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海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也叫边海。一面接大陆,另一面以岛屿或群岛与大洋为界的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黄海、东海、南海是我国三大边缘海。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每一边缘海即海湾都受到潮水的影响,其发生类似于大西洋受到来自南冰洋的波浪影响一样。
2、渤海为中国的内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是太平洋的边缘海。
3、现今的西太平洋边缘海、沟弧盆体系,是新生代中晚期太平洋板块、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
4、随着青藏高原隆升和边缘海的张裂,东亚原来西倾的地势发生倒转,形成了从大陆中央隆升区向周围辐射的亚洲大河流系。
5、经长期考虑,认为燕山晚期中国东部是沟一弧体系(安第斯型)向沟一弧一边缘海体系(西太平洋式)转化的过渡时期。
6、鄂霍茨克海位于西太平洋边缘海最北部。
7、它们位于大陆边缘区的后缘,其地球动力学作用以大陆架、大陆斜坡和边缘海沉降区域的裂谷作用为特征。
8、华南新元古代到早古生代是扬子活动大陆边缘构造“捕获”的一个边缘海盆地,其间充填了巨厚的复理石、砂、页岩沉积。
9、日本海作为东北亚地区最大的边缘海,是西北太平洋上的重要海区。
10、中国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具备良好的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和勘探前景。
11、东海陆架盆地是位于中国大陆东部边缘大陆地壳之上的边缘海盆地。
12、日本海是一个广阔的边缘海,四周被大陆架所围。
13、本文研究了西太平洋边缘海192个表层沉积物硅藻数据及现代冬夏季表层温度、盐度数据。
14、在与北太平洋诸水团组合进行对比的基础上,讨论了所谓“边缘海超微化石组合”。
15、南海是亚洲东部的一个边缘海。
16、鄂霍次克海是太平洋第二大边缘海,在西北太平洋水文环境中扮演重要角色。
17、陆表海盆地与边缘海盆地的区域地质条件具有根本性差异,其层序地层格架必然不同。
18、南海是西太平洋地区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其北部具有被动大陆边缘特征。
19、南海是太平洋西部边缘海之一。
20、我国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其在形成演化过程中出现了有利于生物礁及碳酸盐岩发育的环境。
21、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因其特殊的构造位置及丰富的油气资源而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
22、海洋内波在边缘海和陆架区域是几乎处处可见的海洋现象。
23、因此颗粒物通量研究对陆架边缘海的生态动力学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24、新生代边缘海海盆;
25、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与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26、常规的弱点目标检测算法在背景边缘如海天线、云层和海浪边缘会形成高的虚警。
27、离三亚有30分钟的车程是驰名的景点海角海角,也被称作天的边缘,海的尽头。
28、检测图像的水平和垂直方向边缘,确定海天线和目标潜在区;
29、通过对红外序列图像进行中值滤波、边缘提取、海天线检测和形态滤波等预处理,提取出若干个候选目标。
30、我们明知不可能,却又不知疲倦地向北极游过去,游到地图的边缘,游到连海都没有的地方。可我们还是看不清那片冰冷的土地!
边缘海的网络释义
边缘海
边缘海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biān
名词
(1) (形声。从辵(
),臱( )声。本义:山崖的边缘)(2) 同本义
边,行垂崖也。——《说文》
边,垂也。——《尔雅》
白帝城边足风波, 瞿塘五月谁敢过。—— 唐· 李白《荆州歌》
(3) 又如:崖边;岸边;水池边;边侧(边沿,旁侧);边涯(边际;边缘)
(4) 边境
其在边邑。——《礼记·玉藻》。注:“九洲之外。”
顿颡于边。——《国语·吴语》。注:“边,边境也。”
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五大:一种大人物。)——《左传·昭公十一年》
思念北边之末安。——《盐铁论·利议》
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诗
(5) 又如:边人(边境的人);边民(边境的人民);边缺(边远地区官职的空缺);边任(驻守边远地区的重要职位);边庭(边疆);边夷(泛指边疆的少数民族);边功(在边境抗敌所建立的功劳)
(6) 旁边
边,方也。——《广雅》
续衽钩边。——《礼记·深衣》
齐衰不以边坐。——《礼记·檀弓》
鸟宿池边树。——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7) 又如:左边;右边;边厢(旁边);边邦(邻邦);边近(旁边,附近)
(8) 尽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 杜甫《登高》
(9) 又如:无边;无边无际;边梢(树枝的末梢)
(10) 边区的省称 。如:边府(边区政府);边币
(11) 方位词的后缀
故垒西边。——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2) 又如:东边;西边;后边;前边
(13) 姓
动词
(1) 靠近
齐边 楚。——《史记·高祖本纪》。集解:“近也。”
(2) 又如:边鄙(靠近边界的地方);边海(靠海,临海;海边);边带(邻接,毗连)
bian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iang1(piang)[潮州]biêng1 , bin1(piⁿ)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器物的边沿
低下头去把嘴唇搁在杯缘。——茅盾《蚀·追求》
(2) 又如:缘石(砌筑在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长条形石块或混凝土块,用以保护人行道并使车行道的路边水流通畅);缘海(边缘海;沿海,接海);缘边(沿边。指边境)
(3) 原故,理由
璞皆知其名姓及巧诈缘由。—— 沈约《宋书》
(4) 因缘;缘分
渠会永无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
言谈大自缘。
画与书法为缘。——蔡元培《图画》
(6) 又
画与建筑雕刻为缘。
(7) 又如:缘悭(无缘分);缘业(姻缘);缘会(缘分);缘契(缘分);缘便(机缘便利);缘悭一面(无缘相见);缘悭分浅(缺少缘分)
(1) 因为;由于
缘物之情。——《吕氏春秋·慎行论》
缘愁似个长。——唐· 李白《秋浦歌》
缘土气有早晚。——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缘何(因何,为何);缘坐(因牵连而获罪。同连坐);缘底(因何;为什么)
动词
(1) 向上爬,攀援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缘竿(杂技的一种。即爬竿的特技);缘木(爬树);缘心(攀援事物之心);缘竿(杂技中的爬竿节目);缘跻(攀登)
(3) 牵连
百姓有罪,皆案之以法,其缘坐则老幼不免。——《隋书·刑法志》
(4) 又如:缘坐(连坐。因牵连而获罪);缘累(牵累)
(5) 沿着;顺着
缘之以方城。——《荀子·议兵》
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则畜积足。(南畮,泛指农田;畮,通“亩”。)——汉· 贾谊《论积贮疏》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晋· 陶潜《桃花源记》
(6) 又如:缘头上脸(借故寻事);缘例(沿袭惯例);缘情体物(顺导性情,描摹物状);缘手(随手;顺手);缘情(因循人情;顺乎人情);缘习(因袭)
介词
(1) 因凭借
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月而知形可也。——《荀子·正名》
(2) 又如:缘私(因公便私,假公济私);缘循(杖物而行,不能自立);缘附(攀附;依附);缘傅(缘附;依附);缘夤(夤缘。攀附上升。指拉拢关系)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2)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
祖天地之左海也。——《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
孙叔敖举于海。——《孟子·告子下》
前途似海。——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半壁见海日。——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 又如:近海(靠近陆地的海域);沿海(靠海的一带);海岳(大海和山岳);海藏(大海。藏:海的总汇)
(4) 海水
煮海为盐。——《汉书·晁错传》
(5) 又如:海老(海水枯竭);海望(海水逢望日涨潮的现象)
(6) 大湖或大池 。如:洱海;里海;咸海;北海
(7) 古人认为陆地四周皆为海,故用以指僻远地区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尔雅·释地》
作九夷八蛮六戎五狄、校人四海山川注:四海犹四方也。——《周礼·调人》
(8) 又如:海北(泛指僻远的北方);海夷(边境少数民族或来自海外的外国人);海土(海内的土地);海方(犹四海。极言广远之地)
(9) 在月球表面或火星表面上一种相当大的暗区
(10) 较大的器皿 。如:银海;墨海
(11) 大口,大嘴巴
面皮微白,海下无须。此人就是赛叔和 李怀春。—— 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
形容词
(1) 很多的
凡地大物博得皆得谓之海。——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 又如:那年闹霍乱,死的人海啦!东西海着哩,管你们酒足饭饱
(3) 大的 。如:海碗;夸下海口;海灯(佛前的大型盆状油灯);海骂(大骂)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hoi3 [梅县腔] hoi3 [沙头角腔] hoi3 [宝安腔] hoi3 [海陆丰腔] hoi3 [东莞腔] hoi3 [台湾四县腔] hoi3 [客英字典] hoi3 [客语拼音字汇] hoi3
◎ 潮州话:hai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海 | 呼改 | 曉 | 咍 | 上聲 | 賄 | 開口一等 | 蟹 | 咍 | xɒi | haix/x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