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气

biē qì [bie qi]
繁体 憋氣
注音 ㄅ一ㄝ ㄑ一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憋气 biēqì

(1) 呼吸道受阻或气压低等原因造成的憋闷感

hold one's breath;feel much oppressed

(2) 憋在心里未发出的恼怒之气

have pentup anger;choke with resentment

词语解释

  1. 委屈或烦恼不能发泄;心情不舒畅。

    茅盾 《子夜》十六:“像 朱吟秋 那么黑嘴老鸦似的开口就是不吉利, 周仲伟 听了可真憋气。”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三:“ 萧队长 ,我不干这积极分子了,这小官儿可不是人当的,尽憋气。”

  2. 闷塞,不通气。

    孙芋 《妇女代表》:“‘怎么这么远也不憋气呀?’‘有气眼呵!’”

引证解释

⒈ 委屈或烦恼不能发泄;心情不舒畅。

茅盾《子夜》十六:“像朱吟秋那么黑嘴老鸦似的开口就是不吉利, 周仲伟听了可真憋气。”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三:“萧队长,我不干这积极分子了,这小官儿可不是人当的,尽憋气。”

⒉ 闷塞,不通气。

孙芋《妇女代表》:“‘怎么这么远也不憋气呀?’‘有气眼呵!’”

憋气的国语词典

呼吸受阻碍而不顺畅。

如:「门窗关得紧紧的,真憋气。」

憋气的网络释义

憋气

  • 憋气,是指委屈或烦恼不能发泄;心情不舒畅。有时也指有意识地不呼吸,或深或浅的吸气后,紧闭声门,作尽力地呼气动作。
  • 憋气造句

    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
    他刚刚学会游泳,还不能在水中憋气。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也象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的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她用力憋气挤出了车厢,只觉得天旋地转似的,怎么也站不起来了。
    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也象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的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经常头晕憋气是心血管疾病的险兆.
    一想起回到那憋气的小屋去做饭吃他就气闷,于是第一次拒绝了考虑欠债的问题。
    赵坤的态度多少让钱敏学有些窝火憋气。
    但帅星终于是扛在白老爷子肩头,令章文轩窝火憋气而又无可奈何。
    为了完成水下戏份,阿汤哥苦练憋气,最终无装备一镜到底完成了水下憋气。
    本就窝火憋气的黄胖子张嘴就骂人,根本没有去考虑后果()。
    山子窝火憋气,没好气地问:“小刺猬,你说完了没?”。
    当淀粉样变侵袭心脏,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急促,甚至轻微运动就会喘促憋气。
    后来青面就捡裴秋实舍弃的这些往里加,回头又用来打裴秋实,弄得裴秋实憋气窝火的。
    与人斗,其乐不穷,因此,还是算了吧!康熙实在是有点憋气了。
    塔西尔垂头丧气,憋气窝火却又无法反驳。
    公主拿架子官腔一用,舒心思便敛步憋气傻眼了。
    窝火憋气回到大本营,石川四郎当着安藤的面,狠揍欧阳两个耳光。
    一听玉梅的意见,山子窝火憋气“玉梅,抗日不分男女,回头告诉金叶他爹,谁反对参加独立营,谁就反对抗日。

    汉字详情

    biē [bie]
    部首: 440
    笔画: 15
    五笔: UMIN
    五行:
    仓颉: FKP
    四角: 9833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敝声。本义:性急)

    (2) 同本义

    憋,曰性急。——《集韵》

    (3) 又如:憋懯(亦作“憋怤”。急性);憋肠(急性子);憋古(性格暴烈、古怪、不合时宜)

    (4) 凶恶 。如:憋懆(凶狠)

    (5) 执拗 。如:憋拗(固执;执拗);憋劣(刚直,固执)

    动词

    (1) 憋闷,气闷 。如:憋的慌(非常气闷);憋憋焦焦(烦躁,气恼)

    (2) 抑制或堵住不让出来 。如:憋足劲;这口气憋了十年;憋住笑

    (3) 闹别扭;赌气 。如:憋性(闹别扭,赌气)

    英文翻译

    to suppress inner feelings; hasty

    方言集汇

    ◎ 粤语:bit3
    ◎ 客家话:[梅县腔] biet7 [海陆丰腔] biet7 piet7 [客英字典] pet7 biet7 [宝安腔] pet7 bet7 [客语拼音字汇] biad5 [台湾四县腔] biet7 pi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七薛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并列薛A開入聲開口三等仙Apĭɛtpjet/piet
    [qi]
    部首: 426
    笔画: 4
    五笔: RNB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MN
    四角: 800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2) 同本义

    气,云气也。——《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

    天气下降,地气上腾。——《礼记·月令》

    地有气。——《考工记·总目》

    望其气。——《史记·项羽本纪》

    此天子气也。

    窗以达气。——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气朔(指显示吉凶的云气和每月的朔日);气祲(古代泛指据以占卜吉凶的云气);气纬(指云气星象);气晕(日、月四周所生的晕气)

    (4) 气体的通称 。既没有独立的形态又没有固定的体积而趋向无限膨胀的流体。如:气蚀。又指天然气。如:气田

    (5) 空气

    气谓嘘吸出入者。——《礼记·祭义》注

    (6) 又如:气球(一种供游戏用的足球,用皮革制成,内充空气)

    (7) 气象

    故在天为气。——《素问·天元纪大论》。注:“谓风热温燥寒。”

    天有六气…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左传·昭公元年》

    山气日夕佳。——晋· 陶渊明《饮酒》诗

    春气动。——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节气;节候 。如:气序(节气;季气;气候);气和(气候调和);气劲(气候寒冽)

    (9) 气味

    香气环旋。——唐· 李朝威《柳毅传》

    恶气袭衣裙。——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与饮食之气相薄。——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气子(气味);气韵

    (11) 呼吸;气息

    武气绝半日复息。——《汉书·李广苏建传》

    缢即气绝。——清· 方苞《狱中杂记》

    启时气绝。——清· 袁枚《祭妹文》

    (12) 又如:气命(性命);气歇(缓一口气);气疾(呼吸系统疾病);气凑(呼吸急促)

    (13) 声气,语气 。如:气长(理直气壮);气拍(醒木;惊堂木);气竭声嘶(气力竭尽,声音嘶哑)

    (14) 景象;气氛

    以达秋气。——《礼记·月令》

    (15) 指社会风气和习俗 。如:气土(犹风土);气尚(风尚,气节);气俗(风气习俗);气脉(风气,习俗);气习(风气习俗)

    (16) 指人、物的属性或一地的天然特点 。如:气秀(气质优美);气昏(气昏混浊);气品(指万物);气习(气质,习性);气孱(气质虚弱)

    (17) 气运 。如:气脉(犹气运)

    (18) 指人的元气

    气者,体之充也。——《孟子》

    气母(元气的本原)

    (19) 指精神状态,情绪

    恢弘志气。——诸葛亮《出师表》

    敢以矜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其气浩然。——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气叹(泄气);气不忿(不甘心;不服气);气不愤(气不忿);气合(意气相投);气志(指精神、意志)

    (20) 气派;气概 。如:气色(气势;气派);气性(气势;威风);气傲(气高;意气高傲)

    (21) 义气 。如:气谊(情谊;交情);气侠(义气豪侠);气义(义气;情谊)

    (22) 气焰;权势

    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

    以厉其气。——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气吞万里如虎。——宋·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豪民气尽。——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气沮(气势衰弱);气魄(气势)

    (23) 指作家的气质或作品的风格,气势 。如:气格(指诗文的气韵和风格);气习(诗文的风格)

    (24) 作风;习气 。如:气重(气性大);气信(意气)

    (25) 中医学术语。指脉气和营卫

    五气、五声、五色。——《周礼·疾医》。注:“肺气热,心气次之,肝气凉,脾气温,肾气寒。”

    气疫(谓染疫气而得病);气脉(血气与脉息)

    (26) 指效力,作用 。如:气业(功业)

    (27) 通“器”。用具,工具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礼记·乐记》

    动词

    (1) 使生气;使气恼 。如:气人;他故意气她一下

    (2) 愤怒;气恼;生气 。如:气闹(气恼;恼怒);气蛊(气恼);气寒(气恼至极点);气不舍(生气不过);气虎虎(气愤);气狠狠(形容生气发狠的样子)

    (3) 通“乞”。向人求讨

    是若人气。——《墨子·非儒下》

    后缀

    (2) 用在形容词后,相当于“样子” 。如:秀气,俊气,美气

    英文翻译

    steam, vapor; KangXi radical 84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5 [宝安腔]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陆丰腔] hi5 [海陆丰腔] hi5 k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八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旣微開去聲開口三等khioih/qioykʰĭə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