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其词

shǎn shuò qí cí [ shan shuo qi ci]
繁体 閃爍其詞
注音 ㄕㄢˇ ㄕㄨㄛˋ ㄑ一ˊ ㄘ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闪烁其词 shǎnshuò-qící

(1) 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不肯说出真相和要害

speak evasively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吴趼人《痛史》第25回:“何况这等事本来是缜密的,或者定伯故意闪烁其词,更未可定。”

成语用法

闪烁其词作谓语、宾语;指说话及文章。

引证解释

⒈ 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痛史》第二五回:“或者定伯故意闪烁其词,更未可定。”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愫方 :(闪烁其词)没有谁。”
刘绍棠《小荷才露尖尖角》:“‘馒头上了屉,眼看八成熟。’ 安天宝闪烁其词,匆匆进门去。”

闪烁其词的国语词典

说话吞吐遮掩,不直截了当说出实情。

闪烁其词的网络释义

闪烁其词

  • 闪烁其词(shǎn shuò qí cí)是一个汉语词汇,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指不肯透露真相或有意回避要害问题。
  • 闪烁其词的翻译

    日语: 言葉を左右(さゆう)にする
    俄语: говорить уклончиво

    闪烁其词造句

    这个嫌犯交代犯罪行为时避重就轻,闪烁其词,意图为自己开脱罪名。
    看到他回答问题时那闪烁其词的样子,我就知道这里面肯定有什么名堂。
    相反,应关注你对伴侣闪烁其词的本能反应。
    面对着在有关问题上闪烁其词的指控,白宫不得不说没有大规模裁军的计划。
    我问她为什么回来这么晚,她回答得闪烁其词。
    夏雨闪烁其词,神态倨傲,显然预定目标快要达成。
    青衣人闪烁其词,谁都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
    不过,说道他家秦老爷这官位的事情,这老秦也有些闪烁其词的模样。
    柳臻明显一愣,闪烁其词地说道:一个朋友而已。
    丁丰不动声色的听着,虽然汪德成在一些关键地方闪烁其词,但他也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
    闪烁其词,假装看向一旁的水杯。
    女子的情绪突然之间显得很激动,言语之间闪烁其词,似乎在隐瞒什么。
    张庆还总是闪烁其词,他继续踱步。
    我从未想到,大地震已经过去了300天,政府仍然像这样闪烁其词。
    我们确实想要他对他所拟订的游泳池计划表明态度,但他总是闪烁其词。
    怪不得在报到时,接待他的鲜式马校长在提到住宿的问题,有点闪烁其词。
    不过,说道他家秦老爷的事情,这老秦也有些闪烁其词的模样。
    此人身份证显示户籍所在地是甘肃,却操本地口音,说一口流利的“巴盟话”,而且说话时闪烁其词。
    然后是回到学校后,王辉和卿远等人故意疏远了王硕,连黑娃和他说话也是心不在焉,闪烁其词。
    一叶落知天下秋,闪烁其词只为自圆其说,繁华落尽夜色变冷,沧桑诉说情感终究,幸福瞬间只在错过,浪漫唯有回忆残留。立秋了,你在何所?

    汉字详情

    shǎn [shan]
    部首: 321
    笔画: 5
    五笔: UW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SO
    四角: 378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人在门中。本义:自门内偷看)

    (2) 同本义,引申为偷看

    闪,窥头在门中也。——《说文》。南朝 宋· 裴松之注引《魏略·苛吏传》:“白日常自于墙壁间閨闪。”

    故鱼鲔不淰。——《礼记·礼运》。注:“淰之言闪也。”疏:“闪是忽有忽无,故字从门中人也。经传多以掩为之。”

    (3) 忽有忽无, 突然显现

    蝄像暂晓而闪屍——木华《海赋》。注:“暂见之貌。”

    为首闪出一将。——《三国演义》

    (4) 又如:脑子闪过一个念头;闪尸(忽隐忽现);闪飒(闪烁);闪缀(闪闪发光);闪然(隐没不见);闪荡(光闪动);闪放(闪烁放光);闪明(天刚明);闪忽(变化不定)

    (5) 动摇不定

    垂涎闪吞兮,挥霍旁午。——唐· 柳宗元《招海贾文》

    (6) 又指猛然晃动。如:闪了闪,差点儿跌倒

    (7) 遮拦

    因此上裴航要闪住你肖郎路。——明· 汤显祖《邯郸记》

    (8) 抛弃

    教孩儿往帝都,把媳妇闪得苦又孤。——高明《琵琶记·糟粮自厌》

    (9) 又如:闪了脸(翻了脸,损伤了感情);闪落(撇开不管)

    (10) 抛洒

    闪英雄泪渍盈盈袖,伤心不为悲秋瘦。——明· 汤显祖《牡丹亭》

    (11) 侧身急避 。如:汽车开来了,快闪开;闪赚(闪避;躲闪);往旁边一闪;闪边(日落时太阳接近地平线);闪脱(躲开);闪魄(藏起来);闪走(逃跑);闪逃(躲起来逃了)

    (12) 扭伤筋骨

    夫人休闪了手。——王实甫《西厢记》

    (13) 又如:闪了腰;闪肭(扭伤筋肉)

    (14) 欺骗 。如:闪诳(欺骗);闪赚(哄骗);闪揄(奸巧谄媚)

    (15) 招引

    梦见一人,手执柳枝,闪了他去。——明· 汤显祖《牡丹亭》

    (16) 睁,张 。如:闪眼(睁眼);闪目(睁眼)

    名词

    (1) 天空的电光。俗称闪电为闪

    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2) 又如:打闪;闪红(电光)

    (3) 闪族 ,高加索人种的一个分支,多住在中东一带,包括阿拉伯人、犹太人和埃塞俄比亚人

    (4) 闪失;挫折

    不想又吃了这一闪。——《水浒全传》

    (5) 姓

    英文翻译

    flash; avoid, dodge, evade

    方言集汇

    ◎ 粤语:sim2

    宋本广韵

    shuò [shuo]
    部首: 414
    笔画: 9
    五笔: OQIY
    五行:
    仓颉: FHVD
    四角: 9289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火,乐声。本义:发光的样子)

    (2) 同本义

    中夜有大流星长数丈,光烁如电。——《新唐书·天文志》

    (3) 热;烫;烤灼 。如:烁玉流金(烁石流金。指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形容酷热)

    动词

    (1) 摇曳;闪烁

    其外浅处,紫碧浮映,日光所烁也。——《徐霞客游记》

    (2) 通“铄”。销熔

    烁金以为刃。——《周礼·考工记·总敍》

    众口烁金。——《国语·周语》

    (3) 又如:烁金(熔化金属;另指伤人的谗言)

    英文翻译

    shine, glitter, sparkle

    方言集汇

    ◎ 粤语:soek3

    宋本广韵

    [qi]
    部首: 201
    笔画: 8
    五笔: AD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MMC
    四角: 44801

    详细解释

    名词

    通“期”。期限

    既辱且危,死其将至。——《易·系辞下》

    代词

    (1)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 ),变成“其”。( )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2) 彼、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师说》

    (3) 又如:独善其身

    (4) 她 。如:萨奇打他的妻子,将其打倒在地

    (5) 它

    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鲁迅《祝福》

    (6) 他们;她们;它们 。如: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7) 他的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孟子·滕文公下》

    (8) 又如:其妻

    (9) 她的 。如:其夫

    (10) 它的 。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11) 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如:他们思想保守,固守其老一套做法

    (12) 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 的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孔雀东南飞》

    (13) 又如:正当其时

    (14) 这样,如此 。如:不乏其人;其然(如此)

    (15) 姓

    副词

    (1) 也许;大概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其自桓叔以下。——《国语·晋语》

    齐国其庶几乎。——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齐其庶几乎。

    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2) 表示祈使。当,可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君其详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其善抚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弟其宽心勿畏可也。——太平天国· 洪仁玕《英杰归真》

    (3) 将,将要

    今殷其沦丧。——《书·微子》

    (4) 表示诘问。通“岂”,难道

    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可怪也欤。——唐· 韩愈《师说》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中国其果老矣乎。—— 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5) 极,甚

    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韩非子·初见秦》

    连词

    (1) 如果,假设

    其或未能处置,即且给公验。——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

    (2) 或许;大概

    我中国前途,其有望乎?——《负曝闲谈》

    (3) 又如:其诸(或者);其者(或者)

    (4) 还是。表选择

    其真无马耶。——唐· 韩愈《杂说》

    (5) 又

    其真不知马耶。

    其亦足乐乎。——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助词

    (1) 用作语助。

    (2) 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北风其凉,雨雪其雰。——《诗·邶风》

    (3) 又如:他们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这类好辞书,尤其需要;说得何其好哇!

    (4) 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5) 又

    云霏霏其承宇。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英文翻译

    his, her, its, their; that

    方言集汇

    ◎ 粤语:gei1 kei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海陆丰腔] ki2 [宝安腔] ki2 [梅县腔] ki2 [东莞腔] ki2 [客英字典] ki2 [客语拼音字汇] gia1 ki2 [陆丰腔] ki3
    ◎ 潮州话:ki5 (khî)[潮阳]ki2 (khí)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渠之平聲開口三等gi/gio
    [ci]
    部首: 226
    笔画: 7
    五笔: YNGK
    五行:
    吉凶:
    仓颉: IVSMR
    四角: 377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

    (2) 同本义

    词,意内而言外也。——《说文》

    词色甚强。——《世说新语·轻诋》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杜甫《石壕吏》

    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宗臣《报刘一丈书》

    (3) 又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声色);词锋(犀利的文笔,好像刀剑的锋芒);词不达意

    (4) 诗文中的词语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5) 又如:词科(文词科场;科举考场);词场(文坛、文苑、文辞荟萃的地方;文词科试的场所);词翰(词章);词章(文辞的通称。后用以专称诗赋文章而言)

    (6) 状纸;诉讼

    次日,一乘轿子抬到县门口,正值知县坐早堂,就喊了冤,知县叫补进词来。——《儒林外史》

    (7) 又如:词状(状词;诉状);词因(原因,情由。多指供词,讼状所陈述的内容);词讼(同辞讼。诉讼)

    (8)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动词

    说,告诉

    其词于宾曰。——《礼记·曾子问》

    英文翻译

    words; phrase, expres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ci4

    宋本广韵

    闪烁其词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