镳旗
繁体
鑣旗
注音
ㄅ一ㄠ ㄑ一ˊ
词语释义
1.旧时由镖客护送的客商货车上所树的旗号。用以表明该货车已受到镖局保护。
词语解释
旧时由镖客护送的客商货车上所树的旗号。用以表明该货车已受到镖局保护。
老舍 《蛤藻集·断魂枪》:“枣红色多穗的镳旗,绿鲨皮鞘的钢刀……连 沙子龙 ,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
引证解释
⒈ 旧时由镖客护送的客商货车上所树的旗号。用以表明该货车已受到镖局保护。
引老舍《蛤藻集·断魂枪》:“枣红色多穗的镳旗,绿鲨皮鞘的钢刀……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
镳旗的网络释义
镳旗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bit, bridle; ride
方言集汇
◎ 粤语:biu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同本义
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说文》
熊虎曰旗。——《广雅》
师都建旗。——《周礼·春官》
熊虎为旗及国之大阅。——《周礼·司常》
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2) 泛指各种旗帜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贾谊《过秦论》
以为旗章。——《礼记·月令》
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管子·兵法》
(3) 又如:旗纛(古代军队和仪仗队用的大旗);旗牌(担任传递号令等的武吏);旗鼓(指枪棒等武艺的架式、门户);旗头(旗手);旗麾(将旗)
(4) 表识,标志 。如:旗亭(酒楼。悬旗为酒招);旗望(酒旗);旗麾(将旗)
(5) 清代以旗帜的名色作为区别的兵民一体的组织 。如:旗丁(满族士兵);八旗;旗田(清朝旗人的田地);旗兵(八旗兵丁);旗官(旗人之为官者);旗校(旗军的校官)
(6) 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
(7) 假借为“箕”。箕宿。二十八星宿之一
寿于旗翼。——《荀子·富国》
动词
号令
昔舜欲旗古今而不成。——《吕氏春秋·谕大》
英文翻译
banner, flag, streamer
方言集汇
◎ 粤语:ke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2 [沙头角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ki2 [宝安腔] ki2 [梅县腔]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陆丰腔] ki3 [海陆丰腔] ki2
◎ 潮州话:gi5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i2 [沙头角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ki2 [宝安腔] ki2 [梅县腔]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陆丰腔] ki3 [海陆丰腔] ki2
◎ 潮州话:g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其 | 渠之 | 羣 | 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之 | gi/g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