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鼻窦炎
(1) 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的粘膜发炎统称为鼻窦炎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鼻旁窦局部发炎。以慢性的为多见,有鼻阻、流涕、头痛和局部触压疼等症状。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您得了鼻窦炎。
2、感冒、过敏还会进一步发展成哮喘、鼻窦感染或者鼻窦炎。
3、但是,这种手术在给患者减轻呼吸困难和慢性鼻窦炎的痛苦方面究竟有多大的好处呢?
4、吸入桉树或鼠尾草的蒸汽,是治疗呼吸疾病,包括胸闷、支气管炎、鼻窦炎等极好的方法。
5、眼眶蜂窝织炎典型表现为发热,眼睑发红、肿胀、触痛,且近期常有鼻窦炎或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6、这是因为,鼻窦穿刺手术不会触及到发生慢性鼻窦炎的根本原因。
7、根据AAAAI的报告,鼻窦炎是由于鼻窦肿大而不能很好地排出粘液造成的,一般会持续数月,如果没有很好地治疗,甚至会持续数年。
8、一些诸如肝肿大或者鼻窦炎的疾病也只能让摩托爱好者看着摩托车干眼红。
9、Rice还发起了一项研究,主要是确定用于普通感染如支气管炎和鼻窦炎的抗生素的最有效用法-多大剂量,多长时间。
10、他说,这将会是未来治疗鼻窦炎的巨大的进步。
11、慢性鼻窦炎,支气管扩张,过敏也会增加急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的风险。
12、冷空气来袭前储备好可能缺乏的药物,比如止痛药,减充血剂,治鼻窦炎和过敏的药。
13、在第二个阶段的测试中公司得到了积极的结果,特别是在鼻窦炎和鼻息肉,慢性鼻窦炎和偏头痛等慢性病的治疗方面。
14、过敏性鼻炎还会导致慢性的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患者就会遭受频繁的鼻窦炎症。
15、在伤风或鼻窦炎感染时,你无疑会有嗅觉和味觉的暂时失常。
16、其他疾病如哮喘、心绞痛、背痛和鼻窦炎等也可引起睡眠障碍。
17、抑郁症,偏头痛,鼻窦炎,脊髓和盆腔疼痛和一些心理条件的问题之一,有时可以追溯到发生在出生时。
18、对诸摘扁桃体、鼻息肉、鼻窦炎、鼻干症等有多种治疗方法与途径。
19、但是用类固醇鼻腔喷雾剂治疗急性鼻窦炎的观点尚未被普遍接受。
20、目的总结真菌球型鼻窦炎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
21、目的:探讨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AFS)的诊断及治疗。
22、材料与方法:收集18例经病理证实的霉菌性鼻窦炎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
23、功效:支气管炎,感冒,咳嗽,疲劳,消滞,流感,痛风,杀虫,肌肉疼痛,风湿,鼻窦炎。
24、方法对66例鼻咽癌放射性鼻窦炎患者行回顾性多因素分析。
25、目的:探讨具有典型慢性鼻窦炎症状患者鼻窦CT扫描阴性的原因。
26、赫柏特以及她在西奈山医院的同事,都诊视过出现上下呼吸道毛病、长期鼻窦炎、鼻腔受刺激、气管炎,以及气喘的病人。
27、草药过去常用于治疗很多病症,不孕就是其中之一。从流感到鼻窦炎到支气管炎,草药已经用于治疗这些病症好几个世纪了。
28、目的研究放射性鼻窦炎的发生发展规律及相关因素和相应护理措施。
鼻窦炎的国语词典
病名。鼻窦内黏膜发炎的病症。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鼻窦炎多由游泳时呼吸不得法引起,症状包括局部疼痛及压痛、鼻塞、流鼻涕等,若不及早治疗,则会转为慢性鼻窦炎,而导致易感冒、流脓性鼻涕、呼吸不畅等症状。可以擦药、抽脓、穿刺、电烧等方式治疗。
鼻窦炎的网络释义
鼻窦炎 科普中国
鼻窦炎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自,从畀(
),“畀”又兼作声符。“自”是“鼻”的本字,作“自己”用后,另造了“鼻”字。“畀”是给予、付与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本义:鼻子)(2) 同本义。呼吸兼嗅觉的器官
鼻,主臭者也。——《说文》
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老子》
鼻出入气高而有窍,又,鼻者,肺之使。——《白虎通》
肤灭鼻。——《易·噬》。虞注:“艮为鼻。”
鼻辨芬芳腥臊。——《荀子·荣辱》
(3) 又如:鼻哂(即嗤之以鼻。轻视、嘲笑的表情);鼻饮(用鼻饮水);鼻准(鼻子的尖端)。又指某些器物上的隆起或孔状部分。如:印鼻;针鼻儿;门鼻儿;鞍鼻
(4) 初始,发端
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方言十三》
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 汾隅。——《汉书·扬雄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i6 [客英字典] pi5 [沙头角腔] pi5 [东莞腔] pi5 [客语拼音字汇] pi4 [台湾四县腔] pi5 [梅县腔] pi5 [宝安腔] pi3 [陆丰腔] pi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鼻 | 毗至 | 並 | 脂A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止 | 脂A | bʰi | bjiih/bih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穴,卖声。本义:孔穴)
(2) 同本义
窦,空也。——《说文》
穿窦窖。——《礼记·月令》。注:“入地隋曰窦。”
顺人情之大窦也。——《礼记·礼运》。注:“孔穴也。”
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三四人。——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如:窦径(洞穴和小路)
(4) 门旁小户
筚门闺窦之人而皆陵其上。——《左传》。杜预注:“闺窦,小户;穿壁为户,上锐下方,状如圭也。”
(5) 泛指简陋门户
荣族子敝,小随母养于宗中,及十二,自窦而走,至大街。——明· 冯梦龙《智囊补》
(6) 古代椭圆形地窖 。如:窦窖(积藏谷物的地窖)
(7) 水沟,阴沟
宫中之窦,其崇三尺。——《周礼》
王闻变,易敝衣,匿水窦中,久而得之。——宋· 周密《齐东野语》
(8) 水道口
不见四窦者,四窦,五岳之匹。——《周礼·春官·大宗伯》郑注
窦,水沟口也。——五代· 徐锴《说文解字系传》
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韩非子·五蠹》
(9) 人体或某些器官或组织的内部凹入部分 。如:鼻窦;胃窦;额窦
(10) 古州名
窦州, 汉苍梧郡地, 唐武德五年置 南扶州, 贞观八年曰 窦州。—— 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11) 姓
动词
溃决;穿通
不防川,不窦泽。——《国语》。韦昭注:“窦,决也。”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二火。本义:火苗升腾)
(2) 同本义
炎,火光上也。——《说文》
火曰炎上。——《书·洪范》
秉畀炎火。——《诗·小雅·大田》
南有炎火千里。——《楚辞·大招》
顷之,烟炎张天(炎,通“焰”,火焰)。——《资治通鉴》
(3) 又如:炎上(火焰向上;火向上燃烧)
(4) 焚烧
大炎昆冈,玉石俱焚。——《书·胤征》
今时复旱,如炎如焚。——《后汉书》
形容词
(1) 炎热,酷热
赫赫炎炎。——《诗·大雅·云汉》。传:“热气也。”
南方曰炎天,又东北曰炎风。——《吕氏春秋·有始》
观炎气之相仍兮,窥烟液之所积。——《楚辞》
夏炎百木盛,阴郁增埋覆。——唐· 韩愈《南山》
(2) 又如:炎暑(炎热酷暑);炎天(大热天);炎魃(旱鬼);炎威(夏天酷热的威势);炎月(暑月);炎辰(炎热的日子);炎兵(喻酷热);炎冷(犹冷热);炎序(炎夏季节)
(3) 红色 。如:炎卉(鲜艳的花草);炎波(红色的波浪);炎霞(红色的霞光)
名词
(1) 炎症 。如:嗓子发炎;喉炎;扁桃腺炎
(2) 指炎帝 即传说中上古姜姓部族首领。相传少典娶于有嵪氏而生。原居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一说炎帝即神农氏。如:炎皇(炎帝神农氏);炎轩(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的并称)
(3) 汉朝 。五行家谓汉以火德王,火曰炎上,故以“炎”指汉朝。亦泛指以火德王的朝代。如:炎正(汉朝);炎宋(赵宋自称以火德王,故称炎宋);炎运(以火德而兴的帝业之运);炎祚(指汉或宋的国统);炎纪(汉朝年代)
(4) 比喻炙人的权势 。如:炎贵(权势显赫,贵重)
(5) 南方 。如:炎方(泛指南方炎热的地方);炎丘(南方炎热的山地);炎邦(南方炎热之国)
(6) 火 。如:炎德(火德);炎海(火海);炎山(传说中的火山)
(7) 太阳 。如:炎精(太阳的别称)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jam3 [梅县腔] jam2 [台湾四县腔] jam2 jam5 [客语拼音字汇] yam2 yam4 [海陆丰腔] ram2 ram6 [东莞腔] jam2 [宝安腔] jam2 [客英字典] jam2
◎ 潮州话:奄7 ,iam7(iām) [澄海]iang7(iā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炎 | 于廉 | 云 | 鹽B | 平聲 | 鹽 | 開口三等 | 鹽B | 咸 | iem/hyem | ĭɛ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