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毛

hóng máo [ hong mao]
繁体 鴻毛
注音 ㄏㄨㄥˊ ㄇㄠˊ

词语释义

鸿毛 hóngmáo

(1) 鸿雁的毛,比喻极轻

a goose feather—something very light or insignificant

词语解释

  1. 鸿雁之毛。常用以比喻轻微或不足道的事物。

    《战国策·楚策四》:“是以国权轻於鸿毛,而积祸重於丘山。” 唐 韩愈 《贞女峡》诗:“漂船摆石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 宋 葛长庚 《沁园春》词:“算此身此世,无过驹隙,一名一利,未值鸿毛。” 毛泽东 《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 泰山 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引证解释

⒈ 鸿雁之毛。常用以比喻轻微或不足道的事物。

《战国策·楚策四》:“是以国权轻於鸿毛,而积祸重於丘山。”
唐韩愈《贞女峡》诗:“漂船摆石万瓦裂,咫尺性命轻鸿毛。”
宋葛长庚《沁园春》词:“算此身此世,无过驹隙,一名一利,未值鸿毛。”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鸿毛的国语词典

鸿雁的羽毛。比喻极轻微。

鸿毛的网络释义

鸿毛

  • 词目:鸿毛
  • 拼音:hóng máo
  • 解释:鸿雁的毛,比喻极轻,微不足道。
  • 鸿毛造句

    在人们看来,那个赌徒的死轻于鸿毛,没有丝毫意义和价值。
    一个人的死,或者轻于鸿毛,或者重于泰山。
    生死关头,犹如泰山鸿毛,是对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最大考验。
    为民族敌人而死,轻于鸿毛。
    大哥是烈士,二哥却因当汉奸而被正法,真是鸿毛泰山啊!
    珍惜生命,鸿毛不值。
    为敌人利益而死,轻于鸿毛。
    人的死是有鸿毛泰山的差别。
    他力气很大,两百斤重的东西背上还觉得轻于鸿毛。
    泰山比之鸿毛简直是大莫与京。
    你说这事有多重要,在我看来它轻于鸿毛,根本就不值一提。
    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有识之士,应该死得其所。
    人死或重於泰山,或轻於鸿毛,戴秉仁的死,也算得上生荣死哀!李水莲和儿子戴来福披麻戴孝守灵。
    偌大的广场之中只有夜无忧一个人的身影,轻若鸿毛,翩若惊鸿,在优美之中带着浓浓的煞气,在狠辣当中又显现出一股泰然在胸的豪气。
    日后宗邦沦丧,只落得铜驼荆棘,禾黍故宫,还不是先生一死的遗害么?你这一死,就轻于鸿毛了。
    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我爹被杀了,我家被毁了,我的所有亲人都被他们杀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如果我不能为他们报仇,我生不如死!
    中国不是有句话吗,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我们死了就是重于泰山。
    我们要是真就这么死在这里,你说这属于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正在我一筹莫展之时,千纸鹤在外面叫道“木舟,我们的木舟!”。
    这一唯物主义的生死观,充分体现了司马迁超越生死的价值观念,生死本身只是必然的现象,而生死的意义却有天壤之别,重于泰山则虽死犹生,轻于鸿毛则死不足惜。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用之所趋异也。

    汉字详情

    hóng [hong]
    部首: 514
    笔画: 11
    五笔: IAQ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EMPM
    四角: 3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江声。本义:大雁)

    (2) 同本义 。雁属中类似天鹅的大型种类旧时的泛称

    鸿,鹄也。——《说文》

    鸿渐于干。——《易·渐》

    鸿雁于飞。——《诗·小雅·鸿雁》

    (3) 又如:鸿冥(鸿鸟飞入苍冥);鸿飞(鸿鸟飞翔);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鸿渐(鸿鸟飞翔由低处逐渐进于高位。比喻官职升迁或渐入佳境);鸿嗷(鸿鸟哀鸣,比喻灾民的悲号)

    (4) 鹄。即天鹅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按,凡鸿鹄连文者即鹄也。

    (5) 又如:鸿骞凤立(鸿鹄高飞,凤凰挺立。比喻超群杰出);鸿翼(天鹅的羽翼);鸿举(天鹅高飞远翔)

    (6) 喻指书信 。如:来鸿(来信);鸿稀鳞绝(比喻书信断绝);鸿信(书信);鸿便(信使)

    (7) 洪水。通“洪”

    鲧陻鸿水,汨陈其五行。——《汉石经·尚书·洪范》

    禹有功,抑下鸿。——《荀子·成相》

    不任汨鸿,师何以尚之?——《楚辞·屈原·天问》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史记·夏本纪》

    禹抑洪水。——《史记·河渠书》

    (8) 又如:鸿水(大水。即洪水);鸿泉(洪水的源头);鸿体(洪水的主流);鸿波(洪水)

    (9) 天地未开时的景象 。如:鸿洞(混同为一。指宇宙虚无混沌的原始景象);鸿墐(天地未开时浑沌的元气);鸿同(即鸿洞)

    (10) 即豆雁 。一种带褐色的欧亚普通雁( Anser fabalis ),嘴有一豆形斑

    形容词

    (1) 大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楚辞·刘向·九欢·逢纷》

    撞鸿钟,建九旒。——《文选·扬雄·羽猎赋》

    夫鸿均之世,何物不乐。——王褒《四子讲德论》

    鸿,大也。——《淮南子·鸿烈序》

    (2) 又如:鸿猷(大道理);鸿文(巨著,大作);鸿名(大名,崇高的声誉);鸿休(洪福);鸿绪(大业,大统);鸿志(大志,壮志)

    (3) 形容学识渊博

    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论衡·超奇》

    (4) 又如:鸿生(指博学之士);鸿博(学识渊博);鸿儒(学识渊博的儒者);鸿儒硕辅(学识渊博的学者,功勋卓著的臣士)

    (5) 旺盛,兴盛

    神农以鸿。——《吕氏春秋·执一》。注:“盛也。”

    (6) 又如:鸿均(太平,升平);鸿明(昌盛清明);鸿威(盛威);鸿祚(鼎盛的王业)

    英文翻译

    species of wild swan; vast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宋本广韵

    máo [mao]
    部首: 419
    笔画: 4
    五笔: TF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QU
    四角: 207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

    (2) 同本义

    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说文》

    不获二毛。——《礼记·檀弓》。注:“二毛,鬓发斑白。”

    王燕则诸侯毛。——《周礼·司仪》

    皮毛者,肺之合也。——《素问·欬论》

    其动物宜毛物。——《周礼·大司徒》

    毛马而颁之。——《周礼·校人》

    以启其毛。——《诗·小雅·信南山》

    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胚不生毛。——《韩非子·五蠹》

    与旃毛并咽。——《汉书·李广苏建传》

    大小毛角。——唐· 李朝威《柳毅传》

    矢如猬毛。——《资治通鉴·唐纪》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3) 又如:毛女(传说中的仙女,遍体生毛,故名);毛连(用羊毛或其他毛类制成的褡裢);刚毛(人或动物体上长的硬毛);毫毛(人或鸟兽身上的细毛);毛笔(以兽毛制成的笔);毛羽(兽毛和鸟羽);毛戴(寒毛竖立);毛脉(须发与血脉);毛悚(汗毛竖立);毛蓬蓬(须发密而乱貌);毛楂楂(毛发短而硬貌);毛发不爽(犹毫毛不爽);毛耸(毛发竖立)

    (4) 兽类 。如:毛群(兽类);毛挚(猛禽捕食小鸟);毛类(兽类);毛犊(古代传说中兽类之祖);毛鬣(马或野兽的鬃毛)

    (5) 鸟的羽毛

    (6) 又如:毛芥(羽毛和芥子);毛扇(羽毛扇);毛翎(翎毛。借指羽翼);毛质(鸟类的毛羽)

    (7) 亦指带毛的兽皮 。如:毛毛匠(毛皮匠);毛裘(兽皮制作的衣服);毛水(皮毛的表面)

    (8) 通“芼”。草木;五谷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涧溪沼沚之毛。——《左传·隐公三年》。注:“草也。”

    毛泽未尽。——《谷梁传·定公元年》。注:“凡地之所生谓之毛。”

    锡之不毛之地。——《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墝埆不生五谷曰不毛。”

    (9) ∶中国货币单位“角”的俗称,等于一元的十分之一

    (10) 姓

    动词

    (1) 发火;发怒 。如:毛司火性儿(性格又臭又火爆);尽管他脾气毛

    (2) 贬值,兑换率下降 。如:货币毛了

    (3) 发慌

    祁老爷毛了,只得退了堂。——《儒林外史》

    (4) 又如:发毛(发慌);吓毛了;小偷毛了;毛脚鸡(比喻行动慌里慌张)

    英文翻译

    hair, fur, feathers; coars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陆丰腔] mo1 [梅县腔] mau1 [宝安腔] mau1 [东莞腔] mau1 [沙头角腔] mau1 [客语拼音字汇] mau1 mau2 mo1 [海陆丰腔] mo1 mau1 [客英字典] mau1 [台湾四县腔] mo1 mau1
    ◎ 潮州话:mo5 m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袍平聲開口一等mɑu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