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炉

biān lú [ bian lu]
繁体 邊爐
注音 ㄅ一ㄢ ㄌㄨˊ

词语释义

即火锅、暖锅:打边炉|边炉蚬子羹。

词语解释

  1. 亦作“ 边罏 ”。火锅的别称。

    明 陈献章 《南归寄乡旧》诗:“生酒鱘鱼会,边罏蜆子羹。” 陈迩冬 《空街》诗:“空街陈列着褪色的货物,铜边炉、锡锅、白铁铗子。”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边罏”。火锅的别称。

明陈献章《南归寄乡旧》诗:“生酒鱘鱼会,边罏蜆子羹。”
陈迩冬《空街》诗:“空街陈列着褪色的货物,铜边炉、锡锅、白铁铗子。”

边炉的网络释义

边炉

  • 火锅即广府人称的“边炉”,在潮州的叫法曰“转炉”。它是冬天用以暖菜及暖汤水的盛具。它之称炉,是因为结构像一只炉子。现在的火锅一般都用铝制成,比较轻便,价钱也较为廉宜。但潮州的火锅过去是一种锡器,都用锡铸成,有的还加雕花纹,做得十分考究。
  • 边炉造句

    谈到要吃甚麽,我说最近很想打边炉。
    冬季严寒,围炉而食,广东俗称“打边炉”,“打边炉”是广东人吃的艺术之一,“打边炉”与一般的所谓“火锅”不同。
    打边炉,我是吃丸派,喜欢吃丸类饺类多过吃肉,吃完了枱上的丸,一定再要灼个米粉,才感觉圆满。
    小食肆给客人打边炉多使用瓶装气。
    天寒地冻时,广州人最喜欢打边炉,特别是近几年,原本口味清淡的广州人也变得“无辣不欢”,麻辣汤底越来越时兴。
    打边炉,最厌捞起来的是一堆入不了口的渣,餐厅早已做好充分准备,进行去渣处理,就算我们想“踩踩地雷”都有难度啊!“黑凤鸡”清香甘润。
    打边炉只要新鲜,就一定好食,所以食得几满意!
    一桌子的边炉料以海鲜为主题,尽数从湛江而来,比如湛江生蚝、北部湾的爽脆鲜鱿、膏鱿、鳘鱼片等。

    汉字详情

    biān,bian [bian,bian]
    部首: 306
    笔画: 5
    五笔: LPV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KS
    四角: 34302

    详细解释

    biān

    名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臱( mián)声。本义:山崖的边缘)

    (2) 同本义

    边,行垂崖也。——《说文》

    边,垂也。——《尔雅》

    白帝城边足风波, 瞿塘五月谁敢过。—— 唐· 李白《荆州歌》

    (3) 又如:崖边;岸边;水池边;边侧(边沿,旁侧);边涯(边际;边缘)

    (4) 边境

    其在边邑。——《礼记·玉藻》。注:“九洲之外。”

    顿颡于边。——《国语·吴语》。注:“边,边境也。”

    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五大:一种大人物。)——《左传·昭公十一年》

    思念北边之末安。——《盐铁论·利议》

    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诗

    (5) 又如:边人(边境的人);边民(边境的人民);边缺(边远地区官职的空缺);边任(驻守边远地区的重要职位);边庭(边疆);边夷(泛指边疆的少数民族);边功(在边境抗敌所建立的功劳)

    (6) 旁边

    边,方也。——《广雅》

    续衽钩边。——《礼记·深衣》

    齐衰不以边坐。——《礼记·檀弓》

    鸟宿池边树。——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7) 又如:左边;右边;边厢(旁边);边邦(邻邦);边近(旁边,附近)

    (8) 尽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 杜甫《登高》

    (9) 又如:无边;无边无际;边梢(树枝的末梢)

    (10) 边区的省称 。如:边府(边区政府);边币

    (11) 方位词的后缀

    故垒西边。——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2) 又如:东边;西边;后边;前边

    (13) 姓

    动词

    (1) 靠近

    齐边 楚。——《史记·高祖本纪》。集解:“近也。”

    (2) 又如:边鄙(靠近边界的地方);边海(靠海,临海;海边);边带(邻接,毗连)

    bian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edge, margin, side, border

    方言集汇

    ◎ 粤语:bin1
    ◎ 潮州话:biang1(piang)[潮州]biêng1 , bin1(piⁿ)

    宋本广韵

    [lu]
    部首: 414
    笔画: 8
    五笔: OYNT
    五行:
    吉凶:
    仓颉: FHS
    四角: 938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盧声。本义:贮火的器具,作冶炼、烹饪、取暖等用)

    (2) 火炉

    鑪,金鑪也。——《说文》

    炉,火所居也。——《声类》

    邾庄公废于鑪炭。——《左传》

    鑪橐埵坊。——《淮南子·齐俗》

    奉炽炉,炭火尽赤红。——《韩非子》

    左手抚炉。——清· 张潮《核舟记》

    (3) 又

    炉上有壶。

    (4) 又

    为炉,为壶。

    即炉火烧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5) 又如:炉鸭(放在火炉上烧烤出来的鸭子);炉饼(烧饼);炉的(蒸的);炉铫(煎药或烧水用的器具);炉火(炉中之火);炉灰(燃料在炉内燃烧后所剩的粉状物);炉匠(铁匠)

    (6) 古代酒店前放置酒坛的土台子

    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史记》

    (7) 香炉、熏炉 。如:炉香(熏炉里的香气);炉瓶三事(香炉、香盒及放香铲的瓶子三件凑成一套的烧香工具);炉柱(炉中香)

    量词

    熔炼的炉次,每次的熔炼量 。如:一炉钢

    英文翻译

    fireplace, stove, oven, furnace

    方言集汇

    ◎ 粤语:lou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