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瀣

hàng xiè [ hang xie]
注音 ㄏㄤˋ ㄒ一ㄝˋ

词语释义

沆瀣 hàngxiè

(1) 夜间的水气,露水

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司马相如《大人赋》
evening mist

词语解释

  1. 夜间的水气,露水。旧谓仙人所饮。

    《楚辞·远游》:“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王逸 注:“《凌阳子明经》言:春食朝霞……冬饮沆瀣。沆瀣者,北方夜半气也。”《文选·嵇康<琴赋>》:“餐沆瀣兮带朝霞。” 张铣 注:“沆瀣,清露也。” 宋 洪咨夔 《幽芳晚凉倚窗观稼》诗:“晚风不动稻苗平,叶叶头边沆瀣明。” 谭作民 《噩梦》诗:“餐沙棠,饮沆瀣,幽途神房上清界。”

  2. 引申指珍贵的饮料。

    唐 杨巨源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之八:“乐报《簫韶》发,杯看沆瀣生。” 宋 史达祖 《齐天乐·赋橙》词:“沆瀣含酸,金罌裹玉。” 清 沉钧德 《<元诗别裁集>序》:“金盘餐沆瀣,花界食醍醐。”

  3. 谓彼此契合,意气相投。

    清 冯桂芬 《重建张忠敏公祠记》:“盖有瓣香之诚,沆瀣之契焉。” 郑观应 《<盛世危言>序》:“约以有过相规,有善相辅,沆瀣诚相得也。” 孙中山 《祭夏重民文》:“ 黄冈 先烈, 花邑 尤多,君生是邦,气同沆瀣。” 柳亚子 《老友冯玉芳索诗奉赠两律》之一:“言谈新沆瀣,水乳旧交融。”参见“ 沆瀣一气 ”。

  4. 同“ 沆溉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澎濞沆瀣。” 司马贞 索隐:“滂濞沆溉。溉,亦作‘瀣’。” 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六》:“《索隐》、《正义》并作‘溉’,盖旧本相承如是。《説文》无‘瀣’字,则作‘溉’者是也。” 唐 李绅 《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脱鳞超沆瀣,翻翼集 蓬壶 。”

引证解释

⒈ 夜间的水气,露水。旧谓仙人所饮。

《楚辞·远游》:“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王逸注:“《凌阳子明经》言:春食朝霞……冬饮沆瀣。沆瀣者,北方夜半气也。”
《文选·嵇康<琴赋>》:“餐沆瀣兮带朝霞。”
张铣注:“沆瀣,清露也。”
宋洪咨夔《幽芳晚凉倚窗观稼》诗:“晚风不动稻苗平,叶叶头边沆瀣明。”
谭作民《噩梦》诗:“餐沙棠,饮沆瀣,幽途神房上清界。”

⒉ 引申指珍贵的饮料。

唐杨巨源《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之八:“乐报《簫韶》发,杯看沆瀣生。”
宋史达祖《齐天乐·赋橙》词:“沆瀣含酸,金罌裹玉。”
清沉钧德《<元诗别裁集>序》:“金盘餐沆瀣,花界食醍醐。”

⒊ 谓彼此契合,意气相投。参见“沆瀣一气”。

清冯桂芬《重建张忠敏公祠记》:“盖有瓣香之诚,沆瀣之契焉。”
郑观应《<盛世危言>序》:“约以有过相规,有善相辅,沆瀣诚相得也。”
孙中山《祭夏重民文》:“黄冈先烈, 花邑尤多,君生是邦,气同沆瀣。”
柳亚子《老友冯玉芳索诗奉赠两律》之一:“言谈新沆瀣,水乳旧交融。”

⒋ 同“沆溉”。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澎濞沆瀣。”
司马贞索隐:“滂濞沆溉。溉,亦作‘瀣’。”
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六》:“《索隐》、《正义》并作‘溉’,盖旧本相承如是。 《説文》无‘瀣’字,则作‘溉’者是也。”
唐李绅《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脱鳞超沆瀣,翻翼集蓬壶。”

沆瀣的国语词典

露气。

沆瀣的网络释义

沆瀣

  • 沆瀣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hàngxiè,指夜间的水汽,露水。
  • 另外常用成语,沆瀣一气,比喻气味相投的人连结在一起。 出自宋·钱易《南部新书·戊集》:又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谭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 沆瀣的翻译

    英语: (literary)​ evening mist
    德语: Abendnebel; Abenddunst

    沆瀣造句

    他俩在一起,可谓是沆瀣一气。
    这两个人,一个尖酸,一个刻薄,沆瀣一气,到处惹是生非。
    他们两人相见恨晚,惺惺相惜,自是沆瀣一气。
    他们两人狼狈为奸,沆瀣一气,镇上的人总是避而远之。
    鸟尽弓藏后,我们一家子酒囊饭袋,沆瀣一气,我和妹妹更是小人得志,沾沾自喜。
    他们互相勾结,沆瀣一气,正是一丘之貉。
    这么说来,你们都是一群狗腿子,沆瀣一气,怙恶不悛,更像一群混饭吃的!
    回主子,这种人讲究操守,能洁身自好,不肯趋炎附势,与奸佞之臣沆瀣一气;但虑事行事拘泥礼教,不懂变通,一味寻章摘句,穿凿附会,不敢革故鼎新,勇创新局。
    披我丹霞衣,袭我素霓裳,带我琼瑶佩,漱我沆瀣浆。
    这三个沆瀣一气的贪官,不知污了多少民脂民膏,人们一提起他们来就咬牙切齿。
    这件弊案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这两人沆瀣一气,暗中勾结,挪用了公款。
    别说无法保证他们能铁面无私地行使监督、揭发权利,甚至,如果同属“蝇虎”,那么,利益结盟而沆瀣一气恐怕就是必然。
    但一旦出现故障,冷空气热空气就沆瀣一气,集于一处,不冷不热的,弄得我的黄油化了,牛奶臭了,冻起来的蔬菜也烂掉了。
    世界末日到了,压力之山倒了,霉运之桥塌了,烦恼之路断了,沆瀣之气散了,热情之火喷发了,好运之河汹涌了,美好日子涅槃了,问候的船票送达了,请你乘坐诺亚方舟,向幸福一路进发。
    如果定点企业再为了追求高额回报,与一些蛀虫蛇鼠一窝、沆瀣一气的话,助长奢侈浪费之风,甚至贪污腐败之气,那么国家财产损失浪费终将难以避免。
    已觉沧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
    我不信任那两个人,他们沆瀣一气,勾结在一起。
    它高效顺畅,上挂下联,各尽所能,各得其利;它利欲相投,沆瀣一气,互相庇护,能量惊人。
    如果人云亦云、好歹不分、良莠不辨、沆瀣一气,狼狈为奸,藏污纳垢,致使“污垢”越积越厚,这样势必给社会带来更大的不和谐。
    商会认为所有这些民间组织在主要工会的暗中支持下沆瀣一气。

    汉字详情

    hàng [hang]
    部首: 331
    笔画: 7
    五笔: IYMN
    五行:
    仓颉: EYHN
    四角: 3011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形声。从水,亢声。本义:漭沆,沆漭:水泽广阔无边的样子) 同本义 。如:沆漭(水波浩渺的样子);沆沆(沆茫。水面广阔无际的样子);沆浪(水广阔而汹涌的样子)

    名词

    (1) 大泽

    齐人谓湖曰沆。—— 郭缘生《述征记》

    (2) 白色霭气 。如:沆瀣之水(夜半由露气凝结而成的水);沆瀣(秋天早晨的白色霭气);沆瀣相投(彼此志气投合)

    英文翻译

    a ferry; fog; flowing

    方言集汇

    ◎ 粤语:hong4
    ◎ 客家话:[梅县腔] kong5 [海陆丰腔] kong5 [客英字典] hong3 kong5 [宝安腔] hong2 [客语拼音字汇] hang1 hong2 [台湾四县腔] kong5
    ◎ 潮州话:何红5(杭)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郎唐開平聲開口一等ghang/hangɣɑŋ
    xiè [xie]
    部首: 331
    笔画: 19
    五笔: IHQG
    五行:
    仓颉: EYEM
    四角: 3711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夜间的水气

    屈原忧极,故有轻举远游、餐霞饮瀣之赋。—— 章学诚《文史通义·质性》

    (2) 又如:瀣沆(瀣气。夜间的水气)

    英文翻译

    sea mist; vapor

    方言集汇

    ◎ 粤语:haa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ai5 [海陆丰腔] hai6 [梅县腔] hai5 [台湾四县腔] hai5
    ◎ 潮州话:ha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六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介皆開去聲開口二等ɣɐighraih/ha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