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哂

bí shěn [ bi shen]
注音 ㄅ一ˊ ㄕㄣˇ

词语释义

犹鼻笑。

词语解释

  1. 犹鼻笑。

    宋 刘子翚 《云际会刘到致中》诗:“少年鼻哂轻流俗,歛鋭收毫今碌碌。”

引证解释

⒈ 犹鼻笑。

宋刘子翚《云际会刘到致中》诗:“少年鼻哂轻流俗,歛鋭收毫今碌碌。”

鼻哂的网络释义

鼻哂

  • 即嗤之以鼻。轻视、嘲笑的表情.
  • 宋 刘子翚 《云际会刘到致中》 诗:“少年鼻哂轻流俗,歛锐收毫今碌碌。”
  • 词语分开解释
  • : 鼻 bí 嗅觉器官,亦是呼吸的孔道:鼻子。
  • : 哂 shēn 微笑:哂纳(微笑着收下,用于请人收下礼物的客套话)。哂存。不值一哂。讥笑:哂笑.
  • 汉字详情

    [bi]
    部首: 1401
    笔画: 14
    五笔: THLJ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UWML
    四角: 262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自,从畀( ),“畀”又兼作声符。“自”是“鼻”的本字,作“自己”用后,另造了“鼻”字。“畀”是给予、付与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本义:鼻子)

    (2) 同本义。呼吸兼嗅觉的器官

    鼻,主臭者也。——《说文》

    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老子》

    鼻出入气高而有窍,又,鼻者,肺之使。——《白虎通》

    肤灭鼻。——《易·噬》。虞注:“艮为鼻。”

    鼻辨芬芳腥臊。——《荀子·荣辱》

    (3) 又如:鼻哂(即嗤之以鼻。轻视、嘲笑的表情);鼻饮(用鼻饮水);鼻准(鼻子的尖端)。又指某些器物上的隆起或孔状部分。如:印鼻;针鼻儿;门鼻儿;鞍鼻

    (4) 初始,发端

    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方言十三》

    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 汾隅。——《汉书·扬雄传》

    英文翻译

    nose; first; KangXi radical 209

    方言集汇

    ◎ 粤语:be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i6 [客英字典] pi5 [沙头角腔] pi5 [东莞腔] pi5 [客语拼音字汇] pi4 [台湾四县腔] pi5 [梅县腔] pi5 [宝安腔] pi3 [陆丰腔] p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毗至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bʰibjiih/bih
    shěn [shen]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SG
    五行:
    仓颉: RMCW
    四角: 6106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微笑

    夫子何哂由也?——《论语·先进》

    (2) 又如:聊博一哂;哂然(笑貌);哂笑(微笑);哂存(笑纳);哂收(笑纳)

    (3) 讥笑

    童奴哂笑妻子骂,一字不给饥寒驱。——戴表元《少年行》

    (4) 又如:哂笑(讥笑);哂谑(调笑;戏谑)

    英文翻译

    smile, laugh at, sneer at; (Cant.) a final particle indicating doing something to the full extent possible

    方言集汇

    ◎ 粤语:can2 saai3
    ◎ 客家话:[梅县腔] shin3 [海陆丰腔] shin5 shin3 rin3 [客英字典] shin3 shin5 [陆丰腔] si1 [客语拼音字汇] sin3 [台湾四县腔] sin5 sin3 jin3 [宝安腔] sin3 j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六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式忍眞A上聲開口三等眞Asjinx/sjiinɕĭĕ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