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

é máo [e mao]
繁体 鵝毛
注音 ㄜˊ ㄇㄠ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鹅毛 émáo

(1) 鹅的绒毛。比喻轻微的礼物,也比喻大的雪片

千里送鹅毛
鹅毛雪
goose feather

词语解释

  1. 亦作“鵞毛”。鹅的羽毛。比喻雪。

    唐 司空曙 《雪》诗之一:“ 乐游 春苑望鹅毛,宫殿如星树似毫。” 元 吕止庵 《集贤宾·叹世》套曲:“到冬来,落琼花阵阵飘,剪鹅毛片片飞。”《白雪遗音·马头调·蒙古》:“冬雪天,如掌的鹅毛压倒了松树杈。”

  2. 比喻浪花。

    清 黄景仁 《后观潮行》:“鵞毛一白尚天际,倾耳已是风霆声。”

  3. 比喻轻微的礼物。

    宋 梅尧臣 《依韵酬永叔示予银杏》诗:“去年我何有,鸭脚赠远人,人将比鹅毛,贵多不贵珍。” 宋 苏轼 《扬州以土物寄少游》诗:“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

  4. 比喻白绢。

    唐 李贺 《恼公》诗:“龟甲开屏涩,鹅毛渗墨浓。” 王琦 汇解:“鹅毛,帛也。 吴均 诗:‘笔染鹅毛素。’”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鵞毛”。

⒉ 鹅的羽毛。比喻雪。

唐司空曙《雪》诗之一:“乐游春苑望鹅毛,宫殿如星树似毫。”
元吕止庵《集贤宾·叹世》套曲:“到冬来,落琼花阵阵飘,剪鹅毛片片飞。”
《白雪遗音·马头调·蒙古》:“冬雪天,如掌的鹅毛压倒了松树杈。”

⒊ 比喻浪花。

清黄景仁《后观潮行》:“鵞毛一白尚天际,倾耳已是风霆声。”

⒋ 比喻轻微的礼物。

宋梅尧臣《依韵酬永叔示予银杏》诗:“去年我何有,鸭脚赠远人,人将比鹅毛,贵多不贵珍。”
宋苏轼《扬州以土物寄少游》诗:“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

⒌ 比喻白绢。

唐李贺《恼公》诗:“龟甲开屏涩,鹅毛渗墨浓。”
王琦汇解:“鹅毛,帛也。 吴均诗:‘笔染鹅毛素。’”

鹅毛的国语词典

鹅的羽毛。

如:「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鹅毛的网络释义

鹅毛

  • 鹅毛:中药材
  • 鹅毛:李治廷演唱歌曲
  • 鹅毛造句

    堂哥託人送来一盒瑞士巧克力,说是千里鹅毛,请爸爸笑纳。
    虽然这是千里鹅毛,但礼轻情意重啊!
    腊月的雪花,像一片片鹅毛漫天飞舞,飘落在地上,染出了冬天的银色世界。
    到医院来看望您,带来一个花篮,千里鹅毛,这代表着全班同学希望您早日康复的心愿。
    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个不停。
    鹅毛似的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落下来。
    这份礼物,聊表千里鹅毛之忱,敬请笑纳。
    一会儿地上就像蒙上一层霜花,白白的我片,忽然一阵大风吹起,雪花漫天飞舞,接着鹅毛般大雪纷纷而至。
    我刚要出远门,不料下起了鹅毛大雪。
    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的落到了翡翠般的湖面上。
    北风呼呼地刮着,雪花像片片鹅毛纷纷扬扬落下来,我急忙伸手去抓,可调皮的雪花娃娃一落到我手中就消失了。雪花落在树枝上,树像穿上了白衣服;雪花落在地上,大地像盖上了白棉被。
    鹅毛样的雪花在天空中飞舞,一时间行人,街道,房屋,,,,全是白的了,雪下大了。
    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树枝上,地面上,房顶上,都积起了厚厚的雪。
    雪花如鹅毛,入怀即刻消。
    这根洁白的鹅毛被兴趣小组的同学制成了标本。
    雪象一片片鹅毛,纷纷扬扬飘落下来。
    他们几人连成一气,有摇鹅毛扇的,有出头露面的。
    雪下得真大啊,就像一片片的鹅毛在空中飞舞,又像漫天的柳絮般纷纷落下。
    我是片片雪白的鹅毛,天使将我自天堂吹落凡间,于是孩子们拿我去将童年点缀。
    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下了起来。

    汉字详情

    é [e]
    部首: 514
    笔画: 12
    五笔: TRN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HIPYM
    四角: 275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鸟,我声。本义:家禽名。头大,喙扁阔,颈长,尾短。羽毛为白色或黑色)

    (2) 同本义。鸭科中一明确亚科的鸟 ,亲缘关系是在天鹅和鸭之间,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有一高的稍扁平的嘴,腿中等长,身体通常较鸭大,颈也较鸭长。

    (3) 如:

    (4) 鹅骄(形容像鹅一般高傲);

    (5) 鹅顶椅(靠背高的椅子);

    (6) 鹅眼(古代钱币名称。魏时所锖);

    (7) 鹅头(讹头。讹诈,敲竹杠);

    (8) 鹅项懒凳(狭长的矮凳);

    (9) 鹅梨角儿(形容像鹅梨一样的发髻);

    (10) 鹅掌鸭信(鹅趾掌,鸭舌头。可做名菜)

    英文翻译

    goose

    方言集汇

    ◎ 粤语:ngo4
    ◎ 潮州话:gho5

    宋本广韵

    máo [mao]
    部首: 419
    笔画: 4
    五笔: TF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QU
    四角: 207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

    (2) 同本义

    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说文》

    不获二毛。——《礼记·檀弓》。注:“二毛,鬓发斑白。”

    王燕则诸侯毛。——《周礼·司仪》

    皮毛者,肺之合也。——《素问·欬论》

    其动物宜毛物。——《周礼·大司徒》

    毛马而颁之。——《周礼·校人》

    以启其毛。——《诗·小雅·信南山》

    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胚不生毛。——《韩非子·五蠹》

    与旃毛并咽。——《汉书·李广苏建传》

    大小毛角。——唐· 李朝威《柳毅传》

    矢如猬毛。——《资治通鉴·唐纪》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3) 又如:毛女(传说中的仙女,遍体生毛,故名);毛连(用羊毛或其他毛类制成的褡裢);刚毛(人或动物体上长的硬毛);毫毛(人或鸟兽身上的细毛);毛笔(以兽毛制成的笔);毛羽(兽毛和鸟羽);毛戴(寒毛竖立);毛脉(须发与血脉);毛悚(汗毛竖立);毛蓬蓬(须发密而乱貌);毛楂楂(毛发短而硬貌);毛发不爽(犹毫毛不爽);毛耸(毛发竖立)

    (4) 兽类 。如:毛群(兽类);毛挚(猛禽捕食小鸟);毛类(兽类);毛犊(古代传说中兽类之祖);毛鬣(马或野兽的鬃毛)

    (5) 鸟的羽毛

    (6) 又如:毛芥(羽毛和芥子);毛扇(羽毛扇);毛翎(翎毛。借指羽翼);毛质(鸟类的毛羽)

    (7) 亦指带毛的兽皮 。如:毛毛匠(毛皮匠);毛裘(兽皮制作的衣服);毛水(皮毛的表面)

    (8) 通“芼”。草木;五谷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涧溪沼沚之毛。——《左传·隐公三年》。注:“草也。”

    毛泽未尽。——《谷梁传·定公元年》。注:“凡地之所生谓之毛。”

    锡之不毛之地。——《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墝埆不生五谷曰不毛。”

    (9) ∶中国货币单位“角”的俗称,等于一元的十分之一

    (10) 姓

    动词

    (1) 发火;发怒 。如:毛司火性儿(性格又臭又火爆);尽管他脾气毛

    (2) 贬值,兑换率下降 。如:货币毛了

    (3) 发慌

    祁老爷毛了,只得退了堂。——《儒林外史》

    (4) 又如:发毛(发慌);吓毛了;小偷毛了;毛脚鸡(比喻行动慌里慌张)

    英文翻译

    hair, fur, feathers; coarse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陆丰腔] mo1 [梅县腔] mau1 [宝安腔] mau1 [东莞腔] mau1 [沙头角腔] mau1 [客语拼音字汇] mau1 mau2 mo1 [海陆丰腔] mo1 mau1 [客英字典] mau1 [台湾四县腔] mo1 mau1
    ◎ 潮州话:mo5 m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袍平聲開口一等mɑu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