豆球、沙拉等。
    韩国食物有许多正餐以外的附加菜。最受欢迎的有青豆汤,炖牛肉,鱼,韩国泡菜以及一些清蒸的蔬菜。
    比如,可选用芡实炖牛肉,或芡实、红枣、花生和红糖炖食,或羊肉、生姜加大枣炖食。
    今天的菜色很是丰盛,有红烧鱼,炖牛肉,炒蒜黄等等玉卿的拿手好菜。
    那道清炖牛肉胡萝卜的菜味道不错。
    小喜若红酒丰厚的酒体适合搭配重口味的蓝霉起士,最完美的是搭配炖牛肉或炭烤黑胡椒牛排及用橄榄油、番茄、洋葱等在砂锅里焖煮的鸡肉。

    汉字详情

    dùn [dun]
    部首: 414
    笔画: 8
    五笔: OGBN
    五行:
    仓颉: FPU
    四角: 95817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火,屯声。本义:和汤煮烂) 同本义 。如:这块老牛肉炖了三小时还没烂

    英文翻译

    heat with fire; stew

    方言集汇

    ◎ 粤语:dan6 deon6
    ◎ 客家话:[宝安腔] dun1 [客语拼音字汇] dun1 tun1

    宋本广韵

    niú [niu]
    部首: 421
    笔画: 4
    五笔: RHK
    五行:
    仓颉: HQ
    四角: 25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2) 牛属或近缘属的成员。哺乳动物,体型粗壮,角中空,由头骨向两侧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车。中国产的以黄牛、水牛为主

    牛,大牲也。——《说文》

    坤为子母牛。——《易·说卦》

    纯离为牛。——《左传·昭公五年》

    东邻杀牛。——《礼记·坊记》

    牛曰太牢。——《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牛田牧田。——《周礼·载师》。司农注:“牛田以养公家之牛。”

    风吹草低见牛羊。——《乐府诗集·敕勒歌》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耕牛(耕地用的牛);牛酒(牛和酒);牛旄(即旄牛尾);牛性(牛的本性);牛埭(用牛力拉船过堰);牛领(牛的脖子);牛具(耕牛和农具);牛刀(宰牛的刀。常比喻大材器);牛蓑(牛衣。泛指蓑衣);牛骥同皂(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喻愚贤不明;牛骥共牢);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地位);牛眠地(合适的坟地)

    (4) 星名。牛宿的省称

    吴之未灭也,斗、牛之间常有紫气。——《晋书·张华传》

    (5) 姓

    形容词

    比喻性格执拗或倔犟 。如:牛心左性(头脑顽固,性情偏执);牛劲。也喻其温顺、迟钝、笨拙、力气大。如:笨牛;大牛

    英文翻译

    cow, ox, bull; KangXi radical93

    方言集汇

    ◎ 粤语:ngau4
    ◎ 客家话:[宝安腔] ngiu2 [客语拼音字汇] ngiu2 [沙头角腔] ngieu2 [东莞腔] ngiu2 [海陆丰腔] ngiu2 [客英字典] ngiu2 ngeu2 [陆丰腔] gniu3 [梅县腔] niu2 ngieu2 [台湾四县腔] ng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語求平聲開口三等ŋĭəungiu/ngiou
    ròu [rou]
    部首: 612
    笔画: 6
    五笔: MWWI
    五行:
    仓颉: OBO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2)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肉,胾肉。——《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

    公赐之食,食舍肉。——《左传·隐公元年》

    七十者可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不归肉。——《礼记·曾子问》

    辨体名肉物。——《周礼·内饷》

    (3) 又如:吃肉;蟹肉;家禽的黑肉;肉醢(肉酱);肉山脯林(积肉如山,列脯如林);肉林(食用之肉极多,悬挂于林,形容穷奢极欲);肉腥(鱼肉等类荤腥食物);肉糜(肉粥);肉羹(用肉作成的浓汤)

    (4) 指人体的皮肤、肌肉和脂肪层

    治古无肉刑。——《荀子·正论》

    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墨子·节葬》

    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战国策·赵策》

    朽肉烂肉。——《韩非子·忠孝》

    肉袒负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又如:肉里钱(喻辛勤劳动得来的钱);肉骨肉髓(〈方〉∶刺骨钻肉);肉分肠断(骨肉分离);肉面对肉面(脸对脸);肉山(戏称人躯体肥大);肉肌(肌肉);肉痛(剜肉般疼痛);肉赘(即疣。一种皮肤病)

    (6) 蔬果除去皮核外的可食部分

    取笋肉五六寸者。——《齐民要术·种竹》

    (7) 又如:肉果(又称多汁果,果实的一类。果实成熟时,果皮肥厚而多汁);肉杏(杏之一种)

    (8) 指从口中发出的歌声,对乐器之声而言

    廉肉节奏。——《礼记·乐记》

    (9) 又如:肉竹(泛指音乐。肉,声乐;竹,管乐);肉声(没有乐器伴奏的清唱)

    (10) 中间有孔的环状物的体部

    肉倍好谓之璧。——《尔雅·释器》。注:“边也。”

    肉好皆有周郭。——《汉书·食货志》。注:“体为肉,孔为好。”

    (11) 又如:肉好(中央有孔的圆形物体。孔称为好,孔周围的实体称为肉);肉头厚(方言。谓广有钱财)

    (12) 指泥土 。如:肉山(平凡多土的山)

    (13) 外层;外表

    久旱时,田肉深,独得不旱。——宋· 陆九渊《语录》

    形容词

    (1) 凡俗 。如:肉人(血肉凡俗之人)

    (2) 比喻浅薄鄙陋 。如:肉眼愚眉(浅薄愚劣的俗人)

    (3) 〈方〉∶形容柔软 。如:肉瓤儿的西瓜

    (4) 慢动 。如:肉得慌;肉脾气;做事真肉

    (5) 表示痛爱的称呼。多用于对孩子 。如:肉肉(表示疼爱的昵称)

    动词

    (1) 吃肉

    始见中原气象,泰然不肉而肥矣。——苏轼《答苏伯固三首》

    (2) 使长出肉

    生死而肉骨。——马中锡《中山狼传》

    (3) 又如:肉芽(指刚长出的新肉);肉骨(使白骨再生肌肉)

    (4) 吞噬,欺凌 。如:肉薄骨并(肉与肉相迫,骨与骨相并,比喻惨烈的肉搏战)

    英文翻译

    flesh; meat; KangXi radical 130

    方言集汇

    ◎ 粤语:j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uk7 [陆丰腔] gniuk7 [台湾四县腔] ngiuk7 [宝安腔] ngiuk7 [客英字典] ngiuk7 [梅县腔] niuk7 [客语拼音字汇] ngiug5 [东莞腔] ngi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如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nʑĭunjuk/r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