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火

biān huǒ [ bian huo]
繁体 邊火
注音 ㄅ一ㄢ ㄏㄨㄛˇ

词语释义

指边境烽火。

词语解释

  1. 指边境烽火。

    清 傅山 《送友之秦中》诗:“愿闻边火息,归计莫蹉跎。”

引证解释

⒈ 指边境烽火。

清傅山《送友之秦中》诗:“愿闻边火息,归计莫蹉跎。”

边火的网络释义

边火

  • 边火,即指指边境烽火。
  • 汉字详情

    biān,bian [bian,bian]
    部首: 306
    笔画: 5
    五笔: LPV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KS
    四角: 34302

    详细解释

    biān

    名词

    (1) (形声。从辵( chuò),臱( mián)声。本义:山崖的边缘)

    (2) 同本义

    边,行垂崖也。——《说文》

    边,垂也。——《尔雅》

    白帝城边足风波, 瞿塘五月谁敢过。—— 唐· 李白《荆州歌》

    (3) 又如:崖边;岸边;水池边;边侧(边沿,旁侧);边涯(边际;边缘)

    (4) 边境

    其在边邑。——《礼记·玉藻》。注:“九洲之外。”

    顿颡于边。——《国语·吴语》。注:“边,边境也。”

    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五大:一种大人物。)——《左传·昭公十一年》

    思念北边之末安。——《盐铁论·利议》

    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诗

    (5) 又如:边人(边境的人);边民(边境的人民);边缺(边远地区官职的空缺);边任(驻守边远地区的重要职位);边庭(边疆);边夷(泛指边疆的少数民族);边功(在边境抗敌所建立的功劳)

    (6) 旁边

    边,方也。——《广雅》

    续衽钩边。——《礼记·深衣》

    齐衰不以边坐。——《礼记·檀弓》

    鸟宿池边树。——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7) 又如:左边;右边;边厢(旁边);边邦(邻邦);边近(旁边,附近)

    (8) 尽头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 杜甫《登高》

    (9) 又如:无边;无边无际;边梢(树枝的末梢)

    (10) 边区的省称 。如:边府(边区政府);边币

    (11) 方位词的后缀

    故垒西边。——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2) 又如:东边;西边;后边;前边

    (13) 姓

    动词

    (1) 靠近

    齐边 楚。——《史记·高祖本纪》。集解:“近也。”

    (2) 又如:边鄙(靠近边界的地方);边海(靠海,临海;海边);边带(邻接,毗连)

    bian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edge, margin, side, border

    方言集汇

    ◎ 粤语:bin1
    ◎ 潮州话:biang1(piang)[潮州]biêng1 , bin1(piⁿ)

    宋本广韵

    huǒ [huo]
    部首: 414
    笔画: 4
    五笔: OOOO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F
    四角: 908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 同本义

    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说文》

    火之为言委随也,故字人散二者为火也。——《春秋·元命苞》

    离为火。——《易·说卦》

    火水妃也。春秋感情符,火者阳之精也。——《左传·昭公九年》

    火,日气也。——《论衡·诘术》

    人火曰火,天火曰灾。——《左传·宣公十六年》

    国曰灾,邑曰火。——《谷梁传·昭公九年》

    大者曰灾,小者曰火。——《公羊传·襄公九年》

    火烧令坚。——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火令药熔。

    (3) 又如:火链(旧时打火用的火力);火厝(火葬);火筒(烟筒);火火烛烛(火势很大);火厄(火灾);火备(防火设施)

    (4) 火灾;发生火灾

    凡四遭火。——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火兵(负责救火的兵);火事(失火事故);火殃(古时指预兆火灾的天象);火所(发生火灾的地方)

    (6) 灯火,指灯烛或火把

    江船火独明。——唐· 杜甫《春夜喜雨》

    拥火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火且尽。

    火尚足以明。

    (7) 又如:火鼓(火炬和战鼓);渔火;火燎(竹烛;火炬)

    (8) 光芒 。如:火眸(火眼金睛)

    (9) 热;热气 。如:火杂杂(形容非常热);火流(形容酷热);火风(炎热的风)

    (10) 五行 ——中国古代哲学的五个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之一。如:火欲殂(指汉朝将亡。因古代用五行生克来讲朝代兴亡替代的道理);火位(五行中火行的方位)

    (11) 中国古代兵制单位, 十人为 “火”

    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12) 火星之简称。又名大火 。司南方,主夏季。而古恒星之名,心宿二,古称“大火”,亦简称火

    七月流火。——《诗·豳风·七月》

    大火谓之大辰。——《尔雅·释天》。按:“东方之宿三星,中一星色赤而大,故命之曰火。”

    火为口舌之象。——《论衡·言毒》

    (13) 又如: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火角(火星芒角);火官(古时掌祭火星、行火政之官);火房(火星的分野)

    (14) 指枪炮弹药 。如:军火

    (15) 比喻战争 。如:交火;开火;停火

    (16) ∶指阳性、热性一类的物象或亢进的状态 。如:上火,败火

    (17) 古时通“伙” 。如:火家(伙计帮工);同火;合火;一火贼;火计(火家。伙计);火仓(伙食)

    动词

    (1) 焚烧;烧毁

    火,燬也。——《说文》

    火,言毁也,物入中皆毁坏也。——《释名·释天》

    (2) 又如:火人(以火烧人);火库(焚烧敌方兵库);火队(焚烧敌方队伍,以乱其行阵);火积(焚烧敌方的储备)

    (3) 用火烧物使熟 。如:火灶(烧火做饭的设备。多以砖坯砌成)

    (4) 生气 。如:他火了;火冒(发火;生气);火剌剌(发火忿怒的样子)

    形容词

    (1) 形容像火那样的颜色,一般指红色的

    朱鳞火鬣。——唐· 李朝威《柳毅传》

    (2) 又如:火云(红云);火采(红光);火狐;火旆(红色的旌旗);火树(形容开满红花的树)

    (3) 紧急 。如:火匝匝(火杂杂。形容紧张、急迫);火崩崩(形容十分紧急);火签(差役办理紧急公务的凭证);火牌兵符(最紧急的命令;通知)

    英文翻译

    fire, flame; burn; anger, rage

    方言集汇

    ◎ 粤语:fo2
    ◎ 客家话:[东莞腔] fo3 [沙头角腔] fo3 [梅县腔] fo3 [海陆丰腔] fo3 [客语拼音字汇] fo3 [陆丰腔] fo3 [宝安腔] fo3 [台湾四县腔] fo3 [客英字典] fo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四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果戈一合上聲合口一等xuɑhuax/xuaa