閟閟
注音
ㄅ一ˋ ㄅ一ˋ
词语释义
1.幽深貌。
词语解释
幽深貌。
宋 王安石 《祭束向元道文》:“閟閟阴宫,梗野榛荒。” 清 刘大櫆 《乡饮大宾方君墓志铭》:“閟閟幽宫,同藏无毁。”
引证解释
⒈ 幽深貌。
引宋王安石《祭束向元道文》:“閟閟阴宫,梗野榛荒。”
清刘大櫆《乡饮大宾方君墓志铭》:“閟閟幽宫,同藏无毁。”
閟閟的网络释义
閟閟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闭门
閟,闭门也。从门,必声。与闭略同。——《说文》
闭而以夫人言。——《左传·庄公十二年》
閟宫有侐。——《诗·鲁颂·閟宫》
见孟仁,从之,閟。——《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视尔不臧,我思不閟。——《诗·鄘风·载驰》
(2) 关闭;深闭
其病癃閟。——《素问·五常政大论》。注:“大便干涩不利也。”
(3) 又如:閟幽(闭塞幽深);閟气(闭住气息);閟绝(闭塞隔绝)
(4) 掩蔽 。如:閟奥(隐蔽很深);载(珍藏的典籍)
形容词
(1) 慎重;珍重
天閟毖我成功所。——《书·大诰》。传:“閟,慎也。”
(2) 又如:閟重(慎重);閟啬(谨慎珍惜)
(3) 清静,幽深 。如:閟閟(幽深的样子)
英文翻译
hide, keep secret; hideaway
方言集汇
◎ 粤语:be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5 [客英字典] bi5 [台湾四县腔] bi5 [梅县腔] bi5
◎ 潮州话:b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5 [客英字典] bi5 [台湾四县腔] bi5 [梅县腔] bi5
◎ 潮州话:b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祕 | 兵媚 | 幫 | 脂B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止 | 脂B | pi | piih/pyh |
详细解释
动词
(1) 闭门
閟,闭门也。从门,必声。与闭略同。——《说文》
闭而以夫人言。——《左传·庄公十二年》
閟宫有侐。——《诗·鲁颂·閟宫》
见孟仁,从之,閟。——《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视尔不臧,我思不閟。——《诗·鄘风·载驰》
(2) 关闭;深闭
其病癃閟。——《素问·五常政大论》。注:“大便干涩不利也。”
(3) 又如:閟幽(闭塞幽深);閟气(闭住气息);閟绝(闭塞隔绝)
(4) 掩蔽 。如:閟奥(隐蔽很深);载(珍藏的典籍)
形容词
(1) 慎重;珍重
天閟毖我成功所。——《书·大诰》。传:“閟,慎也。”
(2) 又如:閟重(慎重);閟啬(谨慎珍惜)
(3) 清静,幽深 。如:閟閟(幽深的样子)
英文翻译
hide, keep secret; hideaway
方言集汇
◎ 粤语:be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5 [客英字典] bi5 [台湾四县腔] bi5 [梅县腔] bi5
◎ 潮州话:b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5 [客英字典] bi5 [台湾四县腔] bi5 [梅县腔] bi5
◎ 潮州话:b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祕 | 兵媚 | 幫 | 脂B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止 | 脂B | pi | piih/py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