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竖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边境地区的为非作歹分子。
《魏书·广阳王深传》:“边竖构逆,以成纷梗,其所由来,非一朝也。”
引证解释
⒈ 边境地区的为非作歹分子。
引《魏书·广阳王深传》:“边竖构逆,以成纷梗,其所由来,非一朝也。”
边竖的网络释义
边竖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biān
名词
(1) (形声。从辵(
),臱( )声。本义:山崖的边缘)(2) 同本义
边,行垂崖也。——《说文》
边,垂也。——《尔雅》
白帝城边足风波, 瞿塘五月谁敢过。—— 唐· 李白《荆州歌》
(3) 又如:崖边;岸边;水池边;边侧(边沿,旁侧);边涯(边际;边缘)
(4) 边境
其在边邑。——《礼记·玉藻》。注:“九洲之外。”
顿颡于边。——《国语·吴语》。注:“边,边境也。”
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五大:一种大人物。)——《左传·昭公十一年》
思念北边之末安。——《盐铁论·利议》
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诗
(5) 又如:边人(边境的人);边民(边境的人民);边缺(边远地区官职的空缺);边任(驻守边远地区的重要职位);边庭(边疆);边夷(泛指边疆的少数民族);边功(在边境抗敌所建立的功劳)
(6) 旁边
边,方也。——《广雅》
续衽钩边。——《礼记·深衣》
齐衰不以边坐。——《礼记·檀弓》
鸟宿池边树。——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7) 又如:左边;右边;边厢(旁边);边邦(邻邦);边近(旁边,附近)
(8) 尽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 杜甫《登高》
(9) 又如:无边;无边无际;边梢(树枝的末梢)
(10) 边区的省称 。如:边府(边区政府);边币
(11) 方位词的后缀
故垒西边。——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2) 又如:东边;西边;后边;前边
(13) 姓
动词
(1) 靠近
齐边 楚。——《史记·高祖本纪》。集解:“近也。”
(2) 又如:边鄙(靠近边界的地方);边海(靠海,临海;海边);边带(邻接,毗连)
bian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biang1(piang)[潮州]biêng1 , bin1(piⁿ)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竖,竖立也。——《说文》
竖,立也。——《广雅》
槐树自拔倒竖。——《后汉书·灵帝纪》
(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 明· 魏学洢《核舟记》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 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长竿入城》
又如:竖柜(一种直立的较高的柜子,前面开门,有的装有隔板或若干抽屉,多用来存放衣物等);竖一个目标来向它射击
形容词
(1) 纵。与“横”相反
緅色斜临,霞文横竖。——南朝· 梁简文帝《明月山铭》
(2) 又如:竖井
(3) 短小 。如:竖褐(贫民所穿的短窄粗衣)
名词
(1) 童仆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 杨子之竖追之。——《列子·说符》
(2) 又如:竖人(童仆)
(3) 宫中供役使的小臣
晋侯之竖 头须。——《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4) 又如:竖臣(小臣);竖宦(宦官)
(5) 书法的直笔画,从上一直向下
努者,中心竖画也。——张绅《法书通释》
(6) 又如:王字是三横一竖
(7) 童子,未成年的人 。如:竖子(小子。含贬义);竖儿(小人)
(8) 古时对人的蔑称、贱称
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史记·留侯世家》
(9) 又如:竖夫(低贱的人);竖儒(对知识分子的鄙称;没见识的儒生);竖褐(古代童仆或穷人所穿的粗布短衣)
(10) 对宦官的蔑称
阉竖恐终为其患。——范晔《后汉书》
(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