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鼻咽癌
(1) 一种长于鼻咽部粘膜的恶性肿瘤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鼻咽部粘膜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为鼻咽部出现血性分泌物、一侧鼻腔阻塞、耳鸣或听力减退等。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某些常见型脆性部位的检出可能不代表家族成员患鼻咽癌风险升高。
2、目的探讨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价值,对其细胞形态学特征进行总结。
3、结果提示在人鼻咽癌病人外周血的白细胞DNA中,存在着EBV的基因片段,这对进一步研究EBV在癌变中的作用将是非常重要的。
4、结论放射性鼻窦炎发生率较高,并严重影响鼻咽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5、结论:CT检查可以较好地显示鼻咽癌放疗前后的表现,辅助放疗的定位及定量,也有利于病例的追踪。
6、方法对66例鼻咽癌放射性鼻窦炎患者行回顾性多因素分析。
7、目的观察人鼻咽上皮类型及超微结构特点,探讨鼻咽癌的细胞起源及组织学分型。
8、本篇研究的目的,主要讨论本院鼻咽癌合并皮肌炎病患的临床症状表现及治疗情况。
9、降逆汤加减治疗鼻咽癌放疗所致胃肠副反应的研究。
10、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出血的抢救治疗方法及分析抢救失败的原因。
11、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63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后组颅神经损伤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的回顾性分析。
12、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相关因素、抢救治疗方法并分析治疗失败的原因。
13、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内化疗在中、晚期鼻咽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4、目的探讨抬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15、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放疗,尤其是鼻咽癌,是一种危险因素。
16、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计划设计中CT和MRI确定肿瘤靶区(GTV)的价值比较。
17、目的:探讨MRI检查对鼻咽癌(NPC)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辅助诊断意义。
18、本文简要地复阅了EB病毒在鼻咽癌发病机理中的作用,重点地介绍了EB病毒抗体和EB病毒DNA作为鼻咽癌标志的主要应用;
19、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计划设计中CT和MRI确定肿瘤靶区(GTV)的价值比较。
20、目的利用腮腺显像研究鼻咽癌放疗后腮腺的摄取与排泄功能。
21、目的:分析460例鼻咽癌忠者的误诊原因。
22、着重测试放疗前、放疗后鼻咽癌患者的听力变化。
23、目的:探讨血清IL-10水平与鼻咽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24、他三个月前得知自己患了鼻咽癌。
25、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腔外肿块残留或复发的MR特点。
26、目的筛选鼻咽癌癌变发生过程中的重要基因。
27、鼻咽癌患者应该注意些什么?
28、目的:对比观察两种放疗方式治疗鼻咽癌的局控率及急性反应。
29、结论:选择性动脉内化疗加放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短期疗效显著,副作用轻。
30、该研究为临床上鼻咽癌生物治疗及联合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鼻咽癌的国语词典
病名。鼻咽部黏膜的恶性瘤。有鼻塞、流鼻血、耳鸣或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可以手术或放射线治疗。在我国是常见的癌症,病人大多是男性。
鼻咽癌的网络释义
鼻咽癌 科普中国
鼻咽癌的翻译
鼻咽癌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自,从畀(
),“畀”又兼作声符。“自”是“鼻”的本字,作“自己”用后,另造了“鼻”字。“畀”是给予、付与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一呼一吸,自相给予。本义:鼻子)(2) 同本义。呼吸兼嗅觉的器官
鼻,主臭者也。——《说文》
天食人以五气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老子》
鼻出入气高而有窍,又,鼻者,肺之使。——《白虎通》
肤灭鼻。——《易·噬》。虞注:“艮为鼻。”
鼻辨芬芳腥臊。——《荀子·荣辱》
(3) 又如:鼻哂(即嗤之以鼻。轻视、嘲笑的表情);鼻饮(用鼻饮水);鼻准(鼻子的尖端)。又指某些器物上的隆起或孔状部分。如:印鼻;针鼻儿;门鼻儿;鞍鼻
(4) 初始,发端
鼻,始也。兽之初生谓之鼻,梁益之间谓鼻为初,或谓之祖。——《方言十三》
有周氏之婵嫣兮,或鼻祖于 汾隅。——《汉书·扬雄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i6 [客英字典] pi5 [沙头角腔] pi5 [东莞腔] pi5 [客语拼音字汇] pi4 [台湾四县腔] pi5 [梅县腔] pi5 [宝安腔] pi3 [陆丰腔] pi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鼻 | 毗至 | 並 | 脂A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止 | 脂A | bʰi | bjiih/bi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