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

biān pào [ bian pao]
注音 ㄅ一ㄢ ㄆㄠ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鞭炮 biānpào

(1) 爆竹

firecracker

(2) 指成串的小爆竹

a string of small firecrackers

词语解释

  1. 大小爆竹的统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四回:“老太太忙着张罗送蜡烛鞭炮,虽不十分热闹,却也大家乐了一天。” 沙汀 《呼嚎》:“这是八月二十号左右的事,鞭炮已经放过好几天了。”

  2. 特指成串的小爆竹。

    洪深 《申屠氏》第七本:“城楼角上,必必剥剥,燃放一串鞭炮。”

引证解释

⒈ 大小爆竹的统称。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四回:“老太太忙着张罗送蜡烛鞭炮,虽不十分热闹,却也大家乐了一天。”
沙汀《呼嚎》:“这是八月二十号左右的事,鞭炮已经放过好几天了。”

⒉ 特指成串的小爆竹。

洪深《申屠氏》第七本:“城楼角上,必必剥剥,燃放一串鞭炮。”

鞭炮的国语词典

编连成串的炮竹。如:「过新年,放鞭炮。」也作「鞭爆」、「鞭砲」。

鞭炮的网络释义

鞭炮 (爆竹)

  • 鞭炮起源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没有火药和纸张时,古代人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民俗传说,但却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鞭炮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和编炮一直到鞭炮。在现代,华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特别是在春节期间,鞭炮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
  • 鞭炮 (汉语词语)

  • 鞭炮起源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没有火药和纸张时,古代人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民俗传说,但却反映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鞭炮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和编炮一直到鞭炮。在现代,华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特别是在春节期间,鞭炮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
  • 鞭炮的翻译

    英语: firecrackers, string of small firecrackers, CL:
    法语: pétard

    鞭炮造句

    一会儿是锣鼓喧天,紧接着就是鞭炮齐鸣,真是热闹。
    春节期间燃放鞭炮爆竹,一定要注意安全,否则就会乐极生悲,把欢乐变成了痛苦。
    现在,我虽说已过不惑之年,但童心未泯,一到逢年过节,总要买上几鞭炮,痛痛快快地放一气。不过,现在再也不需要象小时候那样,把炮拆开点了。
    那些被打败的侵略者,有如惊弓之鸟,听见鞭炮声也慌忙逃窜。
    一夜不曾出门,谁知昨晚一场大雪,把整个世界装扮得分外妖娆,银光素裹。我顾不上欣赏这美丽的雪景,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一根长棍,把那鞭炮挑起来。
    当有时间时要利用时间,因为时间稍纵即逝。东流逝水,叶落纷纷,荏苒的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慢慢地消逝了,穿了新衣,点了鞭炮。
    当时燃放烟花鞭炮主要是为了趋吉避凶。
    那烈火一样熊熊燃烧的激情,那狂飙一样摇撼万物的激情,那瀑布一样飞流直下的激情,那鞭炮一样噼啪作响的激情,我的青春怎能没有它们。
    该是移风易俗,禁放鞭炮的时候了。
    我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久久地站在台阶上,聆听着这一切,欣赏着这一切,享受着这一切。大约过了四十分钟左右,烟火才渐渐消散,鞭炮的脆响才渐渐稀落,整个山村渐渐恢复了夜的平静。
    小时,逢年过节,每家每户必放鞭炮,为了好玩,我会去点燃,虽然我心中不怕,但我仍战战兢兢的。
    的时光就这样悄悄地,慢慢地消逝了,穿了新衣,点了鞭炮。一年,一岁,渐渐接近,偷偷远离,我整理凌乱的思绪,向新的一年迈去。
    厂大门口,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职工们在欢庆劳模表彰会的召开。
    这声音传到学校,大家拿着鲜花,挥着彩带,放着鞭炮,唱啊,跳啊,喊啊,好像要让这个消息传遍全世界。
    除夕的晚上,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
    除夕之夜,鞭炮声震天动地,响个不停。
    啊,春天是放着鞭炮来的。
    除夕之夜,大家通宵达旦地放鞭炮,一片喜气洋洋。
    窗外传来了劈里啪啦的鞭炮声。
    窗外鞭炮震天醒,我已经记不清是多少次被这该死的声音震醒,索性不睡了。

    汉字详情

    biān [bian]
    部首: 901
    笔画: 18
    五笔: AFWQ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TJOMK
    四角: 4154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革,便声。本义:皮制的马鞭)

    (2) 同本义 泛指鞭子

    鞭,驱也。——《说文》

    其左执鞭弭。——《国语·晋语》

    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左传·宣公十五年》

    北市买长鞭。——《乐府诗集·木兰诗》

    骏马不劳鞭。——唐· 李白《赠友人》

    (3) 又如:鞭影(马鞭的影子。后以比喻警戒策勉);鞭镫(马鞭与马镫);鞭弭(马鞭和弓)

    (4) 竹根

    新鞭暗入庭,初长两三茎。——张蠙《新竹》

    (5) 又如:鞭笋(植物名。指竹子的根茎生长于地下);鞭茁(初生的鞭笋)

    (6) 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 。如:教鞭

    (7) 古代一种兵器 。如:三棱鞭;钢鞭;九节鞭

    动词

    (1) 打马。泛指鞭打

    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2) 又如:鞭牛(鞭打春牛以示迎春);鞭石(用鞭击石);鞭草(以鞭击草);鞭楚(用黄荆木条鞭打人)

    (3) 古刑名。鞭笞罪人的刑罚

    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曰。——《史记·伍子胥列传》

    (4) 又如:鞭尸(以鞭抽打尸体。指严厉责罚已死的罪人);鞭墓(即鞭尸);鞭刑(古时用鞭子抽打犯人的刑法)

    英文翻译

    whip; whip; string of firecrackers

    方言集汇

    ◎ 粤语:bi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en1 bin1 [梅县腔] bien1 bin1 [东莞腔] ben1 [陆丰腔] pian1 [客英字典] bien1 bin1 [台湾四县腔] bien1 bin1 [客语拼音字汇] bian1 [宝安腔] ben1 b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卑連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pĭɛnpjen/pien
    páo,bāo,pào [pao,bao]
    部首: 414
    笔画: 9
    五笔: OQNN
    五行:
    仓颉: FPRU
    四角: 97812

    详细解释

    bāo

    动词

    (1) 一种烹调方法

    (2) 用锅等在旺火上急炒 。如:炮羊肉

    (3) 中药制法之一。把药物放在高温铁锅里急炒,使其焦黄爆裂。如:炮姜

    (4) 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 。如:湿衣服搁在热炕上,一会儿就炮干了

    (5) 另见 páo;pào

    páo

    名词

    (1) (形声。从火,包声。( páo)本义:古烹饪法的一种。用烂泥等裹物而烧烤)

    (2) 同本义

    炮,毛炙肉也。字亦作炰。以铁匕贯肉,加于火炙之。——《说文》

    炮之燔之。——《诗·小雅·瓠叶》

    亨羊炰羔。——《汉书·杨恽传》

    炮取豚台若将。——《礼记·内则》。注:“以涂烧之为名也。”

    (3) 又如:炮食(烧烤食物);炮燖(烧炙);炮燔(烧烤);炮豚(烤猪);炮羊(烤羊);炮胾(烤熟的肉块);炮煎(烧烤);炮祭(古代烧柴祭天的仪式)

    (4) 焚烧,燃烧

    令尹炮之,尽灭卻卻氏之族、党。——《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5) 又如:炮暑(酷署);炮土(瓦)

    (6) 制中药的一种方法,把生药放在热铁锅里炒,使它焦黄爆裂

    儿为检药笼,桂姜手炮煎。——陆游《离家示妻子诗》

    (7) 通“庖”。厨师

    凡为人臣者,犹炮宰和五味而进之君。——《韩非子·难二》

    动词

    (1) 通“咆”。吼叫,咆哮

    女炰烋于中国,敛怨以为德。——《诗·大雅·荡》注:“炰烋,《说文》引作咆哮。”

    (2) 另见 bāo;pào

    pào

    名词

    (1) “炮”假借为“砲”,大炮

    敌军果舁炮至。——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山炮;大炮;迫击炮;炮座(炮车;炮的台座);炮位(古代的火炮);炮局(旧称制造枪炮的工厂或储藏枪炮的场所)。又指象棋的一子。如:炮打隔山

    (3) 爆竹 。如:鞭炮;炮燥(由于心中烦躁而感到身上燥热);炮竿(爆竹);炮仗(爆竹);炮粲(爆竹炸裂的碎片)

    (4) 爆破土石 。如:放炮

    (5) 另见 bāo;páo

    英文翻译

    large gun, cannon; artillery

    方言集汇

    ◎ 粤语:baau1 paau3
    ◎ 客家话:[梅县腔] pau5 [海陆丰腔] pau5 pau2 [东莞腔] pau5 [沙头角腔] pau5 [陆丰腔] pau3 [梅县腔] pau5 [台湾四县腔] pau5 pau2 [宝安腔] pau2 | pau5 [客语拼音字汇] pau4 [客英字典] pau5
    ◎ 潮州话:pao5(phâu) pao3(phà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薄交平聲開口二等brau/beaubʰau

    鞭炮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