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宋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 释秘演诗集序》:“则往从布衣野花,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
成语辨析
酣畅淋漓和“淋漓尽致”;都有“文章、说话畅快”的意思。但“淋漓尽致”比酣畅淋漓语义重。
成语用法
酣畅淋漓补充式;作状语、补语;含褒义,形容非常舒畅和痛快。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文章等详尽透彻。
引清欧阳巨源《<官场现形记>序》:“惟有以含蓄藴酿存其忠厚,以酣畅淋漓阐其隐微,则庶几近矣。”
朱自清《<老张的哲学>与<赵子曰>》:“老舍先生写老张的‘钱本位’的哲学,确乎是酣畅淋漓,阐扬尽致。”
秦牧《艺海拾贝·<哲人·小孩>》:“不敢酣畅淋漓地流露这个‘我’,即使其他的条件具备了,也很难有新鲜的艺术风格。”
袁鹰《悲欢·不灭的诗魂》:“在另一首里,他的耿耿丹心和峥嵘意志,更加表达得酣畅淋漓。”
亦作“酣痛淋漓”。 清魏源《夜雨行》:“仓卒不工且快意,酣痛淋漓聊一贾。”
酣畅淋漓的国语词典
极为畅达痛快的样子。如:「此次聚会,大家莫不喝得酣畅淋漓,尽兴而归。」也作「酣嬉淋漓」。
酣畅淋漓的网络释义
酣畅淋漓
酣畅淋漓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酉,从甘,甘亦声。从“酉”,表示与酒有关。“甘”也具有表意作用。本义:酒喝得很畅快)
(2) 同本义
酣,酒乐也。——《说文》
酣,乐也。——《广雅》
酒酣,上击筑自歌。——《汉书·高帝纪》
代君至酒酣。——《吕氏春秋·长攻》
秦王饮酒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史记·魏公子列传》
宴酣之乐。——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又如:酣湑(畅饮欢乐);酣饫(酒醉饭饱);酣歌(畅饮乐极而歌唱);酣兴(尽情喝酒的乐趣);酣叫(畅饮且大声地呼叫);酣放(嗜酒畅饮而行为放纵);酣酣(畅饮醉酒的样子);酣宴(纵情饮宴)
(4) 浓盛;盛美
荷花落日红酣。——宋· 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壁》
(5) 又如:酣春(春色最盛美的时候);酣酣(形容景色极盛美)
(6) 舒畅痛快 。如:酣边(畅快,高兴);酣歌(忘情高歌);酣笑(大笑);酣足(痛快满足);酣悦(畅快喜悦)
(7) 睡眠甜浓 。如:酣沉(形容睡眠浓甜而深沉);酣卧(熟睡);酣呼(酣睡时打呼噜);酣寝(熟睡)
(8) 充足;饱满 。如:酣畅(感情饱满,表达尽意);酣边(兴头上,兴趣正浓时)
副词
(1) 尽情地;痛快地
酣饮不知醉。——曹丕《善哉行》
战酣日暮。——《淮南子·览冥》
(2) 又如:酣闹处(激烈之时);酣斗(激烈战斗);酣鏖(战斗剧烈而持久)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iam2 [客语拼音字汇] ham2 ham2 [客英字典] tiam2 [东莞腔] gam1 [梅县腔] tiam2 [台湾四县腔] tiam2 [宝安腔] ham2 tiam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酣 | 胡甘 | 匣 | 談 | 平聲 | 覃 | 開口一等 | 咸 | 談 | ɣɑm | gham/ham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申,昜(
)声。本义:畅通,无阻碍)(2) 同本义
登台四望,三面皆畅。——《韩非子·说林上》
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易·坤》
(3) 又如:通畅(运行无阻);顺畅(顺利通畅,没有阻碍)
(4) 舒畅
旧国旧都,望之畅然。——《庄子·则阳》
感条畅之气。——《礼记·乐记》
美声畅于虞氏。——《文选·张衡·西京赋》
(5) 又如:宽畅(心里舒畅);酣畅(畅快)
(6) 茂盛
草木畅茂。——《孟子·滕文公上》
(7) 流畅,言辞敏捷、自在而流利 。如:畅利(流利);明畅(明白流畅)
副词
(1) 正;极;甚
青衫忒离俗,栽得畅可体。——《董西厢》
(2) 又如:畅好(畅好是,畅好道。真是,真正;正好,甚好)
(3) 尽情;痛快 。如:畅抒(尽情地抒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浅薄;浇薄 。如:漓俗(浮薄的风俗);漓滑(浮薄狡诈);漓薄(酒不浓;浮薄);漓漓拉拉(形容液体不断滴落)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2 [梅县腔] li2 [海陆丰腔] li2 [客语拼音字汇] li2 [陆丰腔] li3 [宝安腔] li2 [客英字典] li2
◎ 潮州话:罗衣5(离)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離 | 呂支 | 來 | 支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止 | 支A | lĭe | l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