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边角料
(1) 制作物品时,切割、裁剪下来的料
词语解释
制作物品时,切割、裁剪下来的材料。
王隐菊 等《首都三百六十行·<小商贩·卖布头的>》:“老 北京 下街贩卖布的,有的专门卖布头。他们从大商店买来边角料,稍加整理分类,供妇女补缀衣服或给小孩做小衣裳。”
引证解释
⒈ 制作物品时,切割、裁剪下来的材料。
引王隐菊等《首都三百六十行·<小商贩·卖布头的>》:“老北京下街贩卖布的,有的专门卖布头。他们从大商店买来边角料,稍加整理分类,供妇女补缀衣服或给小孩做小衣裳。”
边角料的国语词典
制作物品时,经过切割、裁剪下来的剩余材料。
边角料的网络释义
边角料
边角料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biān
名词
(1) (形声。从辵(
),臱( )声。本义:山崖的边缘)(2) 同本义
边,行垂崖也。——《说文》
边,垂也。——《尔雅》
白帝城边足风波, 瞿塘五月谁敢过。—— 唐· 李白《荆州歌》
(3) 又如:崖边;岸边;水池边;边侧(边沿,旁侧);边涯(边际;边缘)
(4) 边境
其在边邑。——《礼记·玉藻》。注:“九洲之外。”
顿颡于边。——《国语·吴语》。注:“边,边境也。”
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五大:一种大人物。)——《左传·昭公十一年》
思念北边之末安。——《盐铁论·利议》
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诗
(5) 又如:边人(边境的人);边民(边境的人民);边缺(边远地区官职的空缺);边任(驻守边远地区的重要职位);边庭(边疆);边夷(泛指边疆的少数民族);边功(在边境抗敌所建立的功劳)
(6) 旁边
边,方也。——《广雅》
续衽钩边。——《礼记·深衣》
齐衰不以边坐。——《礼记·檀弓》
鸟宿池边树。——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7) 又如:左边;右边;边厢(旁边);边邦(邻邦);边近(旁边,附近)
(8) 尽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 杜甫《登高》
(9) 又如:无边;无边无际;边梢(树枝的末梢)
(10) 边区的省称 。如:边府(边区政府);边币
(11) 方位词的后缀
故垒西边。——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2) 又如:东边;西边;后边;前边
(13) 姓
动词
(1) 靠近
齐边 楚。——《史记·高祖本纪》。集解:“近也。”
(2) 又如:边鄙(靠近边界的地方);边海(靠海,临海;海边);边带(邻接,毗连)
bian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iang1(piang)[潮州]biêng1 , bin1(piⁿ)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jiǎo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兽角形。本义:动物的角)
(2) 同本义
角,兽角也。——《说文》
麟之角。——《诗·周南·麟之趾》
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尔雅·释地》
旃裘筋角。——《史记·货殖列传》
大小毛角。——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角灯(用透明角质物做罩的灯);角带(缀有角质饰物的腰带);角弓(用兽角作装饰的硬弓);角枕(以兽角来装饰的枕头);角马(马头上生角。比喻违反常态);角节(用犀角做的符节)
(4) 突起的额骨
恶角犀丰盈。——《国语·郑语》
(5) 又如:角犀(额角近头发边缘,隐然隆起,有如伏犀,称为角犀);角崩(以头叩地)
(6) 古代未成年的人,头顶两侧束发为髻,状如牛角,故称角
男角女羁。——《礼记·内则》
(7) 又如:角儿(头顶向上竖起的发髻);总角;角髻(古代童稚的发髻。状如牛角);角发(束发如角状);角婢(少婢。束发如角)
(8) 几何学上称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所形成的形状或所夹的空间。如:锐角;钝角;对角;补角;夹角;角台;角明(标明,因标注在角上而得名);角佩(以角锥制成的佩饰)
(9) 角落
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四角龙子幡。
(10) 又如:门角;拐角;墙角;角子(角落;阁子,小屋;饺子);角子门(侧门,边门);角睐(用眼角斜视);角隅(角落)
(11) 形状像角的东西 。如:皂角;菱角;角冠(道士的尖帽子);角田(豆田);豆角;角黍(粽子);角巾素服(泛指便服);角巾私第(去官服,换上角巾而住私宅。多用于恭维官员居功不傲)
(12) 伸入水域的陆地的尖端或延长部分,或如半岛或如突出的尖端 。如:好望角;科德角;哈特拉斯角
(13) 借指禽兽 。如:角物(泛指有角的动物)
(14) 斜 。如:角槎(斜砍)
(15) 号角
四面边声连角起。——宋· 范仲淹《渔家傲》
清角吹寒。——宋· 姜夔《扬州慢》
(16) 通“斠”。古时平斗斛的工具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兵法·虚实篇》
尺寸也、绳墨也,……,角量也,谓之法。——《管子·七法》
量词
(1) 我国辅币名。十角等于人民币一元 。如:几角?;角票(票面以角为单位的纸币的统称);角洋(旧时通用的以角为单位的小银币);角子
(2) 四分之一 。如:一角饼
(3) 古代量器名
一角一散。——《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
斗,斛也,角,量也。——《管子》
鲁达道:“先打四角酒来。”——《水浒传》
(4) 另见
jué
名词
(1) 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一角一散。——《仪礼·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疑古酒器之始,以角为之。”
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礼记·礼器》
(2) 角色,人物 。如:主角儿;配角;角艺(卖艺的妓女)
(3) 行当,即主要根据戏曲演员所扮演人物的性别和性格等划分的类型 。如:丑角;旦角
(4) 演员 。如:红角儿、名角、坤角、男角、女角
动词
(1) 比试;竞争
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之臣之也。——《汉书·贾谊传》
作角抵戏。——《汉书·武帝纪》
肆射御角力。——《吕氏春秋·孟冬》。注:“犹试也。”
日与子弟角。——《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角试(通过比赛成绩比较优劣);解力(比赛武力;动武);口角(争吵;斗嘴)
(3) 衡量,考察
角斗甬。——《礼记·月令》。注:“谓平之也。”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孙子》。曹操注:“角,量也。”
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汉书》
(4)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ok7 [陆丰腔] gok7 [台湾四县腔] gok7 [宝安腔] gok7 | luk8 [沙头角腔] gok7 [客英字典] gok7 [梅县腔] gok7 [东莞腔] gok7 [客语拼音字汇] giog5 go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禄 | 盧谷 | 來 | 屋一 | 入聲 | 屋 | 開口一等 | 東 | 通 | luk | luk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斗,从米,表示用斗量米。本义:称量)
(2) 计数;计量;核计
料,量也。从斗,米在其中,会意。——《说文》
宣王料民于 太原。——《国语·晋语》。注:“数也。”
楚师可料也。——《国语·楚语》
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多少。——《国语·周语上》
(3) 又如:料校(计数检核);料民(计点人数);料数(计数);料算(估算)
(4) 估量;揣度;料想
捭之者,料其情也。——《鬼谷子·捭阖》
不复料其虚实。——《资治通鉴》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史记·项羽本纪》
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史记·淮阳侯列传》
(5) 又如:料知(犹估计);料来(估计;料想);料量(估计,测度);料道(估计到,预料);料得(预测到;估计到);料敌(估量、判断敌情);料知(料想到);料然(料想);料莫(想来);料猜(猜测);料世(揣度时势)
(6) 选择,挑选
逊料得精兵八千余人。——《三国志·陆逊传》
(7) 又如:料人(选择人才);料取(选取);料选(挑选;拣选);料择(选择);料拣(选择,拣择)
(8) 安排,料理;管理
料,理也。——《玉篇》
比当料理。——《晋书·王徽之传》
导后料检中书故事。——《晋书·周顗传》
料检太祖巾箱。——《宋书·王僧绰传》
琴童料持下晌午饭。——王实甫《西厢记》
(9) 又如:料持(料理,安排;对付,收拾);料吏(指管理胥吏);料度机宜(料理事务);料实(清点,查实);料检(犹查点;清理);如:料视(照料);料高(看守;登高守望。是一种苦役)
(10) 小看
常言“海水不可斗量”,你休料我。——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
(11) 丢,撂
我何不把银子料在水里,也呼地的响一声?——《醒世恒言》
(12) 敌,对付
问众官:“你怎生料敌?”——《三国志平话》
名词
(1) 隋及唐宋时官吏于俸禄外所津贴的食料、口粮
官优有禄料。——白居易《咏所乐》
(2) 又如:料食(犹俸禄);料钱(唐宋旧制,官吏除俸禄外,有时另给食料或折钱发给,称料钱)
(3) 材料;原料 。如:料子服(指毛料制成的衣服);料壶(料质的壶)
(4) 供人畜食用或为植物提供营养的物品
每月但(只)是纳草纳料的,有些常例钱。——《水浒传》
(5) 又如:马料;饮料;肥料;草料;料袋(盛装牲口草料的口袋);料谷(饲养牲口的谷物);料槽(放置牲口食料的食槽)
(6) 中国旧时一种人造的半透明物,以玛瑙、紫石英等为原料,可以用来仿造珠玉;也可抽成丝 。如:料丝(制作工艺品的一种丝状原料);料货(各种料制器物的总称)
量词
宗,番
一连打了两料,打得宋江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水浒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liau3 [陆丰腔] liau6 [客语拼音字汇] liau4 [海陆丰腔] liau6 [客英字典] liau5 [沙头角腔] liau5 [东莞腔] liau3 [台湾四县腔] liau5 [宝安腔] liau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聊 | 落蕭 | 來 | 蕭 | 平聲 | 蕭 | 開口四等 | 效 | 蕭 | lieu | le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